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地貌及堆积物

如题所述

(一)河口区水动力特征

河口区既有河流作用,又有海洋作用,这些作用随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差异。河流作用是单方向水流,洪、枯季节水量有变化,潮流为往返方向水流,昼夜有流向变化。河口区河水径流和潮流互相接触,彼此交替,形成不同的情况。通常在潮汐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海水可沿河上溯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千米。上溯的潮流停止上涌处称潮流界。潮流界以上的河段,河水位受潮流顶托的影响,有定期水位涨落和流速增减变化,在顶托作用消失的位置叫潮区界;在潮流界和潮区界之间,潮汐作用仅影响水位涨落。潮流界以下河流作用逐渐减弱,潮流作用逐渐加强,直至在河口的最前缘河流作用完全消失。

河口区除上述作用外,由于河口水的含盐度不同,咸淡水混合后也影响到河口动力状况和沉积状况的变化。海水的相对密度比河水大,涨潮时沿河底侵入,形成楔形,称河口咸水楔,楔顶处常是河口区淤积严重地带。咸水伸入河流的位置随径流量和潮流量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在径流量大的河流,淡水可扩展到口外海滨很远的海域,例如亚马孙河流出的淡水舌伸展到河口以外数百公里,长江在洪水期小潮时,淡水向东北扩散,一直影响到朝鲜半岛南边的济州岛,向南进入杭州湾。

波浪作用对河口区的地貌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泥沙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取决于波浪作用方向和泥沙量等因素。

(二)河口分带及地貌特征

根据水文、地貌特征,河口区可划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图9-22)。

图9-22 河口分带示意图

(据H.B.萨莫依洛夫改绘)

1.近口段

即从潮区界到潮流界(或三角洲顶点)之间的河段。在此段内,河床水流仅有升落变化,水流表现为向海的单一流向。地貌形态也为单一的河成地形形态。

2.河口段

即从潮流界(或三角洲顶点)开始到陆上三角洲边缘即口门为止。在此段内,海水,河水相互作用,水流变化复杂,河床不稳定,河道分叉,口门附近形成沙岛及边缘沙嘴等微小地形。

3.口外海滨段

自口门向海至水下三角洲前缘波折地带。此段以潮流、波浪、海流作用为主,河流只提供物质,这里形成的地貌表现为水下三角洲或浅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