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如何调节?

如题所述

心理状态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调节好心理状态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一个人的成败!

1.调节自卑心理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卑感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源于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信任、不自信、胆怯和痛苦的感觉。从普通心理学上说,自卑感一般指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如智力、记忆力、判断力、气质、性格、技能等欠佳)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僻、抑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自卑心理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现出来时,那就可能是那人的某种能力缺陷受到旁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调节和克服自卑感首先要培养自我意识。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自我认识对自己心理和身体特征的研究来形成自我意识。也可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而形成自我意识。其次要自我强化,即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果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要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即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行,且不比别人差。纵使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也要鼓励自己增强自信。

2.调节羞怯心理

在某些交际场合中,人都有“羞于启齿”的羞怯感是很正常的。但是社交活动中,说话是人们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如果“羞于启齿”就会造成交际障碍。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宴会上与陌生人相处时的调查表明,有3/4的成年人会感到局促不安,至于在一些演讲场合,由于羞怯心理造成的演讲失败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说话时的羞怯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任其发展。要想说话轻松自然,达到自己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克服交谈羞怯的心理障碍。要很好地克服这一点:首先,克服“无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勤于与人沟通,总结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激励自己增强自信,利用自我暗示的强大作用。此外还要精心准备。林肯说:“即使是有实力的人,若缺乏周全准备,也无法做有系统、有条理的演说。”精心准备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这件事情。有这么一个小实例可以供大家欣赏:有一位英国演讲新手要去向一群教养水平很高的听众讲话,尽管他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是不放心,就去请教英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法拉第先生,什么是听众已经知道了的东西。法拉第干脆利索地回答道:“他们一无所知!”

3.调节表现欲望

人都喜欢表现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演讲活动也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意识是一个演讲者所必需的,适当的表现欲能激励演讲者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成为推动演讲者崭露头角、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恰恰相反,表现欲不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超出大家的接受限度,就会弄巧成拙,不会成为一个崇高的演讲而是自我表现演说。这样的演讲者,在演讲前会显得跃跃欲试,急于想赢得听众的掌声和喝彩声,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演讲成功,赢得了掌声,他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自豪感;而要是听众并不买账,会场掌声稀疏,会后评价不高,颇高的期望值和一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他又会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或自轻自贱,悲观丧气,成了泄气的皮球。

由此可见,过分强烈的表现欲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障碍,而要克服这种障碍,我们主要得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

(1)明确目的,端正动机;

(2)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对荣誉、成功产生过分奢望和贪婪;

(3)不要对自己做过高的评价,更不要自视甚高,打肿脸充胖子,千方百计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那样反而会让人瞧不起。

4.进行和谐交流

人人都希望自己具有自在的说话信心与激情是无可厚非的,脱俗的说话魅力是每个人都梦想拥有的。可是,说话的信心和魅力对说话的技巧又是紧密相连的。敢说话但又不善于说话是绝对不可取的;善于说话而不敢说话,也是不行的。只有二者兼具,才会产生良好的、理想的、交际的效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反醒自问过:“我会说话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可又富含深刻含义的话题。

此谓“会说话”,通常指善于说话,指说话者能够恰到好处、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中心思想与说话意图等;能够把道理讲得生动形象、条理分明;能够简明扼要地使他人理解自己的话语。同时,善于说话者能够在与他人交往中明确他人的意图,得到启迪,而且还能增多对他人的了解,跟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友情。综上可见,是否善于说话和是否敢于说话,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敢说又善言,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事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处处都受人喜爱和欢迎的人往往是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他能使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一起奋进;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重建友谊;能使孤僻的人得到安慰,使不思进取的人得到鼓励,能够使自己周围的人变得更乐观、积极进取。

在工作及事业上,这些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说服他人,使他们增强自信,工作蒸蒸日上。一般而言,要想做一个事业出色的成功人就必须建立说话的自信与魅力。

我们也常常看到许多不敢说话又不善于言语的人所遇到的尴尬情形。他们的话语意图表达的不明确,让旁听者觉得费神,就更谈不上能使对方接受他的观点了。就这样,他们就比敢说善言的人平添了很多烦恼。

敢说又善言的人,总是使人能轻松自如的接受他们;不敢说又不善言的人,则经常使人产生误解,往往会遭到拒绝。所以,就努力做一个既敢说又善言的人,他们总可以很轻松地取得成功。相反,则会可能成为一个十分狼狈的失败者。提高说话信心和说话魅力是每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科技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与社会变得愈来愈密切,人们相互合作的需要也变得愈来愈增强。社会变得复杂的同时社会往来已是必不可少,“离群独处”更是很不现实。因而,说话的信心与魅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显得愈来愈重要。

