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胡适的评价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语言学家季羡林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

2、历史学家,文学家李敖以他唱重头戏的地位,四十年来,竟把文史学风带到这种迂腐不堪的境地,脱不开乾嘉余孽的把戏,甩不开汉宋两学的对垒,竟还披着‘科学方法’的虎皮,领着‘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的补助,这是多么不相称的事!

3、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孙中山先生和胡适之先生都是开这个五百年中西文化新运的旗手。如果濂洛关闽后继有人,他们都是一代媳妇,万代祖宗。

4、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徐宗勉: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

这是因为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5、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胡适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作者:天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80730/answer/146013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胡适先生为人,因家庭的缘故,多少有所了解,至于胡适先生的影响和地位,真不是简单数语可述,其思想和精神之内涵,许多至今尚未被消化完毕,尤其在大陆。

应该说我们家是深受胡适先生恩惠和影响的。刚刚看及@yofilm 答案中的胡适先生那篇著名的短文,不由是心头一热的。这篇短文在我们家造就了至少三代的强迫症 ( 我是病得最轻的,依然在大学毕业时麦肯锡职业取向的心理测试中获得了较严重强迫症患者的评语 )。
胡适先生的学术和思想,我不敢妄谈,单说说一些陈年轶事,都是我爷爷亲历,我亲耳听来的。

胡适先生,当年就任中国公学的校长,我爷爷当时是校内的一个普通学生,在校内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修满了毕业学位所需要的学分,然却未获学位。我爷爷大急,以一介普通青年学生的身份直闯去见胡校长质问缘由,胡校长解释道,说现在学校的规定,从原来的纯学分制改为学分+学年结合制,因此,我爷爷在校时间不够长,不能获得学位,建议再留校学习一年。我爷爷当时和他据理力争,说入校的时候规矩是纯学分制,要改规定也不能从他们这一波学生开始改,而且家境贫寒,希望早日毕业以谋生计补贴家用。其时阵势颇为尴尬,然胡适先生以堂堂校长之身份,始终和颜悦色,平等相待。后胡适先生调阅了我爷爷的学档,发现所有功课全优,对我爷爷不以为怒,反以为喜,建议我爷爷留校当助教,一方面以满足在校时间的规定,一方面也能有工作和收入,并问我爷爷是否有其他想法和愿望,我爷爷谈及想进一步深造,无奈受家境所限,胡适先生便推荐我爷爷出国深造。由于没有学位证(胡适先生还是坚持原则,不给我爷爷发学位证,呵呵),胡适先生以校长身份亲笔写一书面证明,证明此学生品学兼优,达到学校毕业水平云云,同时解释了学校规定和不能授予学位证的缘由,并说明此证书效力等同于学位授予。在经济上,胡适先生主动担当了我爷爷的留学经济担保人的角色,并指点我爷爷考取了庚子赔款的奖学金,同时也安排的欧洲的友人予以照拂,可以说是全力促成和帮助了我爷爷留欧。后我爷爷在欧洲学成以后,有很好的留校机会,对家境困难的他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亦在胡适先生等长者的影响之下,毅然回国了。
三反五反到文革期间,我们家无数次被抄被砸(其实因为流放的原因,家都换过很多个),我爷爷自己10年心血的学术著作都没有放在心上(最后是我父亲,姑姑这一波子女偷偷得藏了起来保留了下来),然胡校长这纸证明,一直是我爷爷的宝贝。我爷爷常说,“他这一辈子,和诸多显要打过交道,亦经历过很多苦难,危困,荣耀和幸福,但独和胡适先生相交这一段,一幕幕至今细节清晰可忆。不敢妄称胡师,因为学术思想上并未有传承,亦没有授业之实(我爷爷是学法律的),然深受其影响一生(独立思想的教诲却也是给我爷爷带来了20多年的苦难,乃至过世以后留下了不为人理解之处)。人生轨迹有赖胡适先生影响和提携,深感大恩”
我爷爷是一个离开课堂就沉默寡言,沉稳深厚之人,平素罕有论及他人,即便我们向他问起以前他旧识的一些旧时名人,他最多也就说句,某某时候,和这某某有过什么样的交道而已。像他这样主动动情得谈及胡适先生,极为难得。胡适先生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包括那篇差不多先生的短文,也是我们家里的家训之一。也许是矫枉过正,家里强迫症辈出,呵呵。不知道是不是来源于此的影响,成人以来,每每以管中窥豹之嫌读及胡适先生的著作及思想,大有深以为然之感,深深为胡适先生折服
编辑于 2012-06-07 4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211
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
211 人赞同
在这里,我不想将胡适和鲁迅先生放在一起进行辩驳。现在,很大程度上,两者的地位已经被党派所分化了。
如果要提及胡适的历史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点,
是1916年,他从美国寄回的《文学改良刍议》所提出的八项主张:1、须言之有物。 2、不摹仿古人3、须讲求文法。4、不作无病之呻吟。5、务去滥调套语。6、不用典。7、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
这平淡的“八不主义”成为了五四时期掀起狂风巨浪的白话文改革第一炮。
同时,他自己也尝试着白话文的创作,尽管作品的确很不成功,但为新兴的白话文新诗发展起到带头作用。之后,在文坛中,也相继涌现出了康白情、沈伊默、俞平伯、冰心、郭沫若等一批新诗作者。在白话文创作这一点上,胡适是开风气者,在文学的道路上,他的确算不得成功,反而显得肤浅浮法,但却有着开启中国思想革新的重要意义。

