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有哪些人和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0-07
李白厌恶士大夫的明争暗斗;陶渊明躲避世俗,归隐山林;伏明霞面对犯罪势力,无所畏惧
例子一:林则徐出身于贫寒的教师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幼年时,其父林宾日教育他“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林则徐26岁中进士后,在翰林院里当文官,36岁时离京出任杭州、嘉兴、湖州的“道员”,即这三地的行政长官。杭州风景如画,美女如云,鱼米之乡。如果是个庸人,在这人间天堂当官,岂不悠哉游哉!但林则徐对于官场的种种陋习十分反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省垣孔道,冠盖如云,自辰迄酋,无非对客,事上接下而外,即为送往迎来,一切公牍管札,转待灯下理之,而精力固已惫矣。”在此任上,林则徐干了一年后,以父亲生病为由,辞官而去。林则徐回到杭州后父亲已经病愈,他却对仕途冷漠,迟迟不向朝廷报到。在给友人的一首答诗中,林则徐写道“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他认为私欲是官场的病根。所以,后来林则徐在自己官府公堂上挂起了一幅自写的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辟立千刃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内涵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鲜明的价值。

例子二:陶渊明第五次出仕原因,在《归去来兮辞》序里说得非常明白。“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是迫于家庭负担才做官的。离开原因是,“郡遣督邮至”,来考察县令工作,陶渊明得“束带见之”,还要奉承巴结督邮。他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就借口“程氏妹丧于武昌”,辞职而去。
纳兰性德
字容若
他是当时的太傅纳兰明珠的长子,但淡泊名利,可谓出淤泥而不染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