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上的缓刑是什么意思?缓刑到期后还要去坐牢吗?

如题所述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注意区分。

扩展资料:

缓刑和死缓的区别:

一、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二、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三、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四、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死缓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缓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1、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或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

2、缓刑到期后,如果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如下:

根据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根据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管制最高不得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得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扩展资料:

缓刑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适用范围

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外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

2、适用条件

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缓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4

1、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

2、缓刑的法律后果有三种:

一、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规定的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期满,宣告原判刑期不再执行;

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漏罪没有判决,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漏罪进行判决,把前后两罪的刑期总和计算,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刑罚执行期限;

三、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扩展资料:

张某,男,20岁,2018年2月8日,因盗窃罪被通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通江县司法局对其执行社区矫正工作。

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张某藐视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故意逃避司法所监管,不顾自身特殊身份,伙同他人群殴侯某,定位手机经常失联,长期不在家中居住,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过密,其父亲表示无力监管。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通江县司法局向通江县人民法院提请撤销张某缓刑的建议,通江县人民法院及时依法作出刑事裁定,依法收监,执行原判决有期徒刑十个月。

扩展资料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矫正期间不思悔改 撤销缓刑后悔莫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期满后,就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期间有违法行为,那么就将对嫌疑人立即收监执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24
缓刑,是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刑期在3年以下的罪犯适用.这种制度,对罪犯不收监关押,但并不代表不再对其实际执行刑罚.在缓刑考验期间,如罪犯再次犯罪的,将立即关押并执行判定的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