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坐视沙俄吞并西伯利亚呢?

如题所述

在明朝时期,女真部落的范围是比较大的,从北到南分别是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清朝是发源于建州女真部,最初的地盘位于今天吉林大部和黑龙江南部。之后努尔哈赤吞并了海西女真,建立了后金,北部疆土扩张到了松花江和黑龙江中下游一代。

但是后金建立之初并没有明确的北部边界,因为当时后金的北部就是西伯利亚,是一片莽荒之地,连个人都没有,要边界有啥用。再说后金建立后就向南边找大明死磕去了,根本没搭空理北方。

至于为啥后金不向西伯利亚扩张?这个问题就太难为人了,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啥也没有,咋住人呢!人家扩张是为了享福,不是为了受冻。今天让你去西伯利亚你都不去,更何况是300年前的后金,这哪是去扩张,这简直就是发配。


不过就在后金与大明交战的这段期间,沙俄跑马圈地般的控制了中西伯利亚地区,势力蔓延到外兴安岭以北。

1643年,也就是清兵入关的前一年, 沙俄悍匪波雅科夫从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出发,率兵132人沿勒拿河、阿尔丹河南下,翻越外兴安岭,远征黑龙江。

而对于沙俄的这次入侵,位于沈阳的清廷起初并不知晓,当年皇太极刚刚去世,清廷陷入严重的皇位争夺战中,多尔衮和豪格为了帝位互不想让,搞不好清廷内部就会出现火并,谁还有心思去管黑龙江。

到1644年,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自尽于煤山,多尔衮趁机收降吴三桂,率清军主力入关,开始了长达20年的入关战争,之后清廷更无心关心东北防务了。

波雅科夫在黑龙江流窜了近四年时间,四处烧杀抢掠,到1646年7月才返回雅库次克,并将黑龙江一带的水文地形和各个部落的情况汇报给西伯利亚总督。

1649年3月,沙俄殖民头目哈巴罗夫在得到雅库茨克军政长官弗兰茨别科夫的批准后,又率领一支约70人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之后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激烈抵抗,哈巴罗夫又请求增兵至200多人,沿着黑龙江一路抢掠。并且哈巴罗夫这次前来就不打算走了,他在雅克萨修建了木质的城寨,以此为据点,准备彻底吞并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一带的部落之前通称为野人女真,但是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并没有将这些部落划入满洲,他们则继续留在当地,向清帝国定期朝贡。这些部落的武器装备非常落后,完全不是沙俄匪军的对手,只得向清廷求救。

但是此时清军刚刚入关,关内的战事非常紧张,无暇东顾,直到1652年清廷才命令宁古塔章京出击俄军。在此后的十多年中,清廷以宁古塔为基地,与沙俄展开了拉锯战。由于清军主力都在关内,宁古塔将军手下兵力有限,武器也不占优势,始终无法彻底肃清俄军,双方就耗了起来。

在这段时间中沙俄匪军也没闲着,他们通过与蒙古人贸易以及屯田,解决了后期补给问题,并且凭借武器上的优势控制了许多部落,进一步巩固了占领区域。不过沙俄军队人数实在太少,同样无力继续南下。

对于清廷而言,沙俄不过是手足之疾,相对于关内的反抗来说,尤其是三藩之乱的爆发,清廷在关内的统治风雨飘摇,东北边患自然放一放。


对于清廷而言,沙俄不过是手足之疾,相对于关内的反抗来说,尤其是三藩之乱的爆发,清廷在关内的统治风雨飘摇,东北边患自然放一放。

到1682年,平定三藩之乱的清廷开始向黑龙江南岸增加兵力,以图遏制俄军的蚕食。之后随着台湾问题的解决,康熙皇帝准备彻底解决东北边境问题。

从1685年开始,清军与沙俄围绕着雅克萨城打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战役,清军依仗兵力优势和火炮优势,将沙俄军队困死在了雅克萨,最后沙俄被迫求和,两国于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沙俄南侵的势头总算被遏制。

这场战役虽然清军获胜,但赢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俄军在火枪的优势大大领先于清军,而清军的火炮在威力上也不是那么出众,只是凭借火炮数量多,才成功地对俄军进行了压制,所以清军对于沙俄并没有什么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如果想拿下西伯利亚,就得出动大规模部队。

