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土壤适合种什么,五年级上册科学

如题所述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就是在研究了岩石的风化形成了越来越小的颗粒的基础上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探究的目标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二、学情分析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猜测——观察的科学探究过程。土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及土壤中有些什么,这一个问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猜想——观察——实验——讨论——结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成分,了解土壤是由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的。知道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五、教学准备1、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干燥的和新鲜的土壤、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2、制作课件。六、教学过程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地表土壤剖面图(类似教材P54图,无文字解说)学生对土壤虽然天天看到,可未必就去观察和思考过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土壤中有什么,土壤和生命有怎样的关系。所以,用课件展示,引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激活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激发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学生猜测,教师质疑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呢?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前一节课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预测。教师揭题板书。使学生能自发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探究中去。(二)实验观察,获取信息在课堂中“寻找土壤的成分”。分四个步骤:观察新鲜和干燥的泥土→在土壤沉积的同时,燃烧土壤→燃烧浸泡土壤的的液体→小结。新鲜泥土里面有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会给学生带来惊喜,重点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干土壤,要求学生用牙签把颗粒大小分清楚,学生感觉有点难度很难分清楚。教师讲述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介绍“直径”的意思,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根据颗粒大小的标准,同桌指颗粒互相说说他们的名称。因为黏土太小,无法用肉眼区分。顺势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法让土壤颗粒从大到小排列呢?学生想到以前实验用的筛子,筛子孔有大小,就能把颗粒大小分离出来,这是可行的。继续提问:还可以怎么做?引出“土壤沉积”实验。这个实验采用教师演示实验,把土壤倒入水中,用搅拌棒用力搅拌而后,静置在一边,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整个探究过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观察态度来观察。同时适时渗透安全和卫生教育。在做“土壤沉积”的同时,师继续引导:土壤中只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吗?来做两个实验,从中你能看到土壤中还有什么?(1)燃烧土壤。学生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新鲜的土壤,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方进行燃烧,土壤中渐渐冒出白烟来,师把玻璃片平放在土壤上方,学生上来看,师移开玻璃片,让一学生用手摸摸玻璃片有什么感受,有点湿的感受。土壤已烧干,闻到一股臭味。师解释,这一股臭味就是土壤中的“腐殖质”燃烧后的气味,师板书“腐殖质”。玻璃片上有点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再看老师做一个实验。(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师从土壤沉积的实验瓶中吸几毫升的水,放在铁勺子中,铁勺子放在酒精灯上烧,水烧干后让学生观看留在勺中的物质。学生做过烧盐水的实验,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想到“盐分”。师解释,这是土壤中的无机盐。板书“盐分”。师介绍的“腐殖质”和“盐分”的概念和作用。两个实验结束,师让学生观察“土壤沉积”实验的结果并作记录。师出示事先做好实验的瓶子放在讲台上,再将本节课实验的瓶子拿到各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分层的结果。土壤颗粒从大到小往上排,浮在上面的是动、植物残体。小结:现在,我们能说出土壤的组成部分吗?学生回答后读书本54页的句子:“土壤是沙、小石子搅拌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师:土壤的成分我们心里有数了,你知道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吗?土壤中有哪些生物?它的构造又如何呢?出示课文54页的插图(课件显示),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观察、说图、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明白土壤与生命的关系。(三)深化认识,拓展延伸1、你知道土壤中还有那些生命吗?学生举例子。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生物又为土壤做了什么?学生讨论汇报。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学生从问题开始进入探究学习,整个教学活动都有探究的结构材料,学生始终在多动手,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的探究性学习中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