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拖延症最牛的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摆脱拖延症的方法有:要做好长期计划、摆脱完美主义、消除干扰、互相监督。

1、要做好长期计划

要改变拖延的习惯,首先要做好长期计划。就像减肥一样,不能每次都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减肥”,而是要制定长期减肥目标,并且将其分割成小的计划,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贴上便利贴,或将自己发胖时的照片贴在冰箱上,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再变成这样”。

2、摆脱完美主义

人们以拖延来逃避各种令他们恐惧和厌恶的事物,如害怕失败、害怕做事不完美等。由于太想完成一件事或希望这件事情毫无瑕疵,导致因为害怕做不完美而不想做,觉得没有意义而懒得去做。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降低自己的要求,专注于努力的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3、消除干扰

关掉手机、远离网络、消除周围所有的干扰源。人在“一鼓作气”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注意力,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攻克事情最难、最重要的部分。

4、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拖延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据光明网报道,武汉大学的一个学生宿舍通过组成网格互助小组,互相监督、互相敦促。他们利用这种方法治好了不少学生的拖延症。

扩展资料:

拖延症的五个主要特征

1、拖延症不是天生的。它是从周围的人学来的,但并不直接。它可能来自强权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种反抗的形式。这种家庭环境下,朋友对拖拉者的宽容会助长这种习惯。

2、拖延症的人对自己撒谎。比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者“有压力我才能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拖拉者的另一个谎言是时间压力会让他们更有创造力,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感觉而已,他们是在挥霍时间。

3、拖延症的人会不断找消遣的事儿,而刻意拖延做重要的事情的时间。因为对重要事情的害怕,这样的事情成为他们调节情绪(比如害怕失败)的一个途径。

4、拖延症的人毫无时间时间概念,严重的不守时,不把别人的时间当时间,影响他人的情绪,也会破坏团队协作。

5、拖延的事情可以缓缓再做,而且拖延症也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这种心理其实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深奥问题。变成了自己宽容自己拖延的借口,这也是问题的根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拖延症是否正在摧毁你的人生?五大妙招克服拖延习惯

人民网-拖延症的5个主要特征介绍 克服拖延症七步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8

一、砍掉中间环节

砍掉中间环节,会让我们快速处理琐事,减少心理负担。毕竟,时间成本才是最贵的。 想发生改变,要从砍掉“等待”这个中间环节做起。

例如收到信用卡账单时,我把原来的“到期还款”改为“当场还款”,这样心里要记住的事情会少一件,还能降低万一卡上余额不足导致还款不及时带来的信用风险。当别人推荐我一款好用的软件,我砍掉“记在纸上”这个中间环节,当场打开APP Store,直接下载,然后再花几分钟时间请朋友示范一下,以便了解它的优点。

二、设置时间节点

只要设置一个时间节点,聚焦自己的注意力,重要工作的完成往往能超出预期,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例如:为了下午跟朋友喝茶,我必须在中午12:00前写完文章;为了4点准时接孩子放学,我必须在3:30前完成备课……

时间节点如果以天为单位,要比规定时间提前一两天,时间节点如果以点为单位,要比规定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

三、大事靠前,小事靠后

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任务,我们往往想拖一拖,而拖了以后,会感觉这事情更难了。

因此想要有重要的产出,一定要大事靠前,小事靠后。所有琐碎的事情不得占用最重要的时间段,精力集中处理大事,甚至关闭网络、丢开手机。我最近的习惯是一上午要写一篇文章出来,这项工作完成,才舍得花时间去处理家务琐事。

经常处理小事,会感觉一天忙忙叨叨,却忙得没有价值;经常处理大事,会帮助我们产生成果,事业的基石一点点牢固。

四、快速转化生产力

我经常去参加培训,课堂上记了厚厚的笔记让我心里很满足,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知识。

有一次,一位培训师前辈说,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立刻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如果学到了10分的知识,却都藏在笔记本里不用,还不如只学到5分的知识,却将2分应用到培训中,这2分就已经转化为生产力了!

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于是在那节课上我就挑选了两个最感兴趣的方法,立刻运用到下一次的培训中去,果然效果很好,而且立即使用、迅速转化,让我的学习体会更好。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应用,也要克服拖延症,满足于“学了很多”的假象,会让人越来越书呆子气,而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让二手知识成为一手知识。

克服拖延症,其实有很多方法,最最关键的是,你真的想要克服它!

