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大脑前庭的方法

如题所述

  前庭觉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信息作为回应。下面是我整理的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锻炼大脑前庭的方法

  一、躺在床上或坐位

  1. 眼球运动,由慢到快

  1.1上下运动:双眼向上看,再向下看

  1.2 左右运动:双眼向一侧看,然后转到另一侧

  1.3远近注视:注视手指病人面前1米处逐渐移近病人至0.3米,病人双眼跟随手指移动。

  2. 头部运动,先慢、再快、然后闭眼

  2.1头前屈、后伸

  2.2左右转头

  二、坐位

  1. 同上眼球与头部运动

  2. 耸肩与转肩

  2. 前屈,并从地下捡起物体

  三、站位

  1. 同上眼球、头和肩部运动

  2. 睁眼和闭眼时从坐位到站位

  3. 在眼球水平双手间传递小球

  4. 从坐位到站位,中间转身

  四、活动(室内)

  1. 以站房间中间的人转圈,并与该人传递球。

  2. 睁眼与闭眼时穿过过房间

  3.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斜坡

  4.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台阶

  5. 任何需要弯腰、伸展和有目标的运动,如打保龄球和篮球。

  前庭有什么功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一、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人身体骨架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功能,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运动。平衡能力的发展从母体的胎位变化就开始了,出生的后,婴儿由平躺、翻身、坐、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纵大小肌肉,这些运动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又在不断地进一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今后开始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发展不良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研究发现,平衡感发育不良会造成儿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里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二、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试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网络,便是前庭觉。它是感觉、运动觉中转站。大脑半球单侧功能分化(包括视、听、嗅、语言)及运动协调均依赖脑干部功能的完整有效工作。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也必须再次过滤,以选择重要的信息做回应,所以前许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分辨和认识身体的空间搁置,这就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直接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听讲、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适应性动作,促进了儿童智慧的发展。然而一部分动作障碍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相应的协调功能,很难对周围环境产生恰当、有效的适应动作。因此,他们特别需要适合其神经系统特点的特殊环境。感觉统合失调矫治的核心原则在于,充分提供内耳前庭、皮肤接触等感觉刺激,并科学、恰当地控制刺激输入的环境,促使儿童逐渐自觉地形成顺应反应,进而激发其自信心和潜能,最终改善协调与控制能力。

  三、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系统功能正常时,人的一生中,对重力感会有持续性的相类似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他感觉信息一起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一般人的大脑对重力的反应是持续不变的。这些重力感的信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就会成为眼睛及其他身体感觉在判断信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头部转动或弯曲时,前庭感觉接受器的碳酸钙晶体,会离开原来位置,改变前庭神经系统的传达淤积。这种现象在跳跃、跑步、摇晃时更为严重,会使中耳半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感觉接受器立刻受很大影响。其他像走路、乘车船或头部有轻微振动时,前庭感觉也会立刻有反应。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为敏感,其信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顺应反,也是最重要的。

  前庭器官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信息也才有意义。所以,前庭信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信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衡,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

  此外,前庭神经会将信息由脊髓锥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如果这方面功能不良,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上也显得笨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还造成感觉信息的传入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

  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的作用,是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如果前庭体系活动量低,高速的作用就不足或较差,孩子于是出现多云及注意力涣散的现象。

  感觉统合运动有很多在复苏前庭刺激,使孩子能恢复安静,身体活动才能有组织力。

  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觉,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障碍。

  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孩子经常遭遇挫折,丧失自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情绪问题。如果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小孩前庭觉训练的简单方法

  0~1.5岁

  1.爬行

  材料:大毛巾

  玩法:(1)俯卧抬头(针对不会爬的宝宝)。

  (2)当宝宝能匍匐前进时,家长可用双手把宝宝的腹部抬起,让宝宝的手和膝部着地,试着爬行。待宝宝略适应以后,可以一只手用毛巾将宝宝腹部吊起,另一手拨弄玩具吸引宝宝向前方用手和膝爬行。

  注意:在软垫子上练习较安全。

  2.转头游戏

  材料:沙锤、小鼓、棒铃

  玩法:两个人一起配合,一个人在前面弹琴唱歌让宝宝和家长配合,另一个老师在音乐结束后,奏响以上的乐器,第一次是沙锤,第二次是小鼓,引导宝宝转头找乐器在哪里响。

  3.翻爬大山

  材料:垫子

  玩法:爸爸或家人躺在地上,让宝宝从右边爬过大人的身体左边,再从左边爬到右边,待宝宝爬到大人身上时,爸爸把身体抬高,然后慢慢下降,使宝宝感觉到爬高了。

  注意:家长在抬高身体时要小心,不要让宝宝跌落。

  1.5岁~3岁

  1.过山洞

  材料:纸箱、矮桌、挂着布条的山洞

  玩法:器材按顺序摆出,引导宝宝钻过纸箱,爬过矮桌,爬过布条山洞。

  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小心碰到宝宝的头。

  2.小飞机

  材料:软垫、软被

  玩法:(1)抱宝宝面向下,前后摆动,三次后轻缓地丢在软被上。

  (2)家长和老师,分别侧拉宝宝的手脚,前后摇摆缓丢在软垫上(注:宝宝的面向上)。

  注意:家长在拉宝宝时要同时用力,缓慢拉起,不能用强力拉。

  3.头向下爬斜坡

  材料:软垫多块、斜坡

  玩法:多块软垫铺在斜坡上,铺成软斜坡。斜坡的幅度不要太高,让宝宝从上面爬下去。

  注意:谨防宝宝因手部力量不足而翻滚下来。

  3岁以上

  1. 秋千

  材料:秋千、圈、感统棒

  玩法:(1)宝宝俯卧在秋千上,引导宝宝双手伸直做飞机样式,家长双手拉宝宝的双脚,前后摇摆。

  (2)用同样的姿势,给宝宝手拿圈往前时,引导宝宝快速把圈套在感统棒上。

  注意:软垫需在秋千下。

  2. 滑板拾物

  材料:滑板、物品(大小玩具)

  玩法:(1)宝宝俯卧滑板上,在家长拉动滑板的同时,引导宝宝很快地伸手去拿玩具。

  (2)宝宝俯卧在滑板上,从斜坡上滑下来。

  注意:下滑时,注意宝宝手的安全。

  3. 小推车

  材料:软垫

  玩法:软垫铺成一条跑道,让宝宝在垫子上活动。家长拉着宝宝的腿,引导宝宝手撑地,用手交替往前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