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第七天》中雨雾和雪花代表什么呢?

如题所述

通过亡灵视角的叙述,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为现实和荒诞相依存的特点,在环境的描写上也存在着虚无和梦幻。在到达“死无葬身之地”的前三天里,杨飞一直在寻找和重温前世的回忆。

在这三天里多次出现“浓雾”“雪花”“雨水”之类的词,特别是在第一天中,“雾”字便出现了十三次,“雪”字出现了九次,“雨”字在第二天中出现了五次,这些词语同样都是出现在死后的世界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给死后的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温暖。

在第一天,死后的杨飞从出租屋里走出之时已是“浓雾弥漫之时”,在去殡仪馆的路上,他看见的一切事物都融化在雾中,或者说根本什么也看不清,“浓雾锁住了这个城市的容貌,这个城市失去了白昼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浓雾湿透我的眼睛”,让杨飞处在一个浓雾挥散不去的世界中,人是倏忽不见的,地面是虚无缥缈的。

然而飘落的雪花却给杨飞带来了温暖,给城市带来了光芒。在第二天里,杨飞和李青的故事在雨雪中徐徐展开,它们的下坠和飘落却如同死去一般的寂静,毫无生机。第三天,“雨雪在我眼前飘洒,却没有来到我的眼睛和身上,我知道雨雪也在离开”,而在第四天的描述中是“没有雪花,没有雨水”,此种环境在这里悄然散去,“只看见流动的空气像风那样离去又回来”。

小说不断地使用“雾”“雨”“雪”等词来描述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内心。在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里,充盈的浓雾和雨雪让世界变得混沌,让那些以前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变得陌生,公交站牌“仿佛是从地里突然生长出来”,“举起右手去擦拭,仍然看不清楚”;车祸的发生只是“听到连串车祸聚集起来的声响”。

与李青相遇时却感到对方的声音像是一个陌生人,这一系列荒诞的写法从死者的身份来讲述却也无可厚非,本身杨飞就是一个灵魂,他所体验到的世界必然与生前是不同的,这只是一些细微的差别。特别是“雪”在文中的运用与平时有较大差距,“雪”下于寒冬,多是寒冷的标志,然而在文中浓雾中的雪花让杨飞看到了光芒,感受到了温暖,事物逐渐清晰,连他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些描述自然天气的词语不断在文中重复使用,显示出这个世界的朦胧,世界中人物的迷茫和不知所措,在无法找到出路和方向中迷失自己,一贯以寒冷示人的雪花在这里居然也会成为温暖的代言词,这强烈的对比更让人感到这个世界的寒冷。

余华展示的不仅是死后的世界,更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射,看似井井有条的现代社会是混乱不堪的,在一连串类似于新闻事件的背后,是人民荒唐的生活,“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在第四天里,雪花雨水的消失,刘梅的出现预示着杨飞所处的环境将有所改变,刘梅将他带领到“死无葬身之地”这个美好的世界,因此雨雪无存,温暖代替了寒冷的出现,与之前经历的环境又是强烈的反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通过亡灵视角的叙述,不仅在内容上表现为现实和荒诞相依存的特点,在环境的描写上也存在着虚无和梦幻。在到达“死无葬身之地”的前三天里,杨飞一直在寻找和重温前世的回忆。在这三天里多次出现“浓雾”“雪花”“雨水”之类的词,特别是在第一天中,“雾”字便出现了十三次,“雪”字出现了九次,“雨”字在第二天中出现了五次,这些词语同样都是出现在死后的世界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给死后的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温暖。
第2个回答  2022-07-04
雨雾代表着是人一种朦胧的心境,而雪花则是代表着苦难,在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人都不是好结局。
第3个回答  2022-07-04
代表的是他对人类生存世界的描绘以及思考,他用悲悯的态度来观察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