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英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不成文宪法的多样性和分散性,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其制定和修改几乎与一般法律相同。

宪法的一种形式分类名称。由许多分散的、不同年代产生的宪法性文件、惯例、法院判例等构成的宪法。如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它没有明文规定的宪法典和独立的法律文书,其内容见于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贵族的斗争和妥协中,先后通过的宪法性法律文件、确认的约定俗成的惯例和法院的判决之中。

不成文宪法的制定与修改都比较容易,属于柔性宪法。但内容上欠明晰确定,不易于为人民所掌握。因其条文庞杂,来源广博,容易引起运用者的曲解原意与玩弄。



扩展资料:

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英国宪法的主体即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构成,包括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1911年的《国会法》、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1928年的《男女选举平等法》、1969年的《人民代表法》,等等。

英国之所以产生并长期保持不成文宪法,主要决定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英国民众对不成文宪法形式的习惯和认同。除了英国外,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是不成文宪法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英国宪法的特点:

1、柔弱性

首先、英国的宪法性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保守主义。英国宪法采用的是柔性修改方式。因此英国的宪法性法律在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无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国的宪法性法律会变动频繁。

2、稳定性

实际上英国的宪法性法律有相当高的稳定性,要对英国的宪法性法律修改的难度并不在那些规定了严格修宪程序的刚性宪法国家之下。

3、不成文性

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之中,而是分别地由许多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而这些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则是由不同历史时期所颁布的,或是长期国家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4、渐进性

英国在宪政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了改良的方式。世界各国的宪政发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革命,另一种是改良。改良是渐进性的必然选择。

5、连续性

英国宪政发展上有很强的连续性。保守主义非常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而事实上英国宪政也正循着这一原则进行。自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以来,英国本土就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大规模的社会动乱。

扩展资料:

英国宪法理论体系方面的特殊性

1、首先,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模糊性。世界各国的宪法一般都有一个指导本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无论是制宪、行宪还是护宪,都必须在这个基本原则之下进行。确立宪法的基本原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也局限了宪法的适应性。

2、其次,英国的分权不明显。近代意义上的分权原则虽然是由英国人洛克首先阐述的,但是严格的分权原则从来没有在英国的宪法上得到过贯彻。实际上英国人对分权并不是很感兴趣。

3、第三,不成文的宪法结构。构建一部完善的成文宪法典,是当代立宪的潮流。但是英国人从经验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制定成文宪法的作用感到怀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宪法

第2个回答  2017-07-22
【摘要】
      保守总是和英国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士,穿着高贵的西装,骑着品种纯真的马屁,谈吐之间无不体现着一种让人倾倒的魅力,这就是英国绅士的传统形象。在我们看到的英国人推崇绅士这个现象的内层,其实体现的是大不列颠民族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对传统的一种继承。而这一点思想,经过政坛要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并早在17世纪中期,保守主义就已经开始走入英国政坛。之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对于英国政坛的变换以及英国宪法的变更,起着一个“隐形手”的作用。
 
 
【关键词】
英国 宪法 绅士 保守主义 传统
 
 
【正文】
一.英国保守主义分析
1.       保守主义的前世今生
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的羽毛日益丰满,形成了新型的资产阶级。那些在农村雇工经营牧场或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被称为新贵族。两个不同的阶级,有着共同的目的:推翻封建贵族,在政治经济上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于是,两个阶级联合起来,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在这个革命中,两个政党逐渐形成:辉格党和托利党。“辉格”一词源于孙格兰的盖尔语,意为“马贼”;“托利”一词源于爱尔兰语,意为“不法之徒”。1679年,当议会谈论詹姆士公爵(即后来的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时,议员们展开了激烈争论。赞成的人被对方称为“托利”,反对的人则被对方称为“辉格”。渐渐的,双方各自都以此自称。后来,双方的观点都发生了变化,辉格党对君主不再持完全的否定态度,因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的权力已经收到了种种限制;托利党也逐渐改变了坚决拥护专制君主制的立场。
托利党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保守党的前身。从托利党积极拥护君主制甚至是君主专制的主张来看,确实可以看出,这个由贵族地主、英国国教上层教徒等组成的政党,天然的带有浓厚的保守性。不过,托利党只能说是一个保守的政党,和近现代意义上的保守主义政党不同。
保守主义理论是随着托利党的逐渐发展而成熟的。不过它的创始人确实来自于其生公敌的辉格党人,柏克。他的保守思想被一部分托利党人接受并加以发挥。1833年,顺应潮流,改为正式改名为保守党。另一方面又抛弃了托利党单纯保守的态度,转而实行积极灵活的政策,使得保守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守主义政党。
 
2.       英国民众固守的保守思想
在英国,有很多贵族,对于这些贵族来说礼仪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英国人来说彬彬有礼已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以是否绅士为基准(当然是特指男士)。英国绅士,其实就是严格遵守英国礼仪的男士。仍然清楚的记得《泰坦尼克号》中,在最后即将沉船的千钧之际,有一小帮英国人面无惧色,穿着黑西装、带着高顶帽、打着白领结,站在大厅里面,说“我们是英国绅士,就算是死,也要衣冠整齐”。这充分的体现了英国民众潜意识的一种:绅士文化。
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士,穿着高贵的西装,骑着品种纯真的马匹,谈吐之间无不体现着一种让人倾倒的魅力,这就是英国绅士的传统形象。从英国人对绅士如此推崇来看,英国应该是一个保守的国度,保守性是英国人民的民族性。
 
 
二.保守主义与英国宪法
 “传统”,《辞海》上解作“历史流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传统是历史的产物,但是传统又不同于历史。传统不仅仅只是揭示人们过去的一贯方式,更重要的是,传统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强烈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保守主义者对人的理性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出于对理性的不信任,他们认为仅仅依靠人的理性,无论构想得是多么的完美,都是不可靠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纠错与改进以臻至完善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国家不是依靠个人理性设计出来的,国家制度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政治体制的权威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存在,它是一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积累的过程。权威只能在历史中被逐步赋予。
尊重传统,一方面是英国宪法的效力源泉。
英国宪法是一部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其中包括众多数量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有相当大的差异。《大宪章》《权利法案》等,历经数百年还一直是有效的法律,其神圣性远非普通的法律可比,甚至连成文宪法国家的的宪法典也望尘莫及,而这种独特的状况恰恰是来自对传统极端尊重的信念。这种独特情况,也应该是一个英国特色。
尊重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带来了英国宪法形式上的稳定性。
因为传统的原因,为了使变化更容易被接受,英国的政治革新一般都会打着复古的招牌。曾有人指出“把政体结构的改变说成好像就是维护和恢复某种更古老和更纯粹的传统,这种做法在我国的全部历史上一直保持不变,并且在目前的各种争论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做法在一方面使得英国许多古老的机构都得以保存下来,并且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的国家机构
第3个回答  2017-07-22
①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②英国宪法渊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③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说明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宪法的内容很不确定,各部分渊源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与大部分国家的宪法不同,英国宪法属于柔性宪法,其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