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科全书《中华百科全书》-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中华百科全书是中国首部完整的中文百科全书,共十册,于1981年3月至1983年7月分批出版,由创办中国文化大学的张其昀博士主导,旨在展示大学的学术广度和深度。全书分为38个类别,约收录15,000多条辞目,以辞典形式编排,内容丰富详实。


随着科技的革新和网络的普及,1999年7月,现任校长李天任博士意识到数字化的趋势,开始推进《中华百科全书》的数字化进程,涵盖38个类别和6,412页的内容。2004年起,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多媒体元素,改善了分类索引和难字显示,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原有的“典藏版”保持原貌,图片和表格直接扫描自纸质版,保留了最初的资料风貌。


2004年后的“多媒体版”则顺应时代潮流,按照赖永祥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分为十大类,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图形、地图采用矢量技术重绘,配以故宫等馆藏单位的多媒体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超级链接和超媒体功能,浏览和搜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扩展资料

《中华百科全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一版,1996年出版第二版,1999年出版第三版,共3册。该书共收条目8000余条,按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另有条目笔画索引和内容音序索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