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和土地证分别是什么?

房产证和土地证分别是什么?

土地证全称是土地使用证,该证说明了房屋所在土地的使用记录,在我国,土地都是国家的,那么土地怎么样才能在上面盖房子呢?只有有了土地的使用权,才能对该区域土地进行改造设计等,比如:盖房,挖掘等。
房产证是房屋的产权证明。这是与土地证的最大区别,一个是房屋的证明,一个是土地的证明。主要目的是确认房屋的权利人和房屋面积,用途,地理位置等信息数据,是房屋的身份证。
二者分别规定了房屋的所属权和土地的使用权。我们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我们可以说房屋是我们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块地是我们的,因为土地都是国家的。
有了房屋的所有权,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房屋进行买卖,建设和拆除等而不受其他人干预,同时他人也无权干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0

如今,各城市已经在抓紧准备不动产登记的相关工作,也许明年房产证和土地证就会合二为一,但就在这两证即将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依然还有人无法分清它们的区别,所以现在还是让小编来为大家普及一下吧。

1、什么是土地证?

土地使用权证又称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是指经土地使用者申请,由城市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该证主要载明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权面积、使用年限和范围。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号可以去土地辖区土地管理局查询,一般在开发商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就会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主要有三种: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

2、什么是房产证?

房产证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按照我国现行的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房屋登记是城镇房屋权利归属的法定公示方法。

3、土地证和房产证有什么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随之转让,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随之转让。

从法律角度来讲,房产证和土地证是房主拥有该房产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证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土地证,就意味着房主不具备对该土地的使用权,那么在该土地被被人侵占的时候,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地证和房产证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05-18
房产证和土地证合一,有个新的名字,叫不动产登记证,它是城乡房屋产权证明的一次大统一道,在现行的房产发证制度下,从城市到农村,共有集体土地所有证版、集体土地使权用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等8 种证书。
第3个回答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