总之,我们都要在有意无意中增强我们的说话自信心,使自己的说话魅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会避免我们在社会大舞台中的失败,才会避免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上遇到诸多苦恼,才能使自己的事业有更上一层楼的突破,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

5.大胆开口

人与人之间本应该和平相处,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友爱,而不应相互轻视、相互讥笑,甚至相互欺侮。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总有些人爱在别人的言谈中找出他认为搞笑的地方。你错你对,他都要笑。无论你说得好说得坏,他都似乎执意跟你过意不去,要笑话你。正是由于这种人的存在,交际出现困难往往是有些人因怕被讥笑而不敢说话。

的确,在我们周围有些人,在没开口前就担心被人笑,与陌生人在一起更是闭口无言,结果弄的是有话不敢说,甚至从不发表意见,最终一事无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是怕人讥笑外,也可能是如下几点原因:其一,缺乏集体生活,孤独惯了,对人不太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其二,可能是自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便吸取“经验教训”,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三,也可能是自己觉得口才较笨,往往词不达意、言不中的,因而产生了少说为佳或者干脆不开口的想法。

不敢说话是人际交往中的禁忌,一定要有勇气和胆量去克服。首先,说话者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找出产生说话胆怯心理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下面不妨实践一下下面很受用的方法。

(1)仔细回忆。不敢说话的人也许在某个年龄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受到别人讥笑,使自己受了某种刺激。然后在回忆出被笑的原因,让自己认识怕羞的来源,这样就不觉得有什么可怕了。

(2)解剖事实,解决问题。说话怕羞的人不妨可以这样想想:如果某一个人取笑了,并不等于每一个人都取笑你;如果你的话可笑,但也不是每句话都让人觉得可笑;如果你的某句话可笑,别人笑的不过是那句话,而不是说话的人;而且,你要知道,并不是你自己被别人笑。而且,你被别人取笑大部分错则不在你身上,而是那个笑你的人是一个以取笑别人为乐的人。要想摆脱这种处境,最好的方法是以后尽量避免在这个人面前说话。

(3)反复思考这样的遭遇。清醒自己的头脑,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一些是非问题。比如,自己可以反省一下:自己说的话真的值得被人取笑吗?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被人笑话呢?是不是自己说话不自信而引起别人笑话呢?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这些弊端,让他们不在取笑呢?如果说话者能够真正的分析清楚,找出原因。那么一切也就解决了。

取笑他人的人总以打击别人的自尊心、摧毁别人的自信心为荣,用压低别人的方法来抬高自己。这是一种十分卑鄙的手段。如果我们因怕人取笑而不敢说话,那么不仅会给交往带来困难,而且还会使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克服这种怕羞、胆怯、自卑的心理障碍,那就更会有口难言。所以,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一方面不要惧怕别人的取笑;另一方面不要随便取笑别人。

遇到那些因为怕羞而沉默寡言的人,我们应当体贴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大胆地开口、自由地说话。不要以为他们不敢说话,便是一无所知,其实在他们心中往往藏着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更不乏真知灼见。

6.开口说话,不要害羞

许多天性羞怯者的表现: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虽然他们总在试着改变可是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有一些避免羞怯心理的提议:想象自己是完美的。这是适用于工作职场的,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前,先静坐,深呼吸,心中默想美好的事物。以主人翁的态度走入每间屋子,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学习你所仰慕的人的美好特质,来修炼属于自己的气质。

大胆表现自我,把自己的自信心填充到你身体的每个角落,让每个人在气势上都被你折服。

进行想象练习。想象该如何去应付你最感羞怯的场合。这样在练习之后,有助于增强临场表现,你就不必害怕了。

相信天下人谁都有羞怯心理,只是多少的问题。

接近目标,减少焦虑。抓住害怕的根和知道害怕时会有的生理反应,如紧张,急躁,你就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放松的小技巧来克服它。说话时加强一些坚定的语气。自信的人是没有说话过于急促、细声细气的毛病。音量不高不低、语调平稳,速度适中,这样就代表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适时断句,内容会显得流畅有条理。以疑问句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会影响语气的坚定。

专心倾听别人讲话,那么,当你讲话时,别人也会专心听你的。

多提“问答题”。在演讲中使你处于主宰的地位。例如你要出席一个宴会,就在事前先练习一下你自己的微笑与坐姿,可以减少到时出现尴尬。与陌生人谈话,要想增加你的胆量和技巧可以在排队买东西时多与人攀谈。