第2个回答  2019-07-18

对付拖延症最牛的方法有给自己施加压力、对于困难别想太多去直面、有意识地离开舒适区、制定更详细的计划。

1、给自己施加压力

其实多半有拖延症,是因为自己的压力不够,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反正多拖一会儿就是一会儿,最后总有办法解决的,可这其实还是因为人性的懒惰,所以应该将计划的deadline提前几天,让自己感受到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有动力了。

2、对于困难别想太多去直面

其实任何事都是“万事开头难”的,只要一旦我们开始着手去做了,可能会发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所以度过最初阶段,可能后面的事情慢慢就迎刃而解了,总结起来,就是对于困难别去想太多,直面困难才是最重要的。

3、制定更详细的计划

当你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其实可以提前给自己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某件事。

那就必须在这个时间节点内完成,然后稍作片刻休息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任务,制定这样的计划就是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当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看时间,发现只剩几分钟任务就完成了,心理上会好很多。

第3个回答  2019-07-18

对付拖延症最牛的方法:

1、强制监管执行。

大学生和成年人由于缺乏这样的强制执行和监控,拖延的成本太低,这是拖延症泛滥的重要原因。当然,高中生也会有拖延症,比如自习课没人管的时候。比如周末和寒暑假在家没有监控的时候,总之,有外力强制执行的时候,拖延症就不会犯了。所以,如果我们是真的想要认真工作学习,可以找人来监管我们,甚至强制执行。

2、两分钟法则。

事情太多了,我们就很烦,而事情往往是堆积起来的。当很多事情堆积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有压力,心情烦躁,然后陷入拖延。两分钟法则专门用来处理这种情况。你先非常简单的衡量一下,这件事情如果要做的话,能不能快速的在两分钟之内搞定?如果能,就立刻去做。如果不能,就把它拖到后面去。你会发现两分钟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

3、最简单任务。

有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任务太难,而我们又很担心失败。这种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用的方法是,把整体任务进行分解,然后挑出其中最简单的部分去做。比如说,现在你该做的事情是完成一张数学试卷,而你并不是一个热爱数学的学霸,你看到这张试卷就很烦,就忍不住的想拖延。你可以把这张试卷进行分解,分解成三类:最简单的题目归为一类,中等题归类,难题归为一类。从简单的开始作答。

第4个回答  2019-07-21

最牛的办法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拖延症产生的根源是因为很多事我们不敢做和不愿做

很多完美主义者经常会害怕无法将事情做好而迟迟拖着不肯行动。哪怕这件事本身是有好处的,他们也无法产生动力。那么,根据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再加上人们多少都会有的完美主义情结,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强避害心理来增强行动力。

除了不敢做,还有一种拖延的情况就是不愿做。比如说早上起不来床、不想去运动等等。然而很多事情不是等到你想做的时候才能开始去做的。很多著名的高产作家每天都要强迫自己进行几个小时的写作。我们可以采取找人监督的方法。

将自己想要做的事公诸于众,并邀请好友来监督。通过这种增强压力的方式让自己不得不行动,然后养成习惯。

二、想清楚和马上做是破解拖延症的关键

不仅是职场人,大家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比如读书、健身、交友等等。而我们没办法完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的东西太多,没办法一次完成。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想清楚。

1. 先给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排一个优先级,弄清楚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2. 找到最想要的目标之后,将这个目标可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写下来,越具体越好;

3. 运用我们之前分享过的SMART原则将目标具体化;

4. 写完之后把这张纸拍照分享给朋友们,邀请监督。

当你“想清楚”之后,就需要马上行动,从具体化之后的目标中挑选最简单的、现在就可以做的步骤开始行动,只要现在开始了,就能够坚持下去。

三、跳出拖延症的思维陷阱

在客服拖延症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思维的陷阱需要各位小伙伴注意,它就是“我想做……但是……”这种找借口的思维。“我想跑步,但我早上起不来”、“我想去理由,但我要先挣钱”、“我想努力工作,但我还没准备好。”

想想吧,大家是不是最后都被这一句话给打败了?那怎么办呢?还是写,将“但是”之后的理由通通写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分析,找到拖延的根本原因。

四、五秒法则(最神奇的一种办法)

罗宾斯因此登上过 TED 演讲舞台的。很多人也因为这个“五秒法则”而彻底改变了人生试试把自己的起床过程想象成火箭发射,强行把自己从床上发射起来。火箭发射倒计时:5、4、3、2、1,发射!然后,火箭点火,发射台上卷起了漫天烟尘,火箭一飞冲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