第二点,
是胡适在当时学术界破旧创新的空前冲击。这主要是他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红楼梦考证》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考证和研究论证文章,但胡适的这种范式性变革,与其说是学术性的,毋宁说是思想性的。如金岳霖所说,“胡适的书好像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写的,兼论中西学说的时候,就不免牵强附会了。”在同一时代中,深入西学转而在国故方面的人,譬如陈寅恪、傅斯年、萧公权的著作都要比胡适成熟的多。

第三点,
胡适不太成功的贡献,是他企图在哲学上介绍和提倡一种认为能普遍适用的方法论,这就是杜威的实用主义。
他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宣传民主、科学。他既是决心当学者,自称自己“已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上寻求着我的终身事业”,但又是一个注重政治的人。但他在政治上的思想 革命 却显得太过于浅薄,比如所谓的五鬼——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

但有一点,我始终坚信,胡适是一个有预见性的人物,至于
“就建设性而言,鲁迅的地位,远远不及胡适重要。只因,一个是拆毁者,而另一个,却是建造者。”
这一句我不尚苟同,仅仅从白话文改革这一点来讲,胡适对文化的破坏性已经很大了,而在新民主科学的建设上,他不及陈独秀、李大钊之流。在我看来,鲁迅的贡献则在于批评旧文化和剖析人性,这一点说不上破坏,反而我更趋向于他是一种先破后立的思维。

我敬佩胡适,他不是一流的学者,却做到了一流学者无法做到的事,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文艺者,却为白话文文学的创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不是一个伟大的政客,但他一生追寻的真理却为他博得了欢呼。他是一个人,却做到一个时代要做的事情。
当然,对于他相对客观的评价,
余英时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称:“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我们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也说:“他没有深入西学固是事实,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在《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又称:“他在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训练终于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我们也不能过分低估他的哲学知识,他在美国最后三四年所受到的哲学训练已达到了当时的一般水平,足够他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用了。”