多说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话。例如当“你很紧张”时,不如换成“我感到很兴奋。”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利于你的字眼对自己的影响。

永远相信一个事实:在别人的心目中,你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害羞。你要尽力设法避免紧张时的动作,你可以把演讲稿放在讲台上避免你演讲时手会发抖的情况。

事情做好了给自己开个小型的庆功会,这样有助于增进你的自信。

克服羞怯心理,平常不要拘泥,多参加活动,多与人接触。摒弃一切不利的想法,确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要知道:人无完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弱点而自怨自艾,相信你的优点,肯定你的长处。

7.克服紧张

紧张情绪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很正常的表现,除了表情不自然和怯场外,他们还会说一些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词汇,这在他们知道时是他们大为吃惊的。这样你可以做一些心理准备,加强实际训练。相信通过下列训练能帮助你克服。

努力使自己放松

紧张的时候大多数人,大脑会进入缺氧状态,那就应该用一些放松的小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避免说出一些支离破碎的话。

静静地进行深呼吸,在吐气时稍微加进一点力气,使全身处于松弛状态。这样,心就可以踏实了。微笑对于缓和全身的紧张状态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调整呼吸,还能使头脑的反应灵活,使大脑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

练习一些好的话题

在平时参加聚会或者应酬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人们谈论的那些吸引人的话题,为什么吸引人?原因是什么?那样,你就能自如地引入别人感兴趣的事情,同时避免引起尴尬的话题。

回避不好的话题

避免一些话题,一般来说,首先应该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对那些你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涂地话题你最好别说,不仅对你没什么益处,反而给人留下坏印象。你如果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则更为难堪。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都不感兴趣,那么谁还会对他有兴趣呢。

丰富话题内容

谈论话题的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来自于你对生活的感受。谈论这样的话题,可以有多样的内容。一直到谈论不下去的时候。他的内涵与对生活的炽烈激情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中看出来。而且,这样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充满热情。

自我评价语言方式

词意是否恰到好处?言谈是否简明扼要?口齿是否清晰明白?说话是否过于琐碎?说话音量是否适度?说话速度是否不急不缓?说话是否简洁有力?措辞是否恰如其分?说话是否真实具体?是否能充分表达说话目的?言谈时是否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说话是否心无旁骛?话中是否自吹自擂?说话是否能参酌量情?是否能掌握说话技巧?这些可以作为你评价自我的依据。

虽然,我们不可能时时都能使对方感到愉快,但是你若想给人留下好印象,训练有素的谈话方法的确能帮你。与社会行为一样,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也有一定的规矩,每个有教养的人都应该遵从。与人谈话,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也都有很多讲究。

这些,有专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项:不谈对方深以为憾的缺点和弱点;不谈上司、同事以及一些朋友们的坏话;不谈人家的秘密;不谈不景气、手头紧之类的话;不谈一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事情;不询问女性的年龄、婚否、家庭财产等事情;不述个人恩怨和牢骚;不述一些尚未明辨的隐衷是非;避开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详情;忌夸自己的成就和得意之处。

8.临场发挥,随机应变

但是人人都有说话胆怯的心理的原因,是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比如,有的人可以跟亲朋好友聊上一两个小时;有的人跟人打起电话来一聊就是老半天,且话题源源不绝、越说越起劲;有的人经常能说出一些让人大笑或让人感兴趣的事,可谓是相当会说话,但是,真正到了正式场合,面对一大群人(或是广播的麦克风)他们就不知所措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学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造成这种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不想献丑。他们认为,只要我不暴露自己的短处,别人也就不会知道我的缺点。

不过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反省一下,如果你不与人交流,那你的长处又怎能充分发挥?如果自己的长处得不到发挥,那么别人对你的看法就会大打折扣,因而别人评价你的水平也不会高到哪去。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发挥全力,真诚地把话说出来,不必冒险充内行,相信你的表现一定不错。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绝对免不了要与社会与他人接触,而说话则是人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况且,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需具有高度的社会化。可想而知,一个不想说话的人肯定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被现代社会淘汰。

(2)不知道如何组织说话的内容,就仿佛被硬拉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样,所有人都会感到惊惶。

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而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的人,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被人贻笑,实在可怜可鄙,而且根本没有必要。

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和一个一流的演说家,同样在人前发表意见时,谁的压力比较大这是可想而知的事。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人们并不会对他有多大的期待,这样想想,就不用紧张了。相反,对知识广博、谈吐自如的演说家,大家却都寄望于他,给予高度的关心和注意,做录音、记笔记,理所当然会给台上的人心中巨大的压力。所以,后者在上台演讲或致词前,他们的心情往往是非常紧张的,只不过他人很难看得出而已。

