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始祖。那么寺庙这种违背佛理的东西是那个人建立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让那么多人深陷其中

寺庙的来历:

“寺庙”,实际上寺和庙是两个概念;而且“寺”和“庙”最早也并非宗教建筑场所。

寺,原意是官署。《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直属皇帝管辖,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一级单位,寺的长官称卿。寺是永久设立的,不能更改(宰相底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部有时候可以改)。

从秦朝起,以宦者任外廷之职,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属中央机构,分掌刑狱、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汉代郡国官署也称府寺。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寺的职能也起了变化。据说汉明帝时,有天竺国僧人用白马驮《佛经》来我国,最初在鸿胪寺居住,于是,鸿胪寺便成了众僧供佛之所。从此,寺也指供佛的寺院,如白马寺、相国寺、慈恩寺等。寺院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教育;二是翻译《佛经》。晋代之后,佛教盛行,大兴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绝句》),僧人众多。

扩展资料:

弥勒菩萨名“阿逸多”,释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也有把布袋和尚称为弥勒菩萨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时有一僧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胜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

因此,人们认为弥勒佛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托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教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其中年老者名“迦叶尊者”,佛涅槃以后后世称他为初祖;年轻者名“阿难尊者”,迦叶尊者涅槃以后后世称他为二祖。

俗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是说某佛。就像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寺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1

佛法来中国后才有寺院。因为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在印度佛陀在世时并没有,只要有大的场所即可,能容纳佛的经常随众,经上讲1250人,实际上是1255人,连佛是1256人。佛法传到中国就有了寺。

佛法是汉朝时传到中国来的。当时的“寺”是办公机关,直属于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办事机构;属于宰相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宰相下面有6部,部的长官、首长叫尚书,次长称侍郎;属于皇帝下面办事机构的首长叫卿。

皇帝下面办事的一级单位有9个,共9个寺,长官称为卿,所以“寺”不是庙,它是一个办事机构。佛教到中国是由皇帝来接待它,那时外交归皇帝管,不在宰相底下,宰相管内务。

专门办外交的是一个寺,名叫鸿胪寺,专门招待国外贵宾的,就像如今的外交部,该寺的卿就是外交部的部长,就是首长。当时鸿胪寺接待印度佛教的使者时,觉得佛法挺好,谈得很投机,就想把使者留下,但又不能常住鸿胪寺,于是在9个寺之外增设一个寺,即佛寺。第一批出家人就长远留在中国,不让他们回去,该寺即白马寺。那时首都在洛阳,该寺管佛陀教育,他们的工作是翻译经典、讲解佛经、指导修行。

于是,中国的教育部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皇帝下面白马寺办的社会教育,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修学的;一个是宰相底下的礼部办的国家传统教育。一个归皇帝管,一个归宰相管。寺的起源是这么来的,如今讲“寺”后面来个“庙”字,就不成话了。

扩展资料:

寺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皇帝(圣贤位)下的最高—级办事机构(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处,做事,只需敬顺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佛陀入世中国教化世人的办事管理机构,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故亦称佛寺。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

庙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9
说到寺院就得说说中国过去的官衙的设置。虽然佛教早在周朝就已经传入中国,当官方的正式邀请还是从汉明帝始。当初,由于僧人是外国人,所以由外交官员负责接待,经书由白马驮来,所以中国第一座寺院称白马寺,在洛阳。
为什么称为寺、或者寺院呢?其内部设置如何呢?

先来说中国的官职吧。
第一,三公:
三公系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最高官员。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也有认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唐,宋仍沿此称谓。

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北魏以后又称三师。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
有人譬如历史学家们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参考《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唯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元史.百官志一》:“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

第二,九卿:
九卿官名总称之一。卿,一直为古代朝廷执政官,春秋、战国时各国普遍设卿,且分上中下三级。
秦、汉时以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和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魏晋起,九卿职任转轻,政务转由尚书台诸曹办理。
隋唐五代迄于宋,九卿基本上为迁转之官,位秩很高但没有实际职务。唯宗正一职迄清而不废。
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分。明大九卿为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
清代,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称,九卿为部院以外独立机构主管官的统称,不包括六部尚书,然究指哪几种官,未见明文规定,记载亦多不一;小九卿则指示人府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府尹、左右春坊庶子。《日下旧闻考.官署》:“其同班序产,翰林七品有小九卿六品之上,宫坊六品在小九卿五品之上,宫坊五品在大九卿五品之上,讲读学士在大九卿四品之上。”