参考:《人文.民主.思想》 余英时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9%80%82
http://baike.baidu.com/view/2010.htm
编辑于 2012-10-21 1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申请转载
RayChen reading/running/coding
33 人赞同
最近一个月,我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都在阅读着胡适。看完了他的《容忍与自由》,三联生活周刊关于胡适的评论《胡适与自由主义》,李敖写他恩师的一篇文章《播种者胡适》,阮一峰关于胡适思想的介绍《胡适的三主义》,这一篇也激发了我了解胡适的兴趣。
虽然我对胡适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但即使平心而论,我也很喜欢胡适这个人。读胡适的文字,了解胡适的思想,都令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过去,我们太把胡适放在政治的议题来讨论。我觉得这样的讨论太过于狭窄了。这样的讨论太无法看出胡适思想的宏大了。诚如李敖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该在思想上显示我们确实是在改革开放。胡适自己也说过,要重估一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当下,我们应该抛开政治上的成见,来重估胡适之于今天的价值,以此证明我们确实在改革开放。
胡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观点十足的简单,却很具震撼力。他说谈的东西,没有飘渺的感觉,具体而细微。他研究问题的方法,系统而科学。所以,读胡适的文字,如沐春风,温和而真实。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总结胡适的思想,我把它分为四个主义。
1. 实践主义:
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杜威门下,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实践主义的精神,很有建设性。
(1)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高谈无政府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这句话基本上概括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所论述的中心。无奈的是,我以前对于胡适的唯一了解,偏是这篇胡适所写的文章是“五四”运动转为马克思思潮的方面教材。事实上,它读起来句句入理,没有过分的激进,充满着理性,彻底否定了士大夫的“清谈”,主张解决最迫切,最燃眉的问题。
(2)
“学问的进步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材料的积累与剖解;一是材料的组织与贯通。”
胡适强调做学问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他本人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句话注重的后半句,不管是研究科学,研究国学,研究治国之道,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谨慎。
(3)
“ 可爱的男女少年!我们的旧村里我们可做的事业多得很咧!村上的鸦片烟灯还有多少?村上的吗啡针害死了多少人?村上缠脚的女子还有多少?村上的学堂成个什么样子?村上的绅士今年卖选票得了多少钱?村上的神庙香火还是怎么兴旺?村上的医生断送了几百条人命?村上的煤矿工人每日只拿到五个铜子,你知道吗?村上多少女工被贫穷逼去卖淫,你知道吗?村上的工厂没有避火的铁梯,昨天火起,烧死了一百多人,你知道吗?村上的童养媳妇被婆婆打断了一条腿,村上的绅士逼他的女儿饿死做烈女,你知道吗?”
事实求是。不是避开事实问题而去谈理想主义,不是抛弃现实问题而去重建社会。需要有一种实践的精神在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改善现实,这或许就是胡适的实践主义。
2.自由主义:
(1)
“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胡适致陈独秀》
对于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易去否定或肯定,也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绝对的正确。胡适要告诫的正是,对于异己的声音应该多一点容忍,多一点宽容,这样社会才会真正的自由。
(2)
“自由主义在历史上有解除束缚的作用”——《自由主义是什么?》
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李敖一句类似的话“言论自由就像火上口的熔浆,到了一点时候就需要它往外喷一喷。也像成人电影,当你对外公开了,其实发现它也没那么严重。”
(3)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与自由》
胡适的自由主义,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胡适或许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真正自由的社会是有包容性的社会,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政见不同观点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个社会可以让不同党派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个社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政治理想,这个社会也允许你是无神论者,当然也允许你有宗教信仰。这个社会处处是自由的人,正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容忍。
3.大同主义:
(1)
“历史是多方面的:单记朝代兴亡,固不是历史;单有一种一派,也不成历史。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2)
“我们要一个约法来规定人民的“身体,自由,及财产”的保障:有侵犯这法定的人权的,无论是一百五十二旅的连长或国民政府的主席,人民都可以控告,都得受法律的制裁。”——《人权与约法》
法律应该对任何人都有约束的。需要依法而治,就需要法律的普遍性。
(3)
“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因为最后一步是最艰难的,所以一切民族主义运动往往最容易先走上最前面的两步。济南惨案以后,九一八以后,极端叫喧的排外主义稍稍减低了,然而,拥护旧文化的喊声又四面八方的热闹起来了。这里面容易包藏守旧开倒车的趋势,所以也是不幸的。”
这里我想借用三联对于胡适世界大同思想的形成的一番论述:“这种复杂的学习内容、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不仅是国内青年无法想象的,甚至也是同时代赴日留学生们所无法企及的。胡适在一个最现代化国家的黄金时代中摸爬滚打,浸淫在规范化的民主政治体系中。很快他就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登上了更开阔的舞台,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观察思考中国。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
所以胡适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他思索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应该拥抱世界。
4.乐观主义:
(1)
“一点一滴都是进步,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这种心灵上的快乐是东方的懒圣人所梦想不到的。”——《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胡适鄙视东方的圣人那种无为。人生在于奋斗,即使在潦倒的窘境,也要对前途有起码的乐观和自信。一步一步都可以踌躇满志,把每种进步都看成是巨大的希望,这正是胡适对于人生的乐观。
(2)这里我想用胡适给与后人最自信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
“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5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
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扩展资料
胡适的思想主张
“自由主义的基础在个人主义” 。胡适强调自由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并以易卜生的个人主义作为经典话语,鼓吹个性解放。
胡适认为“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两种:
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
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在胡适看来,中国被传统政治文化统治了二千多年,个人被彻底扼杀,造成了中国的僵死和落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