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各个年龄段叫什么?

如题所述

1、襁褓

亦写作“襁緥”、“襁保”、“繦緥”、“襁葆”。原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2-3岁的儿童。出自《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也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小儿笑貌,即小儿笑的咳咳之声。)

3、总角

借指幼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以后称幼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4、垂髫、髫年

借指幼年。髫,儿童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束发、成童

指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也指束发的头饰。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汉贾谊《新书·容经》:“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7-25

古代男子各个年龄段的称谓相当丰富,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习俗,也体现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尊重与期待。以下是根据权威来源整理的古代男子各个年龄段的常见称谓:

一、婴幼儿及童年时期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出自《列子·天瑞》。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也可泛指幼儿时期。

3.童龀:8岁,指人的儿童幼年时期,古代儿童换牙时期。

4.九龄:9岁,亦可指长寿,但更多用于指九岁。

二、青少年时期

1.舞勺之年:13~15岁,古代儿童学文舞的年龄段。出自《礼记·内则》。

2.束发、成童、志学: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也是古代男子初入学的年龄。

3.舞象之年:15~20岁,是古代男子学习武舞和射御等技艺的时期。出自《礼记·内则》。

4.弱冠: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三、中年时期

1.而立之年:30岁,指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原则。语出《论语·为政》。

2.不惑之年:40岁,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应该对生活没有疑惑。同样出自《论语·为政》。

3.知天命、艾、半百:50岁,这个年龄的人应该顺应天命,即知晓世事发展的规律。这些称谓均源于古代对人生阶段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四、老年时期

1.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60岁,六十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里程碑,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老年阶段。

2.古稀之年:70岁,意指人到了七十岁已经很少见,应该珍惜余下的时光。出自杜甫《曲江二首》。

3.耄耋之年:80~90岁,泛指老年人,特别是那些非常高龄的老人。语出曹操《对酒》。

4.鲐背之年:90岁,指老人高寿,背部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

5.期颐之年:100岁,指活到百岁之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语出《礼记·曲礼上》。

以上称谓不仅是对古代男子各个年龄段的简单划分,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哲学和生命价值观的体现。这些称谓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人生观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