譬如,大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理」为中国古代对法官的称呼, 秦汉时期以廷尉为最高司法之官,一度曾将廷尉改作大理,後又改回。北齐首先设大理寺一官署,作为国家最高司法机构,隋、唐之後沿用此制至清代,明清以前大理寺权较重,明清以後,大理寺虽仍为「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之一,但主要权力逐渐转向刑部。

第三,六部尚书:
六部,中国古代数个官署的统称。从隋唐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总称。又称六曹。发端于秦少府尚书,经后汉尚书台诸曹演化而成。六部的职务在秦汉时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秦汉九卿的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新设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

总的来看,六部和九卿,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1.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2.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3.卫尉掌宫门警卫;
  4.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5.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6.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7.宗正掌皇族事务;
  8.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9.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1.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2.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3.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4.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5.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6.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1.太常称太常寺卿;
  2.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3.卫尉称卫尉寺卿;
  4.太仆称太仆寺卿;
  5.廷尉称大理寺卿;
  6.宗正称宗正寺卿;
  7.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8.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9.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1.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2.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3.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4.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5.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在过去寺就是官衙,现在的说法就是政府部门。

僧人住进寺院后,僧人住的寺院性质就变了,变成学习的场所了,而其设置如同现在的大学一般无二。
方丈是寺院的校长,监院是教务处长,知客是总务等。
而和尚一词指教授师,并非所有出家人都可以称为和尚的。

各个宗派就是大学的各科系,一般的说,每个寺院都有其主要方向,如净土宗,禅宗,律宗,华严宗,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密宗,还有两个小乘宗:成实宗、俱舍宗。禅宗又有五个分支: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法眼宗,云门宗。

学生则是出家和在家四众:出家二众有比丘(受比丘戒的男众)和比丘尼(受比丘尼戒的女众)或者沙弥(受沙弥戒的男众,未必年龄小)和沙弥尼(受沙弥戒的女众),在家二众是优婆塞(受在家戒的男众)和优婆夷(受在家戒的女众)。

所以,寺院是说经讲道的场所,是学校,是众生修福修慧、了脱生死之地。切莫小觑了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寺庙的来历:
  “寺庙”,实际上寺和庙是两个概念;而且“寺”和“庙”最早也并非宗教建筑场所。

  寺,原意是官署。《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是古代朝廷里的一个办事机构,直属皇帝管辖,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一级单位,寺的长官称卿。寺是永久设立的,不能更改(宰相底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部有时候可以改)。
  从秦朝起,以宦者任外廷之职,官舍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属中央机构,分掌刑狱、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汉代郡国官署也称府寺。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寺的职能也起了变化。据说汉明帝时,有天竺国僧人用白马驮《佛经》来我国,最初在鸿胪寺居住,于是,鸿胪寺便成了众僧供佛之所。从此,寺也指供佛的寺院,如白马寺、相国寺、慈恩寺等。寺院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教育;二是翻译《佛经》。晋代之后,佛教盛行,大兴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绝句》),僧人众多。
  寺,梵文为“僧伽蓝摩”(意为众僧居住的园林),简称“伽蓝”,又称“阿兰若”(意为寂静无苦恼烦乱之处),简称“兰若”。《促织》中说“中绘殿阁,类兰若”“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这里的“兰若”“寺”指的是同一座寺院。
  再看庙,它是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先哲的地方,即祭祀祖先的屋舍,里面安放着天子、诸侯祖宗的牌位,所以也称祖庙、宗庙。通俗地说,庙是供奉鬼神的,皇帝祭祖的地方叫太庙,普通百姓祭祖的地方叫祠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论语·先进篇》:“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孔子把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相提并论,可见,在古代视奉祀祖先为至关重要的事。
  古代天子、诸侯等有官爵者才能建庙立祀,而且建庙多少也有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因此,人们便以七庙代称封建王朝。古代帝王每遇大事必告于祖庙,议于朝堂,所以又以庙堂作为朝廷的代称。唐宋之后,随着族姓的兴起,各姓也纷纷建立家庙(即祠堂),所谓“修其祖庙,教以人伦。”另外,历史上一些有才德的人被神化,人们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由于迷信,人们又建造了龙王庙、土地庙等。
  由此可见,寺与庙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概是在清朝中叶之后,将寺和庙合称。
第4个回答  2013-10-19
心安既是庙,不安庙成灾,心安是道场,不安如蚂蚁,自心不平,外不平,正真修行好的道场倒是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