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生,对英语阅读题很困扰。

考试的时候有些阅读题看都看不懂,乱填一通,成绩也一落千丈,郁闷。
要是前面的一些还好,起码可以多听课文,死记硬背,可是我很多基本单词意思都看不懂,遇到阅读理解回答类型的题目就束手无策,该如何是好?
PS:是英语的,小学六年级,别讲太深奥,简单说要怎么操作提高英语理解阅读能力就行。谢谢。

1、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地往前移动。大脑对信息的接收,通过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连贯起来进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语段大意,虽不一定能一目十行,起码也一目一行或一目数行。那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但大大地减缓阅读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如在”He picked me up on my way home”中的"pick up",按照上下文的具体情景,应为"顺便载我一程"的意思,而在”You speak English quite well”"Oh, I just picked it up。" 中这两句对话中”pick up”应理解为”刚刚学上手”的意思。如果只孤立在认为”pick up”是”把---捡起来”,就无可避免在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错误。学生中常有这种体会,把一个词组分拆开来,每个词意思都懂得,但一旦把这些词组组装起来,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2、过份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一篇文章读完,读者能够讲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但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却一无所知。
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有的学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词或陌生词组,就急不可待地翻字典,这看来好像很认真很勤奋,其实这是一种"勤奋"的"懒汉"的做法。因为他用手的动作代替了脑的思考。请看下面的例子:Half a year after her marriage, Mrs. White was with child.句中的"with child"是一个陌生词组,原因之一是之前没冠词,但只要联系上下文细心思索,就会了解到是"怀孕"的意思。
4、缺乏非视觉信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但视觉信息起作用,非视觉信息也起作用。所谓视觉信息是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而获得的。非视觉信息则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的,由大脑所提供的。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如在"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ut lines."这句子中"stand in the check-out lines"(在超级市场排队结帐付款),如果学生没有一点关于超级市场的感性印象,就无从理解。
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 →读(Reading) →练(Practice)”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一、导入---感知教材。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它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有关的背景知识。这些工作可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SEFC1AThe World around us为例,先让学生观看千山万壑的黄土高原、浓烟滚滚的工厂、漂浮着垃圾的河流、正遭受着人为破坏的原始森林和为生存而发出无奈吼声的野生动物,从而引出本单元的主题:1)pollution→damage to the earth→saving the earth; 2)destroying trees→damage to the habitation→animals dying out→protecting animals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以SEFC1A Unit 7 Cultural Relics为例,笔者紧扣教材,通过播放多媒体画面,展现了举世闻名的文化古迹: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英格兰的巨石柱和美丽壮观的俄罗斯英雄之城---圣彼得堡。学生通过观看画面激发了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欲望,从而进入本单元的话题。
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的意义在于它使学生在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读---理解教材。这同样是输入阶段。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略读或粗读:阅读前,教师首先提出几个一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它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因此,可要求学生省略大量与所寻信息无关的词、短语或句子。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提高其快速阅读速度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第二步:细读: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特定的细节和具体事实。教师可通过填图,填表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
第三步:精读:学生在掌握了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段落,教师应指导学生再次阅读,仔细推敲和揣摩。
第四步:研读: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作出简要评论,使其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常见的问题有:1)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2)What do you think of ┅? etc.通过这样的话题讨论,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步骤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 Practice)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对篇章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8
要做好阅读题,要做到这些:
1.加强平时积累,就想几位前辈说的,记单词,词组,常用句式,常用时态等。
2.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主要的词语或句子,了解阅读的大概意思,别“咬文嚼字”,那样很费时间。
3.在做时先读懂文意,别上来就做。
4.在做时,从文中看到的重点句式可以画上,方便找。
5.在另一个本子上做文章提纲,理清文章思路。
6.做时放松,这样就会让知识都冒出来。
加油!!
第2个回答  2011-01-06
要多记单词,词组,重要句子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遇到阅读题的话可以让自己多一分把握。
其他的话可以平时多写一些,提高自己的能力。
做阅读题要先疏通全文,看懂大致意思之后再去做题目。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1-06
看不懂单词?小学的英语书全部找出来,从最基本开始自学。
单词只要掌握书本上的就行了。
下载一个软件,对记单词特别有用。“CJC”英语软件。
阅读短文其实不难,只要知道单词和句型就可以了。
加油哦。^-^~~~
只要大概意思明白了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根据老师讲的,加上自己多学。
英语这东西就是死记,死背。
巧学不了什么。
那个软件真的很好哦,我也用!!!
第4个回答  2011-01-11
其实我也是六年级的.
不过还是告诉你一点点小技巧.
做阅读呢.如果是写(T)(F)的话.
首先记下一个句子里的动词或形容词和否定句或肯定句.(如果前面有问句,要记得后面的回答哦~)
然后在看题目. 然后刚刚记下的就派上用场了.

做选择题.
第一不是看文章. 先看题目.
看好题目后就在文中找答案就容易了.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