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高阳人。万历甲辰进士,廷试第二。庚戌,取士钱谦益等。乙卯,主考应天。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高阳人。万历甲辰进士,廷试第二。庚戌,取士钱谦益等。乙卯,主考应天。天启年,升少詹。二年,升礼部右侍郎,寻迁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二月十二日也,广宁沦溃,王在晋代熊廷弼经略辽东,请筑重关于山海关之八里铺。谓外关即破,内关尚可守,而外关之兵无可逃,为工二万余人,为费百万,而城楼诸费不与焉。承宗曰:守宁远者,所以守关门,退处于关。则永平动摇,京师震动,势必大乱。八里铺去关门未及一舍地。是山海为孤注也。役遂罢。自请行边,上御门临送,赐剑坐蟒,既莅任,开屯筑堡,招来流移百万,又练军得精兵五万,凡经营四年,辟地四百里,魏忠贤与群小畏忌之,诬左袒东林,五年勒致仕归。崇祯二年,大清兵入,特起原官。辛未,十七疏乞休,赐金币驰驿归,以力谢款议,与枢臣熊明遇、首辅周延儒之议左也。戊寅十一月十二日,大清兵薄高阳城,承宗率邑绅,誓死登陴,顾土城低脆,外援不至。大清兵昼夜环攻,石尽矢竭,力不能支。承宗守北门,谓家人曰:我死此矣,汝辈各自逃生,家人环泣不忍去。城既破,大清兵掖之去,入城南老营中,用苇席藉地,望阙叩头,叱持缳者趋缢我,乃绝;年八十,子孙凡十九人,皆力战从死。事闻,先帝震悼,薛国观靳其恤典弗肯与。久之,南都追赠太傅,谥文忠。承宗铁面剑眉,须髯戟张,声如鼓钟,殷动墙壁。年二十余,为举子,游塞下,知要害。凡史官在禁近者,皆俯躬低声,涵养相体,谓之女儿官;承宗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剀直。所着文集一百卷,及吊二十五忠诗行世。翻译翻译!急需翻译!

孙承宗殉节
【原文】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高阳人。万历甲辰进士,廷试第二。庚戌,取士钱谦益等。乙卯,主考应天,天启年,陛少詹,二年,陛礼部右侍郎,寻迁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二月十二日也,广宁沦溃,王在晋代熊廷弼经略辽东,请筑重关于山海关之八里铺。谓外关即破,内关尚可守,而外关之兵无可逃,为工二万余人,为费百万,而城楼之费不与焉。承宗曰:“守宁远者,所以守关门。退处于关,则永平动摇,京师震动,势必大乱。八里铺去关门未及一舍地。是山海为孤注也。役遂罢。自请行边,上御门临送,赐剑坐蟒,既莅任,开屯筑堡,招来流移百万,又练军得精兵五万,凡经营四年,辟地四百里,魏忠贤与群小畏忌之,诬左袒东林,五年勒致仕归。崇祯二年,大清兵入,特起原官。辛未,十七疏乞休,赐金币驰驿归,以力谢款议,与枢臣熊明遇、首辅周延儒之议左也。戊寅十一月十二日,大清兵薄高阳城,承宗率邑绅,誓死登陴,顾土城低脆,外援不至。大清兵昼夜环攻,石尽矢竭,力不能支。承宗守北门,谓家人曰:“我死此矣,汝辈各自逃生。”家人环泣不忍去。城既破,大清兵掖之去,入城南老营中,用苇席藉地,望阙叩头,叱持缳者趋缢我,乃绝;年八十,子孙凡十九人,皆力战从死。事闻,先帝震悼,薛国观靳其恤典弗肯与。久之,南都追赠太傅,谥文忠。承宗铁面剑眉,须髯戟张,声如鼓钟,殷动墙壁。年二十余,为举子,游塞下,知要害。凡史官在禁近者,皆俯躬低声,涵养相体,谓之女儿官;承宗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剀直。所着文集一百卷,及吊二十五忠诗行世。
【译文】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是北直隶高阳县人。考中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进士,廷试列第二名榜眼。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录取进士钱谦益等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做应天府主考官,天启元年(1621),晋封少詹,天启二年(1622),晋封礼部右侍郎,不久升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当时是二月十二日,辽西广宁县沦陷,王在晋代替熊廷弼任辽东经略,王在晋他请求在山海关的八里铺修筑重关。他认为这样一来,即使外关被攻破,内关还可以固守,而外关的士兵无处可逃,修筑重关用二万余工,花费百万,而修筑城楼得费用还未算在内。孙承宗说:“把守宁远,是用来把守大明的北大门的一道屏障,如果退处关内,则永平被动摇,京师被震动,势必天下大乱。八里距离关门不到一舍之地(30里)。这是把山海作为最后的一把赌注。于是这项工程就停止了。孙承宗自己请求巡视边防,皇上亲自到京城大门为他送行,并且赐给他剑和坐蟒团龙袍一件。他到任后,开肯屯田修筑堡垒,招募一百万流民,又操练军士得五万精兵,一共经营四年,开辟荒地四百里,魏忠贤与朝中的奸佞小人害怕忌惮他,就诬陷孙承宗袒护东林党人,天启五年(1625)勒令他辞职回乡。崇祯二年(1629),大清兵入侵,特别起复原官。崇祯四年辛未(1631),十七上疏请求退休,赏赐金币允许他骑驿马归乡,因为极力拒绝和议,与枢臣熊明遇、首辅周延儒的观点相左。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十一月十二日,大清兵逼近高阳城,孙承宗率领县里的乡绅,誓死登城,只是土城又低矮又脆弱,外援又不至。大清兵昼夜围攻,最终城内石尽箭竭,力不能支。孙承宗坚守北门,对家人说:“我要死在这里了,你们各自逃生去吧。”家人围在他身边哭泣不忍离开。县城被攻破以后,大清士兵挟持着他离开,进入城南的老营寨中,用苇席垫在地上,(向南)望着京城的地方叩头,叱令手持绞索的人说:“来缢死我。”于是死掉了,享年80岁,子孙一共19人,都跟着他力战而死。事迹传到京中,先帝震惊哀悼,薛国观吝惜朝廷对去他给予的表示恩赐的典例,不肯给他高规格的丧葬礼遇。很久后,南都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文忠。孙承宗铁面剑眉,须髯张开如戟,声如宏钟,震动墙壁。20多岁时,作为准备进士考试的学子,远游塞下,了解北部边疆要冲之地。凡是在皇帝身边的史官,都是俯身下腰低声下气,涵养相体,称女儿官;只有孙承宗不这样,每当在圣前讲经和进献可行的官员、事务和贬斥不可行的官员、事务时,一定要言辞急切直言陈词。所著文集有100卷,以及《吊二十五忠》诗歌流传于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6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汉族,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汉人,明朝后期将领。镇守辽东30年期间,先后十次奏大捷。但因位望益隆,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万历三十六年被劾罢。万历四十三年卒,享年90岁追问

不不,翻译,不是介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