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学生现状

如题所述

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加之没有采取特别有力的措施,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控制引导效果减弱。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农村中学生的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一、时间充足了,学生自由了,作业质量下降了

  在实施双休日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学生休息一天,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质量相对较高。而休息两天后,问题作业却日渐增多。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得出了诸多方面的原因:

  1.时间长了,等靠现象多了。两天的时间学生先玩后写作业,等到明天开学了,才想起作业还没做,马马虎虎写上几笔,应付教师。更有的学生自己不做,等到别的学生做完后借来抄袭。

  2.时间长了,作业量多了。别看是两天的时间,除去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所剩不多。休息的时间长了,不能否认教师的作业量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作业只能招致应付的结果。

  3.时间长了,走亲访友勤了。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际交往的自主性和社会交际能力,走亲访友成为他们先于写作业的另一件事。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以求收到一些积极的效果。比如,建立“假日活动小组”就是其中的一项。以村庄为单位,按照就近原则建立假日活动小组,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走访与电话访问。活动小组可以一起组织学习,一起娱乐,在起始阶段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时间一长也暴露了较多的问题:1.回访时效性不强,覆盖面小。2.给学生结伙游玩提供了便利。3.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本不是建立假日活动小组的初衷,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是存在的。这种活动小组的效果是积极的,但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成为制约这种社区活动模式继续实施的不力因素。

  二、闲暇时间,迷恋网络

  每年教育局都会对学校周边环境及上网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时间集中在节假日,对网上内容的关注度最高的是游戏。分析学生上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尝试心特别强烈,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一旦上瘾不易逃脱。

  2.网络本身的原因。网络资源表现形式丰富,特别是网络游戏很容易让中学生不能自拔。

  3.社会原因。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一些业户出于营业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拉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上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瘾的危害也是很多的: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疼痛;颈肩部酸痛,颈部转动不灵活,肩周炎,脊椎疼痛;因上网而造成的精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学习;上网会给中学生带来经济危机,中学生因上网引发的违法犯罪比比皆是;等等。不难看出,对中学生而言,上网弊大于利,作为教育者,不能袖手旁观。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成为当务之急。

  三、留守军团不断壮大,问题生急剧增加

  受限于农村就业形势,大批农村闲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甚至是外省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教育形势下,问题学生多元化,由原先单一的学困生变为了今天的德困生、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不断增加,导致跟踪管理大打折扣。

  客观地讲,父母的爱是很难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教师的关心去替代的。对于留守学生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应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入手。父母要从细小处抓起,让学生吃点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财富。不要只关注他们的身体发展,认为孩子只要不磕着碰着、不热着冻着、不生病就行了。摔到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和耐挫力。父母还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要尽量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

  农村中学生的问题虽然很多,只要家长、学校做好配合,有理由相信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7
不学习,换来是一生的卑微,农村孩子的终点不应是初中,应更远!
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学习没有兴趣,一看书就瞌睡。每天上课坐在那里都是混混噩噩,如同梦游,只有在聊天、谈游戏、打闹的时候人才整个醒了过来。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老师,都明白一点:上学上到初中毕业就已经到头啦。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90后打工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我这些学生的未来。让我对这些孩子们的将来更加的忧虑。这些90后打工者,大多初中没毕业就进入社会,工地、工厂、公司,各种工作来回换,看似工资不低却存不住钱。一直在折腾,却似没有爪子的鸟,一直在分永远落不了地。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班里这些孩子的未来。我只想对孩子们说,不学习,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而农村孩子要走出来,与自己斗,与环境斗,与家长斗!败者多成者少!

1与自己斗:无论学习还是进入社会都不是那么轻松的。
总结来说,这些90后打工者和班里的孩子问题一致,首先要斗争的就是自己。他们很多都是让身体控制脑子,放纵自己身体的欲望,控制大脑,做事喜怒随心。

我们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缺少管束,因此做事十分的随性。

我们班里的这些孩子叫自己新新人类,喜欢花钱买好吃的,穿好看的,花大量玩游戏。喜欢享受不是错,然而一到干活就怕苦怕累,然而大脑却从来不思考,只考虑自己舒服,却从来不去想自己花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喜欢恋爱的甜蜜,也从不考虑未来的柴米油盐?老师讲的道理他都能听懂,却从来听不进去。

而孩子这种问题,不会随着进入社会消失,反而更加严重。90后打工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恒心和没有耐心,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做事情喜怒随心。并且还喜欢挣快钱,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三和大神就是例子)。没钱了,再换一家。青春折腾完了,最终却没有积累技术,也没有积累下钱,天天抱怨老天不公,等待时来运转,却从没有做好准备。

2与环境斗:“老师帮帮我吧,我快要疯了!”
农村学生要走出来,其次要和环境斗!而农村环境中早恋就是最难解决的。之前我们班里也出现了一对早恋学生。一个学习是在班级的前几名,一个是在班级的后几名。因为相互吸引,让他们懵懵懂懂走到了一起。后来被我发现,也看到男孩写的情,说男孩儿在情书上面说:“我要用自己的一切保护女孩儿,让你幸福给你快乐,我的天使。”

3与家长斗:一些家长起的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农村学生要想走出来,不仅面临着自己这个坎儿,环境这个坎儿,另外还面对着家长这个坎儿。有些家长对于学生的作用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之前我们学校就一个老师,因为学生在早自习期间睡觉,就用手轻轻的拍了一下。最后家长来了,撒泼大闹,直接扇了班主任一巴掌。(事后学生没事,班主任换了一个。)而更奇葩的是?有学生在中午休的时间玩手机,被班主任老师逮到了以后。老师把手机没收,并且叫来了家长。家长来了轻描淡写的说。学生不就是玩手机嘛,又没有什么大错。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真的是无言以对。学生应该能明白对错了,面对这样的家长,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佩弦教育语:
一个农村娃,一个寒门子弟,要想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宽广的舞台。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需要与自己斗,与环境斗,更需要与自己的家长斗,当学生学有所成回头看。他会感谢自己的付出,成就了自己。然而能走出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的教育,在无人关注之中渐渐没落。作为教师只能无奈叹息。
第2个回答  2022-03-04
农村中学学生现状的话,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处于学习环境不够好,学习资源不够,有些时候可能需要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回家
第3个回答  2020-11-18
农村中学学生现状的话,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处于学习环境不够好,学习资源不够,有些时候可能需要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回家
第4个回答  2021-01-26

2020_05_20_17_14_IMG_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