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胜己者强”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的变形说法而已。其实就是“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译文:

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 的变形说法而已。其实就是“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释】
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15
了解自己长处和短处的人是个明白人,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就是个强者。
也就是所谓只有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或外在环境).
第3个回答  2009-12-16
都有超越自己胜于超越别人之意
从字面理解:
能够了解看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达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最后说一句,不存在最准确的解释,只有最明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