中国古代先人的灵位是怎么供奉的

如题所述

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人逝世后其家人都要为其制作牌位,作为逝者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安魂之所。牌位大小形制无定例,一般用木板制作,呈长方形,下设底座,便于立于桌安之上。牌位书写,古代一般多用老宋体(笔划竖粗横细)、自上而下竖写,现代则多采用正楷、隶书、魏碑、等字体,以示庄重、肃穆。古往今来,民间广泛使用牌位,用于祭奠已故亲人和神祗(指天地之神)、佛道、祖师等活动。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使用牌位祭奠的越来越少,一般都摆放或悬挂逝者的照片、画像、作为祭奠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殡葬服务单位,为发扬优秀的传统殡葬文化,不断改革创新,设计研制了大理石、玉石、塑料等材质的小型牌位,与骨灰盒配套,供人们祭奠使用。此举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又安全省力,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
我国民间传统,对逝者是“安”字当头,如说“安息”、“安魂”、“安灵”、“安放”、“安葬、“入土为安”等等,无不求“安”。而目前人们到殡仪馆祭奠时,多数都是将故人骨灰盒搬进搬出,怎能体现一个“安”字呢?不少人家要从楼上楼下、同时搬动父母、祖父母的几个骨灰盒,不仅费力,也很容易摔倒磕碰,损坏骨灰盒。古人对灵柩(棺材)移动是很严肃慎重的,一旦落葬、轻易不动。除了非动不可的原因才行移灵。现代的骨灰盒就是棺材的替代品,按传统习俗,一旦安放,除了迁移或下葬,也不应轻易搬动。为了尊重民间传统习俗,方便人们祭奠故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借鉴外地经验,研发了多种材质的小型灵位牌,与已寄存的骨灰盒配套,人们祭奠时,只请出灵位牌,不再搬动骨灰盒,这样既符合传统习俗,又避免寄存场所的拥挤现象,利人利已,皆大方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3
是的不过祖先排位的摆放也是有方法和规矩的一下是资料:尊敬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自古以来,上至天子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居所里辟专门地方设祖先牌位供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人的恐惧心理,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人平安。人经常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于是求诸神明,也很自然地想到求诸与己有关的神明,渴望祖先扶佑,这种心态,其实出于迷信,多于对祖先的怀愐。试想祖先如已归于净土,或已投胎转世,投入光明世界,何来感应子孙的呼召?如祖先依然「滞留」阴界去守护子孙,代表祖先尚未能到达光明世界,不能归于寂静。此种矛盾心理,造成在风水上最差的布置,为将祖先位当成挡煞风水物,放在家中大门口。我见过很多家宅不宁的风水,往往由于将祖先位摆放在对正大门口的位置所引致。假如你非常惦记死去的亲人,只需将亲人放在心中,而不应活生生将亲人的形相实物化,令阳世间的地方,经常呼召和记忆着一个阴界的灵魂。这是许多人经常犯的错误思维,应纠正过来。从风水学上,祖先位的摆放,应配合神坛一起供奉。神坛代表极高的神明,举例坛上供奉了观音菩萨,以观音所坐的位置,分成左方与右方。左方属高位,右边属低位,一般祖先应放在神坛右方。从行者的方向望去,祖先位放在左边为标准。从今天开始,你家中有神坛,而需要安放祖先位的话,祖先应安放于你所面向神坛之左方。如要摆放摩诃迦拿大黑天,可摆在观音菩萨的左边,即行者的右手边,此方为上位,另一边则摆放祖先位。究竟是否有需要在家中设祖先位?其实未必有此需要。在中国传统中,只有长子需要摆放祖先位,其他子女并不需要。假如你住的屋不太大,没地方放神坛,还再加上全家人也忌火的话,祖先位没有必要安放。你可以将祖先位送到佛堂供养,将祖先交托佛堂,该处每天有人诵经供养,可让先人早登极乐,这一种才是处理祖先的正确方法。我的弟子的祖先位,全安放在修明佛院内。每周回佛院上课,顺便上香问讯,不必放在家中。作为子孙,每年到佛堂参拜祖先,已经足够,没必要在家中供奉。不过对于饿火人,祖先神位可加强火运,放在家中也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家中放祖先神位,很多时只为风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