但是鉴于东北恶劣的环境,大军行动对于后勤的压力太大,清朝也不可能调动太多军队。在乾隆朝时期收复新疆,清军也不过出动了五万人,这基本上就顶天了,而且这里面并不都是战斗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后勤保障人员。

总的来看,清朝如果与沙俄开战,其实占不到什么便宜,更何况清朝也看不上西伯利亚,这片地区对那时的清朝而言根本没啥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9

当时的清朝,主权都掌握在皇帝手里,由于皇帝比较无能,并且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不敢随意管理其他国家的事情,所以只能任由沙俄吞并西伯利亚。

清代,广大西伯利亚地区对中原有什么用吗?顶多就是野蛮部落弄些皮毛进贡给皇室,其他的收益屁都没有,还要付出大堆管理成本,何苦呢。对于俄国来说是相反的,当时的欧洲时尚界,盛行皮毛,各种貂皮非常昂贵,被称为软黄金,俄国从欧洲皮毛市场获得的收益都曾经占了国民经济的很大一块。所以,盛产各种貂的西伯利亚,对于俄国来说就是一个大金矿啊。由此,俄国有非常充足的动力占领广大西伯利亚地区。

由于俄罗斯对于西伯利亚的土地的渴求,源于俄罗斯对于出海口的渴望,由于当时西边的出海口掌握在土耳其手里,北边是北冰洋,一到冬天就结冰,所以他们才会一路将步伐踏向远东,而他们当时打中国领土的主意,也是源于此。理条件决定了沙俄帝国能统治西伯利亚,但近代华夏王朝做不到。你打开地图就能看到,西伯利亚由西向东分布着大量河流。这些河流在哥萨克征服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条件。而从中国往北走,东面是两兴安岭,西面是瀚海沙漠。

眼光放长远一点看,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占领其实就是欧洲大发展,大殖民运动的一部分。广阔的欧洲市场给了俄国的皮毛生意强劲动力,发达的军事技术给了俄国大肆扩张的能力。有动力,又有能力,自然,扩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总之,清朝的落后,是农业经济模式产出的落后。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系统性的落后,是经济模式的严重落伍。

第2个回答  2021-11-19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北部,面积高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辽阔的地理单元。该地区虽然地处亚洲北部,但与我们陆地相接,然而,自秦皇汉武到明清时期,我们从未真正将该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

即使,号称直接统治面积最广阔的清王朝,也没能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最后,从欧洲崛起的沙俄一路向东,吞并了辽阔的西伯利亚。

当沙俄向东进入西伯利亚之际,为何清王朝没有干涉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西伯利亚靠近北极气候恶劣,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无丝毫用处

我们都知道,亚洲北部靠近已经靠近北极地区了,由于北极并无大陆,只有一个被欧亚、北美大陆包围的北冰洋。这就导致北极的极地严寒时常南下,进入各大陆,尤其是亚洲大陆,使得西伯利亚常年严寒。

寒冷的气候,使得当地不仅无法从事农业产,连游牧生活都难以为继。曾经在成吉思汗带领下横扫欧亚的蒙古人,也未曾入主西伯利亚,表明游牧民族对此地区也兴趣缺缺,更别说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原王朝了。

当清王朝统治中原之后,自身生活方式从游猎转变农耕,对于清王朝来说,寒冷的西伯利亚,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当沙俄在当地扩张之时,清王朝统治者无意干扰对方。

其次,清王朝精力有限,无力远征西伯利亚

沙俄在西伯利亚扩张之时,中原王朝正值明末清初,衰落的明帝国与从东北崛起的清王朝激烈对抗。中原王朝没有精力去应对西伯利亚的沙俄扩张,而当清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统治之时,沙俄已经从遥远的欧洲抵达了西伯利亚的东部。

此时,若清王朝趁沙俄立足未稳,出兵征讨的话,完全可能将沙俄驱逐出去。但,清王朝刚建立,不仅内部问题重重,还有外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为此双方进行了八十余年的战争,才解决。在这一时期中,清王朝没有精力应对沙俄在西伯利亚的统治。

