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三种称呼

如题所述

令堂,家母,家慈,娘亲。
口语中,母亲有不少不同的称呼,包括妈、妈妈、妈咪(来自英语「Mummy」的粤语发音)或阿妈,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又有阿母、老妈子(粤语,北方话「老妈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仆)、老母等称呼,满语称额娘。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有家母、家慈,称已死去的母亲为先妣,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是令堂或令寿堂。要特别注意,有时候父亲或母亲的丈夫(继父)也会用儿女对母亲的称呼(妈妈或孩子他妈)代表他的妻子。
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如妈妈等。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而另一些称呼,如妈咪、娘、阿妈等,可见於大多年龄阶段。
在古代中国的汉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称母亲为母后,嫔御所出的子女需认皇后为嫡母,称皇后为母后,称生母为母妃,皇子、亲王的子女亦称母亲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则称母后作皇额娘。英语「母后」(Queen Mother)一词是指现任国王或女王的母亲,即王太后,但王太后包括并非现任君主母亲的前任王后。
在中国的一夫多妻家庭中,父亲的正妻相对於庶出子女而言是嫡母,庶出子女称嫡母为「大妈」、「大娘」。父亲的妾相对於正室或其他妾所生的子女而言是庶母,子女会把庶母称为「小妈」、「X妈」(X为在妻妾中的排行)、「阿姨」、「姨娘」等,「阿姨」、「姨娘」的称呼相信是源於一些地区对母亲妹妹的称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1
1. 汉朝时候,把母亲称为“姐”和“社”。
2. 南北朝时期,母亲又称为“家家”和“阿家”。
3. 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场合,称呼母亲为“阿娘”和“娘娘”。在严肃场合,或者想要表达敬重,便可称呼“母亲”。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样的。当然在严肃的场合,就应该毕恭毕敬的称呼“皇后殿下”。
4. 宋朝时候,母亲被称为“姐姐”。称庶母为“叔婆”,称父妾(父亲的小妾)为“妾母”。至于皇家,皇子皇女称嫡母(皇后)为“娘娘”。
5. 元朝时候,也是称呼“母亲”的,至少书面语是这么用的。
6. 明朝时期,一般是称呼“妈妈”、“娘”或者“母亲”。这时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则是“先妣”。
7. 清朝时期,八旗官宦家庭,称母亲为“额娘”,有时候也用汉称母亲或娘。
而我们现在的称呼是“妈妈”,几乎全世界都通用。因为“妈妈”是最简单的发音,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
第2个回答  2020-07-13
母亲有三种称呼。
姥,娘,妈。
同理父亲也有三种称呼。
爷,爹,爸。

母父的母亲称。老姥。老娘。
母父的父亲称。老爷。老爹。
第3个回答  2008-04-28
阿妈,妈咪,妈妈,母亲,老妈,老母...
一般的有妈妈、娘、母亲。称呼别人母亲“令堂”。提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先妣”。
“奶子,是重庆部分农村对母亲的称呼。
宁夏泾源等地的回族把母亲称为“娅”。
云南的基诺族称母亲为“阿妈”。
“额吉”是蒙语对母亲的称呼。
“额娘”是满族对母亲的称呼。
“阿娜”是维吾尔族对母亲的称呼。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妈”、“姥”、“大人”、“慈”、“家家”和“姊姊”等。
第4个回答  2017-06-05
母亲,娘,妈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