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都一致嘛?

如题所述

太祖以诸藩地名为王号,分别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次册封诸皇子。

前期所封诸王,基本王号与地名一致;后期诸王,因有横跨靖难之役原因,原藩地被改封或者移藩,造成王号与藩地不相符,下面详细叙述。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登基为帝、建立大明已经三年。为稳固社稷,国本有序,于是在这一年,太祖将膝下已经出生的十子一一赐封,除长子朱标被册立为皇太子,以诏告天下、大明后继有人外,其余九子均受封亲王,各择藩地,以备日后就藩,拱卫皇室。

太祖次子朱樉,受封秦王,藩地陕西西安;西安,即秦汉时的长安,秦国国都咸阳之东。陕西为古秦地,朱樉“秦王”封号,实至名归。

太祖第三子朱棡,受封晋王,藩地山西太原;太原故称晋阳,山西为春秋晋国之地。朱棡据太原封晋王,名副其实。

太祖第四子朱棣,受封燕王,藩地旧元国都北平;北平,春秋燕国国都蓟城所在,后世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世称燕地。朱棣燕王封号,完全符合因地封王原则。

太祖第五子朱橚,先受封吴王,藩地苏州。但是太祖后来考虑到自己当过吴王,而苏州为畿内重镇,确实不方便册封朱橚在此地,于是改封朱橚为周王,移封河南开封。开封,五代之时曾经为后周国都,朱橚周王封号,算是王号、封地一致。

太祖第六子朱桢,受封楚王。朱桢出生时,太祖正统兵讨伐陈汉残余势力,大军包围武昌城,预备一举攻克之。就在破城前夕,太祖接到第六子出生的消息,大喜,于是许下诺言“儿及长、即以此城封之!”武昌即古楚疆土,所以朱桢长大后,便因此被册封为楚王,封藩于武昌。爵号、藩地一致。

太祖第七子朱博,受封齐王,建藩山东青州。按理说,朱博受封齐王,藩地应该是济南府。但是当时济南为山东首府,地位重要,暂不宜封王。而青州紧靠故齐国国都临淄,所以朱博就藩青州,也不算爵、地有差,其齐王封号,基本副实。

太祖第八子朱梓,受封潭王,藩地湖广长沙府。长沙,隋唐时称潭州府,所以朱梓因其藩地旧称,封号潭王,王号与藩地一致。

太祖第九子朱杞,原封赵王。但是朱杞命薄,三岁时就因病夭折,还来不及就藩。以太祖册封其赵王王号来看,朱杞如果不死,将来很大可能是就藩邯郸、或者河间等地(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古赵国疆域所在。)

太祖第十子朱檀,受封鲁王,藩地山东兖州。兖州紧邻曲阜,即古鲁国国都。朱檀因鲁地而为鲁王,名副其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