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温度裂缝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业已表明,裂缝的存在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物理特性,任何结构物的裂缝都是不可避免的,房屋建筑工程也是如此。在房屋建筑工程裂缝中,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从查阅相关调查统计资料可以得出,真正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的几率约占20%左右,而变形变化(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或主要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即变形裂缝)却占80%以上。在这种变形裂缝中,温度裂缝又是最常见、最复杂、最难以避免的,这种裂缝通常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就已出现,随时间的推移继续发展,其宽度一般在0.1~2.0mm之间。虽然该种裂缝对房屋建筑工程一般无显著的直接危害,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建筑的强度、整体性、耐久性、抗震性能和防水性能;同时,也给使用者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房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之间的矛盾纠纷或官司。因此,对温度裂缝进行分析,究其产生的原因,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如何进行修复,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结合南方房屋建筑的特点和气候条件,谈一谈对温度裂缝的认识。1房屋建筑工程中温度裂缝的特征及分类温度裂缝成因比较特殊,因此温度裂缝往往是顶部较严重(阳光直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越往下层裂缝程度越轻;房屋长高比越大,裂缝越严重;条式房屋的中间单元裂缝轻,两端部单元裂缝较严重。整体上看,房屋向阳面墙体比背阴面墙体裂缝严重;房屋内部则内横墙体裂缝轻,内纵墙体裂缝重。从施工的季节角度看,在南方春秋季施工的房屋裂缝轻,冬季施工裂缝重。根据温度裂缝的特点从外观形态上可大致简单归纳为水平裂缝、斜向裂缝、竖向裂缝;从裂缝的深度上又可划分为浅表裂缝、纵深裂缝、贯穿裂缝;从肉眼是否可见上,一般以0.05mm为量化界线,又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等。我们重视并须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或处治的是纵深的、贯穿的宏观裂缝。2房屋建筑工程温度裂缝经常出现部位2.1水平裂缝:在钢筋混凝土屋盖与砌体结构交结处的水平裂缝(包括女儿墙底及屋盖下的水平裂缝),它常表现为两端较多而明显,中间较少且不明显,特别是外墙尤其如此,在一些无构造柱的砖混结构的旧建筑物中严重时,可看到山墙与外墙贯通成包角水平缝。2.2斜向裂缝:(1)墙体斜裂缝,多发生在顶层的内外墙,一般位于该层两端一至二开间内。两端有窗户时,裂缝一般通过窗的两对角,裂缝通常中间宽两端细。(2)楼板斜裂缝,在顶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也时有发生,一般位于建筑的四个端角板块上。2.3竖向裂缝:多出现于砖混结构建筑物的内外纵墙沿门窗洞口处,及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与框架边柱交接处。3温度裂缝形成的机理简析外界温度变化使组成房屋建筑的结构构件产生胀缩变形,当这种变形受到其他构件的约束时,就会在构件内部或相互约束的不同材料构件之间产生应力(主要为拉应力和剪应力),当应力超过构件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就产生了温度裂缝。 在使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屋面板与墙体之间,线膨胀系数a差异较大,通常混凝土屋面板的线膨胀系数a1=10×10-6,砌体的线膨胀系数a2=5×10-6。当两者以相同的温差升降时.由于线胀系数不同,在接触面上将产生相对位移,而这位移受到限制,则产生剪应力。由于屋面受到阳光的直射,通常屋面板的温度总是高于墙体的温度变化,使得这种剪应力更大。当膨胀产生的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tmax>ftk时墙体就产生斜向温度裂缝。当温度应力超过墙体的抗剪强度tmax>fv时墙体就产生水平温度裂缝。由于应力集中的原因,就在门窗洞口四角产生竖向及斜向裂缝。而楼板的斜裂缝主要由于纵横双向框架梁受热膨胀产生推力作用于端角楼板上,超过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产生了斜裂缝。4房屋建筑工程出现温度裂缝的修复在发现温度裂缝时,不要急于修复,应观察到裂缝稳定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若发现屋面保温层末达到热工要求和节能标准时,首先应重新改做屋面保温隔热层,以防止裂缝继续活动。鉴定裂缝的稳定方法是在裂缝内嵌抹水泥浆或贴玻璃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判断确定。对裂缝的处理须从建筑的美观、强度、耐久、使用功能等方面并充分考虑到裂缝形成的机理,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大致有:4.1裂缝细小,对房屋正常使用影响不大,可暂不处理;4.2裂缝虽细小,但已造成墙面、屋面、楼面的渗水,或对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保护的需要,可采用嵌补密封或压力灌浆进行处理;4.3对于裂缝较大、较多又贯穿墙体,不仅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还对房屋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可在裂缝墙体两侧用4Φ6@200或Φ6@500钢筋网片,并用Φ6@500的钢筋穿墙将两钢筋网片拉紧固定后,外抹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以补强加固。5房屋建筑工程中温度裂缝的预防5.1在设计阶段对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5.1.1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除应严格依据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外,还应尽可能缩短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设置间距;顶层端部两开间的外纵墙与内横墙相接处、山墙与内纵墙相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顶层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也不得低于M7.5;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与墙体交接处均应加钉宽200mm的通长钢丝网(网眼为10×10)以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5.1.2屋面板、外廊板,阳台板等均应在板面全跨双向配置不小于Φ6@200的构造钢筋,以抵抗外露室外现浇板的温度裂缝;对四个端角的屋面板块尚应增设配筋不小于Φ6@200、长不小于2.5m的放射筋,以防板的斜向裂缝。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板、檐口板、外露栏板应双面双向配筋,上下端头各配≥2Φ12的温度抵抗筋,并每隔15~20m设置一道20mm温度伸缩缝。 5.1.3重视屋面保温隔热设计,严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淘汰炉渣混凝土保温层,推广使用水泥泡沫聚苯乙烯保温板或聚氨酯保温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在设计上,可考虑采用双层屋面,或将屋面绿化成屋顶花园,既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又可改善住宅的保温、隔热条件,也达到美化绿化的效果。 5.2在施工阶段对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5.2.1首先要强调的就是确保施工质量。砂浆配合比要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下料要严格计量,灰缝要均匀、饱满;湿砖上墙,喷水养护,严禁干砖上墙和碎砖集中使用,减少砌体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等级的差距;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砌筑速度,墙体砌筑高度每天不应大于1.5m。5.2.2屋面板浇筑安装完成后,尽快完成保温隔热层,切不可拖延时间。保温隔热层材料的各项指标要满足标准要求,特别是含水率和干重度;铺筑厚度和范围要到位,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5.3此外,建设单位在前期就要注意合理安排好房屋建筑的建设时间,尽量避开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施工温度敏感部位,在交付使用后,应订立制度做好房屋建筑特别是温度裂缝的易发部位的管理维护,这也是预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1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砼出现裂缝后,构件的抗剪强度受到很大影响(大大降低),裂缝处的钢筋受到的剪力大大增加;同时,裂缝中的水和空气使钢筋锈蚀,对构件的整体强度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