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疆域有多大?

有清朝大吗?怎么确定一个朝代的面积。
是以最鼎盛时候,还是末期,还是正式统治的地方。(比如说有学者说明朝东北不承认是明朝的领土等。)

约997万平方公里 (永乐年间)。

明朝在今藏、 青、 川西置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并分封阐教、阐化、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在今阿里和拉达克设有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封建古格等三王。明朝前期滇省辖境很大,在今国境外的有缅甸、木邦、孟养、大古刺、底马撒等宣慰司在今缅甸境内,有老挝宣慰司在今老挝境内,有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国境内。

1407年(永乐五年)又将宋元以来安南地(今越南北、中部)收入版图,设置府州县200多个,统以交趾布政使司,推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统治。当地于1427年(宣德二年)撤兵弃守,万历初期再次纳入版图。

扩展资料: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永乐时期武功昌盛,天下大治,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朱棣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见瓦剌中兴之势,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

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朱棣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朱棣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置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

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的对岸塔林设奴儿干都司,扩大明朝东疆,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主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疆域变迁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明成祖时期明朝最大疆域(1424年) 明朝疆域在嘉靖以前大体上是“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1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贡,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縻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明史·地理志》)
  北方
  明朝初年,多次对蒙古用兵,并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都是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15世纪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加上边塞军队被燕王抽调参与靖难之战。因此边境略有南移。永乐期间明成祖多次北伐,边境形势一度改观。但在明朝中期以后,随着蒙古的再次强大,明边再次南迁。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太原、固原)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明朝中后期的北边,同时也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明朝疆域(1435年)东北
  朱元璋设置辽东都司以经营辽东(东北南部)。明朝多次进军黑龙江流域,招抚女真部落,势力一度达到黑龙江口与库页岛。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1434年废弃,明朝军队全部退守辽东,将东北北部防务交与隶属明朝的少数民族部族,至万历年间该辖区内卫所增加至384个。明末,建州女真逐渐取代了明朝对东北北部的统治,并进占辽东。
  东北邻国高丽,及后来的李氏朝鲜,于明初大肆向北扩张领土,通过招谕、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一直拓展到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流域。明朝虽招抚了鸭绿江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不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任凭朝鲜将鸭绿江东岸图们江南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1393年,朱元璋放弃了在前元朝双城总管府设立铁岭卫的要求;1403年,朱棣同意将历代属于中国的咸兴以北地区划归朝鲜;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强行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李氏朝鲜开疆拓土空前绝后,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的中国领土完全丧失。
  明朝疆域(1583年) 西北
  洪武时期,明朝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15世纪后,西北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1472年,哈密卫城一度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退守嘉峪关。
  西南
  1381年,明朝将西南地区完全划入疆域。并设置一系列土司、宣尉司管辖之,边界达到缅甸中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一线。但后期这些地区多被周边国家所并。
  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限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安南正式成为明朝的一个行政区,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后因当地势力反抗激烈,1427年明朝罢交趾布政使司,放弃安南。安南再次脱离中国独立,恢复黎氏王朝。
  东南
  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但明政府对葡萄牙人可进行管理,依然拥有澳门主权。
  1624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走荷兰人,正式收复台湾。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71.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04
明朝时代 的时候看到明朝地图其实很简陋。只简单列出几个大城市,以及中立地方。实际上当时的明帝国疆土是非常大的。

明朝时代的疆域在嘉靖以前大体上是“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1000万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贡,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縻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明史·地理志》)

明朝初年,多次对蒙古用兵,并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这些都是明朝时代的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15世纪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加上边塞军队被燕王抽调参与靖难之战。因此边境略有南移。在永乐期间,明成祖多次北伐,边境形势一度改观。但在明朝中期以后,随着蒙古的再次强大,明边再次南迁。并修建长城(当时名为边墙)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太原、固原)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明朝中后期的北边,同时也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

朱元璋设置辽东都司以经营辽东以及东北。并多次进军黑龙江流域,招抚女真部落,明朝时代势力一度达到黑龙江口与库页岛。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明朝军队全部退守辽东,此后到明朝灭亡,甚至连松花江流域也未到过,将东北防务交与隶属明朝的东北少数部族。奴儿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1434年废弃之。正统年间后,蒙古兀良哈与建州女真部南迁,不断侵犯辽东都司。1469年(成化五年),明政府修建辽东边墙。16世纪末开始,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开始崛起,统一女真部,明朝设置的卫所遂渐消亡。1616年奴尔哈赤称汗,建国后金。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队破辽东边墙,占领辽东都司大部土地。洪武时期,明朝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一系列卫所。15世纪后,西北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1472年,哈密卫城一度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1514年再度被并。15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朝退守嘉峪关。

明朝武器1381年明朝才将西南地区完全划入疆域。并设置一系列土司、宣尉司管辖之,边界达到缅甸中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一线。但后期这些地区多被周遍国家所并。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限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后因当地人民反抗激烈,明朝政府于 1427年放弃,安南恢复黎氏王朝。1624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走荷兰人,开始统治台湾。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获得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但明政府对葡萄牙人可进行管理,依然拥有澳门的主权。
第3个回答  2010-04-23
其实说到疆域和有效管理才算真正,就象我们现在960万,而有效管理最多在930左右,因为藏南皆为印度控制。因此明朝的疆域看似比清大了不少,其实它实际控制的只有600万左右(明初),后期只有500多万,西域的亦力把握(蒙古人)、北方的鞑靼、瓦剌(均为蒙古人)和后来东北的后金均不属他管理。唐初疆域面积西达咸海、波斯,可北方为突厥、回纥统战,东北为渤海、谟颌,西南为南诏、吐蕃,因此在清朝的疆域来算,唐全盛期也只有1200万,而清顺治年间,我国疆域包括清嘉庆25年的控制领土,另外还包含贝加尔湖及康雍年间割让沙俄的50多万,共计1380万平方公里。
实际控制范围不大,东北也就是到辽东,朝鲜是藩属国,不在疆域内;北方基本就是沿明长城一线,蒙古就不要想;西北自放弃哈密卫以后就对西域完全失去了控制权;青海、西藏地区恐怕名义上的藩属关系都成问题;南方在放弃安南以后基本和现在的边界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明政权实际控制的疆域不到目前中国国土面积的一半,大概四百万平方公里差一点。
第4个回答  2010-04-23
其实说到疆域和有效管理才算真正,就象我们现在960万,而有效管理最多在930左右,因为藏南皆为印度控制。因此明朝的疆域看似比清大了不少,其实它实际控制的只有600万左右(明初),后期只有500多万,西域的亦力把握(蒙古人)、北方的鞑靼、瓦剌(均为蒙古人)和后来东北的后金均不属他管理。唐初疆域面积西达咸海、波斯,可北方为突厥、回纥统战,东北为渤海、谟颌,西南为南诏、吐蕃,因此在清朝的疆域来算,唐全盛期也只有1200万,而清顺治年间,我国疆域包括清嘉庆25年的控制领土,另外还包含贝加尔湖及康雍年间割让沙俄的50多万,共计138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