所以,组织说话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缓解你紧张的情绪,增强你的自信,使你能轻松自如的应对每个话题。避免被别人取笑的尴尬,也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惊慌。

9.体态传递信息

口才要靠口,这是不容置疑的问题,一般的传情达意和交际才能也包括其中。另外,他还包括人的无声语言——表情。一般而言,表情是伴随着口头语言出现的,脱离了语言,表情便成了心哑语,不过,当两者结合一起时,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正如“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人的外部表情判断出来。这首爱情诗可以微妙地表述这个问题:“爱情不可言传,我整日向她倾吐我的爱慕,可是她却一声不吭”。不过,不幸的是,那天出现了意外,我经过她的身边时只是叹息了一声,姑娘就跟在我的身旁。“整日倾吐”爱神没有反应,所以“一声叹息”即可以达到神奇的效果。表情虽然是无声的语言,但却是“口才”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大大地丰富了传情达意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面部表情,是表情动作的突出代表,如:挤眉则表示戏谑,横眉则表示鄙视,竖眉则表示愤怒,低眉则表示顺从。眼的表情更为丰富,是面部表情的突出代表。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你说话时你必须用眼神来维系与对方的联系,这时可称之为默契,是一种相互激励以达到目的的举动。

往往一些人对此并不重视,在讨论、聚会等小范围的交谈中,眼光到处跑,有时看天花板,有时看桌上的摆设,给人一种故意避开别人的视线的感觉。通常,这是胆怯、心虚的表现,与此同时你说话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要想说话的效率提高,你说话时必须要抬起头,把目光转向对方,避免尴尬,达到双方的默契。

如果你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只是偶尔地注视人们,无疑在透露你有怯场的态度和表情,你的表情也说明你并没有自信心,非但使人尴尬,而且会使人对你的话产生怀疑。在较大的场合说话,要说话者先要明确一个思想,应对每个人都顾及到,即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听众,不能只向着某几个人或某一角落,排除其他听者于外,目光应当顾及大家。另外,在一些时候,使听者感到你和那一群人融合在一起,在适当时机照顾某一部分人的感受,做到互动。要想让别人感到你和他们谈话一样,报以点头、微笑等反应,你需在一定时间内照顾各个角落,向各部分听者行注目礼,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面部表情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人们不要刻板地按照一个模式去做,要有自己的主观思维,所表达的一切都要自然流露,要控制自己,按照不同的标准处理。微笑是最常用、最普遍的表情,它能很好地体现人与人之间融洽的关系。如乘汽车,不妨向身边的乘客笑一笑。在餐厅吃饭,即使对面坐着的是一个沉默的人,那也可以让微笑来化解冷漠。即使对方无善意,那也没有关系,至少人家对你产生的是好感而不是敌意。恰恰相反,如果,有一位希望与你微笑的人,你应以礼相待,回人以真诚。但如果你性情内向,或因其他原因不愿接触,可以有礼貌地、坦白地说,你希望看报,想休息一下,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权利,这样人家会谅解的。

俨然不可一世的面孔,在任何场合里,都不是很受欢迎的。像扑克牌人物那几张没有表情的脸孔,等于告诉别人自己对谈话的内容没有什么乐趣。如果你对自己所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那么,听者怎么会对你的讲话发生兴趣?

听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面部没有表情的表现是你故意显示出来的优越感,而不是你紧张、害怕的表现。面部表情要很和时宜的表现你的情绪,会使你与听者的心理距离消失,所以这并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10.训练出精彩的口才

言语是心底的声音,没有言语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及情感,我们的思想及情感就表达不出来。

一个人能鉴别及透露自己。在有意无意间,他往往以每一句话来描绘自己的轮廓与画像。

口才好的人绝不滥用言语,它是一种严肃的东西,谈吐是行动的羽翼,对于一切谈吐,人们最喜欢那种出自真诚的而且经过选择的言语。

会说话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一点一滴锻炼出来的,它可以说是一分天才,九分努力的结果。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各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千差万别,如果我们不能善于跟不同的人交谈,我们必然陷于孤陋寡闻,而又自以为是的境界,成为一个到处都不受欢迎的人。而且,自己的看法、意见、兴趣和主张,是不是与生俱有的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是不是从来没有错过呢?不是。恰恰相反,它们是经过长期培养而成形的,它们是会改变的,之所以有“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就是如此。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善于言谈的人,随时随地都很快乐。他们可以和朋友、家庭,快快活活地生活,给大家平添更多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第2个回答  2021-01-12

心理学470课:如何调整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