再次,西伯利亚离中原过于遥远,王朝财政支持不了

当清朝解决四周威胁,稳固各地统治之后,早已是乾隆晚期了。此时,沙俄早已建立了稳固的统治,无惧清王朝的远征。到了乾隆晚期时,清朝达到了鼎盛,却也是如午后太阳,将要走向衰落。

此时,王朝财政收入难以大规模增长,而支出越来越多,早已无力支持对西伯利亚的征讨了。朝中诸臣对这场战争也肯定无意支持,毕竟,冰天雪地的地方,打下来也难以耕种,实在没必要。

最后,清朝与沙俄曾缔结合约,双方早已接受了彼此的势力范围

早在康熙时期,清朝曾与沙俄在东北爆发战争。当时,进入东西伯利亚的沙俄入侵清朝,被康熙坚决地打了回去。面对清朝的强硬,沙俄占不到丝毫的便宜,不得不与清廷议和。

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署了《尼布楚条约》,此条约规定了双方的势力范围,表明清王朝承认了沙俄对西伯利亚的统治。既然如此,后期也就不会轻起刀兵。

综上所述,是个人对于清王朝不干涉沙俄吞并西伯利亚的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20-11-23

首先清朝对于西伯利亚没有半点行政监管能力,说白了西伯利亚对于清朝来说甚至连藩属国的监管能力都不如。

清朝甚至都没有在那里设置几个正规的行政部门,名义上西伯利亚属于清朝是不假,但不管是清朝还是西伯利亚都没当过真。

毕竟还处于农业时代的西伯利亚能干啥?

天寒地冻的,又不能种粮食,还得花钱去养地方政府,毕竟你总不能指望着西伯利亚还能收上来多少税吧?

1,先说为什么清朝对于西伯利亚的掌控能力

笔者一向是十分讨厌“历史虚无主义者”的,一些营销号整天搞得像模像样的“如果清朝当时xx,西伯利亚就不会没”、“清朝如果敢跟沙俄开打,西伯利亚绝对不会被抢走”……

但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西伯利亚被沙俄拿走了,清政府也没把这回事多当真,甚至连反抗的表面样子都懒得做。

不仅是清政府没把这片地盘没当回事,更有西伯利亚对于清政府来说从来都是“边缘地带”的意味。

在清政府正式割让西伯利亚前,沙俄的势力就已经开始渗透进西伯利亚了。

甚至当时的西伯利亚,到底是偏向清政府还是沙俄都不好说。

说白了,对于清朝人来说西伯利亚就是“鸟不拉屎”的边疆。

平时没事就拿来当地图好看,遇到沙俄这样的列强了要割让就乖乖吐出去呗,反正也没多大的损失——这大概是当时的皇帝的想法。

反正除了自家的“老窝”以及中原地区可能不能割让,西伯利亚对于清政府来说真的只是摆在地图上好看点罢了

2,清朝当时没有能力打沙俄

经常有人说“如果清朝拒绝割地条约,沙俄也无可奈何”之类的云云。

你要问原因,它能给你从气候拉扯到沙俄经济,但实际上呢清朝压根就没有能力对沙俄动手。

你先看割让西伯利亚是啥时候?刚拿回新疆地区没多久呢,你大清政府是有多少钱才大胆到和“欧洲宪兵”开战。

当时的新疆一战,基本上就已经把整个清朝的财政给抽干了。

清朝要和沙俄开战?

钱从哪里来呢?加税下面的人就得造反,说不定整个清王朝就得提前下台了,别和沙俄打到一半政府先破产了。

3,不要拿现代思维看清朝

西伯利亚的价值高不高?

放在现代肯定没得说,毕竟下面埋的大量资源不说,还有着大量的科研价值。

但问题是,当时的西伯利亚真的就是一不毛之地。

清政府压根就没在西伯利亚如何经营过,沙俄拿来了也就最多种种土地。

农业时代的西伯利亚就是一大型鸡肋,但摆在清政府面前的是“要么割让土地,或者可能亡国”。

你站在当时的皇帝的角度上,你会怎么选?

第4个回答  2020-11-17
当时清朝的军力还不够去劳师远征和沙俄抢西伯利亚,而且清朝也觉得西伯利亚这是一个苦寒之地,即使抢下来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所以他们就把西伯利亚给了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