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加气块砌体层高,超过多少需要加设腰梁

如题所述

层高超过四米时加设腰梁(即圈梁)。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圈梁是为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利影响,一般应在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圈梁,以增强砖石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圈梁道数的设置应根据房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确定。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一般应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一砖时,圈梁不宜小于2/3墙厚,钢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应等于砌体每皮砖厚度的倍数。钢筋砖圈梁应采用不低于50号的砂浆砌筑,圈梁高度一般为4~6皮砖,分上下两层设置。

扩展资料:

圈梁的作用:

1、主要作用是配合楼板和构造柱,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4、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5、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住宅建筑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2

超过4米需要加设腰梁。

抗震规范: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扩展资料:

规范规定

现行《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对填充墙规定如下(为便于读者查证,条文序号未作调整):

1、本章适用于烧结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填充墙砌体工程。

2、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

4、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采用薄灰砌筑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对其浇(喷)水湿润;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对吸水率较小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在砌筑前喷水湿润。

5、采用普通砌筑砂浆砌筑填充墙时,烧结空心砖、吸水率较大的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 1d~ 2d 浇(喷)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或普通砌筑砂浆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块材湿润程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60%~70%;

2) 非烧结类块材的相对含水率宜为33%~50%;

3) 砌筑上墙块材的含水率不得为饱和含水率。

注:采用“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需对其浇(洒)水湿润。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 150mm 。

填充墙拉结筋处的下皮小砌块宜采用半盲孔小砌块,或用混凝土灌实孔洞的小砌块;“干砌法”施工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拉结筋应放置在砌块上表面开凿的沟槽内,并用加气混凝土粘结砂浆填实。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填充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7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100厚的加气混凝土墙超过4米需要假设腰梁。腰梁设置的要求:1、墙长大于等于5米时,须在中间加构造柱;2、墙高大于等于4米时,需在中间架构腰梁。所谓腰梁是指用在挡墙上并在挡墙的中间高度上设置一条横向的梁。这样可以把支撑挡墙的斜撑的一端固定在腰梁上。这样可以使斜撑对挡墙的支撑从一个点变为一条线,从而提高挡墙的稳定性。腰梁,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第3个回答  2020-12-25

第4个回答  2015-04-16
抗震规范: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5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