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肥肝如何生产加工?

如题所述

鹅肥肝是指对达到一定日龄、生长发育良好的肉用仔鹅,通过短期内人工强制填饲大量高能饲料,使其快速肥育,从而形成比正常鹅肝大5~6倍的特大脂肪肝。鹅肥肝的生产加工主要包括:
(1)填饲肥肝预饲期:要求鹅体质健壮,生活力强,无伤残。预饲期一般2~3周,日粮中玉米占60%,另加豆饼、花生饼等粗蛋白饲料,粒状逐步增多。青绿饲料不限量,逐步减少放牧放水时间和次数,直至停止。每天饲喂3次,同时补饲精料200克。
填饲期:填饲期的长短取决于鹅的成熟程度,也与日填饲次数有关。日填饲量和每次填饲量应根据鹅的消化能力而定。填料时,用手触摸鹅食道膨大部。如上次填料已排空,可增加填料量;如有贮积,需要捏松贮积的填料,以利于消化,也可停饲1次。达到最大日饲量的时间越早,填饲肥肝效果越好。此外,填饲期应注意饲养管理。一是保持鹅舍干燥;二是供给充足饮水,但填料后30分钟内不能饮水;三是保证鹅群安静;四是饲养密度要合理;五是限制鹅的活动。(2)屠宰取肝一般停食6小时后宰杀。宰前不能强烈驱赶,捉鹅要十分小心,以免肝脏破裂。
屠宰:通常采用颈部宰杀法,放血充分,5~10分钟为宜。浸烫水温63~65℃,3分钟左右。采用手工拔羽,防止损伤肥肝。
预冷:屠体洗净后,胸腹部向上平放,沥干水分,在0~4℃停放18~24小时。
取肝:从龙骨末端,沿腹部中线向下切割至泄殖腔前缘,使内脏暴露,然后头朝上将鹅挂起,使肥肝垂落到腹部,然后取肝剥离。
检修:去除肥肝的结缔组织、脂肪和胆囊渗出物,称量后放入0℃左右环境中约8~12小时,以肥肝略有硬度、压痕能在较短时间内复原为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1

(1)选择饲料

玉米是填饲肥肝的最理想饲料。因为肥肝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是由有高能量的饲料转化来的,因此需要高能饲料作为生产肥肝的饲料,而玉米恰是高能饲料。实验表明,玉米填饲过的鹅平均肥肝重分别比用稻谷、大麦、碎米填饲的提高19%、30%和26%。每千克玉米含胆碱约400毫克,含磷0.25%;燕麦胆碱含量为870毫克,含磷0.4%;大麦为900毫克,含磷0.4%;小麦1100毫克。胆碱是家禽需要的一种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具有维持正常肝功能的作用,有助于肝脏中脂肪转移,缓解脂肪肝,是肝脏的保护性物质。饲料中胆碱含量高,肯定会影响填肥效果,因此,应选择胆碱含量低而能量高的饲料。玉米中胆碱含量最低,所以国内外生产肥肝都使用玉米。玉米的颜色对肥肝的颜色也有直接影响,用白玉米填成的肥肝颜色较浅,用黄玉米、红玉米填成的肥肝颜色较深,呈米黄色。填饲中国鹅选用国产小粒种黄玉米为好。

(2)饲料加工

玉米粒料与粉料对填肥效果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填饲量,玉米粉碎后,粒间空隙多,体积大,干料不易填饲,湿料因含水量多影响填饲量,因此,在料型上应选用玉米粒料。

目前,玉米粒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水煮法

将玉米倒入开水锅内,使水面浸没玉米6~10厘米;煮沸4~5分钟后,捞出沥干,趁热拌入1%~2%的油脂,气温高时用动物油如猪油,气温低时用植物油,再加入0.3%~1%的食盐,为减轻应激反应,每100千克玉米加入10~20克多种维生素,还可拌入适量微量元素添加剂,与玉米充分拌匀后填饲。

(2)干炒法

将玉米倒入铁锅中,用小火不断翻炒,至玉米呈深黄色为止,切勿炒糊,防止出现玉米花,炒完后装袋备用。填饲前用温热水将炒过的玉米粒浸泡1~1.5小时,以玉米粒表皮泡软为度,沥干水分,加入0.5%~1%的食盐及其辅料充分拌匀后即可填饲。

(3)浸泡法

将玉米粒置于冷水中浸泡7~11小时,随后沥干水分,加入0.5%~1%的食盐和1%~2%的动(植)物油脂即可填饲。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