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人际关系的困扰、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经济的负担。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 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难。就业的压力使很多大学生看不到现实的出路, 找不到理想的方向, 对前途深感迷茫。而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很多大学生在校时一心只读书,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了解,这些情况导致大学生择业时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

6、经济的负担

对于一些从偏远农村考人城市的大学生们来说,经济上的负担远比其他负担更为沉重。一些大学生在学期间为了缓解生活压力,找家教、打短工、做生意维持学业。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产生自卑心理、焦虑心理、狭隘心理、文饰心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2-02-1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长期高压之后放松导致的放纵、社会认知差异导致的自卑、自我能力与现实的悲观。

1、长期高压之后放松导致的放纵

十年寒窗苦读,长期的压力,一切为了高考,师长的淳淳教导,家长的督促,一切在大学之后烟消云散。远离故土,家长不能再监督你,老师也不再像初高中一样时时刻刻管教你、督促你。下课之后的时间太充裕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多,希望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没有惩罚,让我们知道没做也没有什么关系,一切的事情你都可以去做。

学习

于是去享受,那些被禁止的事情,开始放纵。开始彻夜地打游戏、刷视频,浑浑噩噩的度过,时不时反省自己,却又清醒地继续下去,没有勇气和胆魄去做更叛逆的事情,但是不甘心就这么听话地读书,在边缘地带默默地反抗着,想要些什么,也不知道。

茫然

告诫自己不该,但是一切太新奇了,太放松了,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一开始的愧疚感,随着时间渐渐消失,高中培养的习惯慢慢褪去。所见之地仅是一方之室,不出去,不努力,就这么困在手机里。

放纵

2、社会认知差异导致的自卑

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第一次来到城市,会见到这所城市和小镇不一样的风采。其实初高中早就已有隐隐约约的攀比,但是一切被成绩压下去了,这些身外之物在学习面前不重要。

自卑感

但是大学不只学习,你不知道他们聊的话题,这没什么,但是你将他们常见的事物说错,你没有眼界,不知道哪里来的自卑感涌上心头,明明只是简单的认知差异,可能只是新奇诧异的微笑,没有什么恶意,但一切都成了自卑的理由。

自卑

3、自我能力与现实的悲观

你发现有些现象无法扭转,不是你有理就正确,人家还不想听你的大道理呢。

没有素质的人永远没有素质,但是你却想要去改变,你想去改变什么?改变自己吗?

有些人出生在罗马,有些人罗马是他家,你开始怀疑自己人生努力的目标是人家的起点。你开始害怕,自己的奋斗是不是别人眼中的笑话,就像你在看蚂蚁搬家一样,你认为自己对蚂蚁没有恶意,但是你害怕别人对你这只蚂蚁有恶意。

悲伤

你看了很多新闻,你了解无奈,你明白世界不是是谁是非,一切不是数学题一样清晰明白,你被一切黑与白混杂在一起的灰色恶心着,当你做着你当初瞧不上的不体面的行为时,你被自己恶心了,你想呕吐,你不想活了,但是你不能。

无奈

第3个回答  2014-01-08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曲求全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的报复心理等,而性心理问题常见的有:**困扰,以及由婚前性行为、校园同居等问题引起的恐惧、焦虑、担忧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求职与择业问题,是高年级大学生常见问题。在跨入社会时,他们往往感到很多的困惑和担忧。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些什么样的技巧等等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带来困扰和忧虑。
7、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09

作为一个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学业问题,情绪问题,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问题,特殊群体问题,生活适应问题等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主要的四个方面,仅供参考:

一、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刚进去大学的新生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时间长了,很多学生几乎淡忘了在大学里还能干点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是对人际关系不适应,就说明性格比较内向,需要多去建立与朋友之间的沟通。

多参加文体活动,我们应该多去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这样才能与同学们之间建立更深厚的友谊。

改变自己的性格,有的同学很封闭,不喜欢和同学来往,到了大学必须改变,否则就会非常孤独。

二、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学生因家庭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三、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四、自我定位迷惑。从我尝试的诸多方法中,我只发现了一种找到自己定位的方法:复盘。打开自己,去经历一些事情,多接触一些人,看一些经典书籍,坚持写写日记。读书是和他人的对话,写作则是和自己的对话,你可能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心贴心交流的机会,自己的思绪也许是烂七八糟,但是这并不影响你写下来。将自己一段的时间通过复盘,画出来一条自己可以看见的轨迹,如果看不见就继续坚持,等你看见了,说明你就发现自己了。从这条轨迹中,你可以看到自己以前在堕落中的挣扎,你可以看到自己在这一段时间中心境所经历的变化,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好,你会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你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方向,并且尝试的去把握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