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平叛军文言文翻译十四年六月

如题所述

《王守仁平叛军》节选自张廷玉编撰的纪传体史书《明史·王守仁传》,具体翻译如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他天资特别聪敏,十七岁时拜见上饶娄谅,和娄谅谈论朱熹推究事物之理的大意。游览九华山回来,在阳明洞中筑室(研习学问),数年之后仍没有收获,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有长进,喜欢谈论军事,而且擅长射箭。

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载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救载铣等人,刘瑾大怒,王守仁被廷杖四十,贬为贡族龙功弃么。此山草木丛生,苗人、僚人杂居,王守仁根据当地的民俗教化引导百姓。

当时的百姓十分欢喜,纷纷砍树造屋,让王守仁居住。荒远之地没有书籍,王守仁每日整理以前的见闻。突然领悟到推究事物之理狄得为识,应当求之于内心,不就当求之于外物,感叹道“道理就在这里”。于是深信不疑。他从事教育,专门以培养良知为主。

当时求学的人一致跟从他,弟子遍布天下,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称呼。十一年,王守仁被提拔为右金都御史,巡抚南、赣。在此时,南方盗贼纷然并起。

王守仁到了之后,亲自率领精锐的士兵驻扎在上杭,假装退兵,出其不意,直捣贼巢,连续攻下四十多座贼营,俘虏,斩杀七干多贼人,远近的人惊叹他是神人。

十四年,朝廷命王守仁去勘察福建叛军。他走到丰城,宁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急忙赶赴吉安,征集调用士兵粮食,修治军器船只,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命地方守土大臣各自率领官吏士卒尽力于王事。王守仁用计攻取南昌,朱宸濠十分害怕,发动南康、九江的全部兵力。

丙辰日双方再次交战,官军败退,王守仁斩杀了首先逃跑的人。各军拼死作战,叛军又被打败。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臣子,官军突然来到。

王守仁下令用小船装上干柴,乘风放火,焚烧了朱宸濠的副船,朱宸濠的船搁浅,他仓促换船逃跑,王冕部下追赶擒住了他。共用了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叛军。当初,京城听到叛乱消息,大臣们都很震惊恐惧,王琼高声地说:“王守仁在南昌上游,一定能擒住叛贼。”

到这时,王守仁果然传来捷报。当此时,谗倭奸邪的人挑拨煽动,祸患变乱不可推测,假如没有王守仁,东南的事情几乎危险了。

明世宗对此很了解,刚登帝位,立即征召王守仁入朝接受封赏。思恩、田州的土酋苏、王受造反,朝廷于是下诏让王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祸乱平定,王守仁已经病得很厉害,上书乞求辞官,走到南安去世。

灵柩经过江西,军民没有不穿着丧服哭着送别的,隆庆初年,朝廷大臣多称颂他的功劳,朝廷下诏追赠他为新建侯,谥号文成。

王守仁生平:

王守仁本名王云,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之学以“心”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倡言“知行合一”说,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