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如题所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个性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的评价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经常听见邻居小王这样说儿子:“你的脑袋可真够笨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也经常听她抱怨老师如何如何数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都有了厌学情绪。相反的,如果这个孩子每天都能受到别人的表扬,他的身心都会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完全调动起来。

(二)积极的评价会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在一种被经常鼓励、宽厚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那么,他会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充满自信;反之,如果这个孩子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骂,那么这个孩子会对一切失去信心。

记得在我班有着这样一名学生,每次回答问题时,都会结结巴巴,学生总是取笑他,我了解该学生性格内向的情况后,就经常找该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其鼓励性的评价,最终该学生克服了回答问题很紧张的现象,还增强了自信心。

(三)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他们的评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和家长的积极评价可给孩子心理上带来愉悦,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而消极的评价会给孩子的情绪罩上阴影,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会产生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

(四)积极的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学生也就更加看重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挖掘自己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求,最终对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五)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凸显个性

俗话说“道人之长,愈道愈长,指人之短,愈指愈短”,我们可以知道,倘若教师能够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对这些有点给予正确的激励、评价,那么学生就能够在这方面保持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增强钻研的深度,在长时间的努力中使其培养成更加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最后学生也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定性评价采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能评价定量评价无法涉及的领域,如学生的意志、兴趣、情感态度等。其缺点是难于避免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干扰,评价的信度较低,同时,基于我国长期以来片面注重定量评价的现实,但是就目前一线教学给我们提供的数据,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生学业的诊断性评价一般在学年或学期初实施。目的是通过对仍在发展和进行中的教学活动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探究教与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形成适合于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


由于形成性评价具有诊断和改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已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目的是为做出各种决定或决策提供资料或依据。人们习惯上采用的教学评价基本上都是终结性评价。有研究表明,终结性评价具有对以后学习进行预测的作用,即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成绩可以预测他们将来的学业成败、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以某一群体的整体状况为参照,评价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相对评价又叫常模参照评价,它重视个体之间的比较,主要满足社会团体对学生的选拔需要,但它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及进步程度重视不够。


绝对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参照考查学生掌握目标的程度的评价,有时也被称为“水平测试”。绝对评价不为学生排定等次,只关心学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我国实行的初中毕业会考就属于这类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个人为标准,对学生学科内不同方面的能力差异做横向比较,或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业表现做纵向比较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能看出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进步或退步状况及其程度,并非截然对立和相互排斥,可以而且应该在实际教学中融合使用。自评和他评自评是评价对象参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自身进行的评价;他评是评价对象以外的团体或个人对评价对象进行的评价。一般来说,自评容易带有主观偏见,他评较客观公正。
第2个回答  2020-10-16
 一、评价要客观、全面,以激励为主
  心理学家指出:在学校没有好学生、差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所以我们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创设愉悦情境,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由于老师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生命个体,对他进行真心关爱,才使所有的学生都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为妙。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内心,有时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评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真诚、坦率的平等相处。凡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能说透的就让其自己行动。一个大胆的假设,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 一次愉快的合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一项富有趣味的调查,一片观察日记、一次制作比赛等都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素质和水平,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意外的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赞许、宽容及满腔爱心,哪怕只是一次赞叹、鼓励,或许就能从此改变一名学生。学生是有人格、有理想、有尊严、有追求的社会的人,他们渴望获得肯定,获得自主、获得发展。激励性的、多样化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身心完全处于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使他们参与到讨论、表达中来,让他们的激情得以绽放,个性得以张扬,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评价要因人而异,恰当适度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情商却是后天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意识人,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以测验考试成绩为中心的评价,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过程性评价。科学课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给他们开“小灶”,补充更多的营养,让他们发挥优势向着更高更深的目标迈进。对于其他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赏识的态度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促使他们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愿望。
  四、评价要多元化,互动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有继承、改善和发展。新的教学评价观要求教师不宜唱独脚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其中,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自评互评”实现教学的发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者做完一个手工制作之后,其他学生应及时鼓掌,积极评价,教师也不失时机的点拨一二,使他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在同学面前显得特有“面子”,学习动力倍增。有时,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比老师更为透彻,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体现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
  五、评价要准确得体,要有发展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点,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效果有一个科学、正确的估计和判断。明确不足,找出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教师首先要表扬、激励,但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唱高调、戴高帽”,否则,会使他飘飘然,显得浮躁。因为在短时间内转变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难!所以老师应该循序渐进,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只有给学生恰如其分、准确得体的评价,学生才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才会对他的成绩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起到激励性和鞭策性,目前的丑小鸭才可能变成以后的白天鹅。相反,如果教师经常对一个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打击,就会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生性变得懦弱,缺乏努力的动力,就会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甚至为将来的校园暴力埋下伏笔!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学生不同体验和不同学习成果进行的积极、正面、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表现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维护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发展学生身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6
评价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个性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新的评价理念,构建新的评价方式,以呵护学生的心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进行融满爱意的理解性评价
这种评价能使孩子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向着健康成长的阳光大道阔步向前,因为老师理解了孩子的处境,会让弱势的孩子在老师的浓浓爱意中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有这样一个故事:孤儿院的阿渃有夜尿症,每次睡觉前都要先偷偷地把前一天尿湿的床单用自己的身体暖干,早晨起床后又偷偷地用被子盖住又尿湿的床单。有一天晚上,他发现床单“自己干了”,他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新来的白瑞得老师推门而入,喊道:“宝贝们,今天的太阳好极了,我们都把被子晒到操场上去,让它们尝尝太阳的味道。”从这天起,只要不下雨,操场上就晒满了孩子们的被子和床单,随后,阿渃主动向老师坦白:“老师,我不叠被子是因为……”“是因为你没发现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白瑞得老师接上去说。多年以后,法国出现了一家名叫“第二颗太阳的味道”的著名诊所,其主人就是阿渃,他把白瑞得老师对自己的爱继承下来奉献给他人。这就是充满爱意的理解性评价发挥的作用。
2、多给学生赞赏性评价
培养孩子的个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一个从幼儿园就被老
第4个回答  2020-10-16
1.
评价要客观、全面,以激励为主 心理学家指出:在学校没有好学生、差学生,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质的孩子...

2.
评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真诚、坦率的平等相处。凡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能说透的就让其自己行动...

3.
评价要因人而异,恰当适度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情商却是后天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具有主体性意识人...

4.
评价要多元化,互动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评价学生应该有继承、改善和发展。新的教学评价观要求教师不宜唱独脚戏似的评价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