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多大适合上住宿学校,多大的孩子更合适

如题所述

让孩子住校到底好不好,有关争议在教育界一直存在。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住校生离开家庭生活,学习压力大、竞争性强,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他们中心理异常的人数明显高于走读生。

老师说,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十分有限,一旦体中出现早恋、厌学、小团体等现象,就极易受到影响。

男生小力说:“我怕周末回家,本来学习压力就够大的,每次回去,父母除了塞给我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真是添堵、心烦!”

男生小盛说:“我爸因为生意忙应酬多,一个学期才接我回家一次,他的事业的确很成功,但我和老爸没有共同语言。”

朱老师介绍说,不少学生反映,他们难得回家,家长就把他们当作客人,好吃的,穿漂亮的,但心理沟通却很少,他们有话也不愿对家长说,宁可对电脑说。

五天受教抵不过两天放养

记者也碰到一些后悔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刘超就是其中一位。孩子住校两年多后,刘超发觉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一样,并没有明显提高,反倒是特别爱面子讲虚荣。儿子同学中不少是家里了车的,刘超陪儿子骑自行车离校门还很远,儿子就嚷着要下车,宁愿走路也不愿被同学看到他是骑自行车来的。刘超下决心将孩子转为走读。

杨全新先生也说:“女儿的住校经历可以概括为‘二大于五’,在学校的5天她能按时作息,可是周末一回家这种好习惯就没了,蒙头一睡就到中午。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老师的‘家校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孩子这周的英语口语不错,但单词记得不够熟练,家长回家要多督促孩子背诵单词之类的。时间长了,可能是老师对孩子太熟悉了,反而写不出新东西了,都是流于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的套话。孩子在校到底表现如何,家长也了解不到太多的细节。”

让“玫瑰”悄悄收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寄宿制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校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沟通。

她说,实践证明,学校多组织活动把德育培养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加强对住校生心理引导的有效办法。现在的孩子个性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如果一味说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这位老师办公室的铁柜里,保存着一个玻璃罐,里面盛满了粉红色的纸鹤。纸鹤上静静躺着一张纸条。这是一个女生向男生表白心迹的“信物”。该老师帮这个男孩保管玻璃罐已经一年多了,连盖子都没打开过,更没有看过那张纸条的内容。她提醒自己,要克制好奇心,保护孩子的隐私,这是获得他们信任的关键。

在谈到住校生是否更容易成为早恋的“高发”时,该老师承认,住校生的确容易擦出火花,但老师也有约束他们的办法。比如在教室里轮换学生的座位、定期轮换学生干部等,避免男女同学在搭档中产生感情而影响学习。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往往是朦胧而短暂的,如果老师经常用丰富的活动和变换的外环境巧妙加以引导,学生心中开放的“玫瑰”就会悄悄地自然收拢。

三方沟通最重要

宋城华美学校的朱老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职责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校方,家长的确是轻松了许多。但是华美学校的住校生好几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有限,所以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交流十分重要。

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向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回家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给他吃好穿好,要淡化家长的权威意识,听听孩子内心的快乐和烦恼。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品德培养是无法替代的。独生子女外表个性早熟,内心却常感到孤独和渴望帮助。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情绪或心理上的微妙起伏,应及时疏导,不要说教式地训孩子,最好是给孩子列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减压方法。

一些专家建议,寄宿制学校可多开设有关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的心理学讲座,多创设能让学生融入团队生活的情境和机会。
参考资料:
^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7
小学就让孩子寄宿,好不好?由于学生周一到周五都是在学校度过,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课余时间如何度过也是考验一所寄宿制学校是否人性化的标准之一。学校在课余有否开设诸如棋类、球类、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生活,学校是否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 寄宿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家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过集体寄宿生活了,到了寄宿小学就很自然而然地过渡了。在学校里,所有学习和生活都按部就班,早上几点起床做操,晚上几点睡觉,都有规定,孩子的生活很有规律。”家长刘女士表示,孩子还是交给别人教的好,如果在家里,有长辈们溺爱,即使制定再多的规章都无济于事。在学校,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做,孩子就会跟着去遵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市民小洁表示,孩子少小“离家”不一定会疏远了亲情。她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孩子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家里人对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经常红脸唱罢白脸又登场了,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话才好。为教育孩子,一家人还弄得关系紧张。“现在可好了,孩子去年读寄宿学校一年,就是每周周末才回家,因为见得少,反而会更疼爱孩子,不轻易责备孩子,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增强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汤先生对孩子入读寄宿学校很认同。他认为通过集体生活,可让孩子生活更有规律,增强自理能力,并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家长也可以轻松很多。“寄宿对小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老师可以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洗饭盒、洗衣服、叠被子,在家恐怕就不行。孩子一做不好,做家长的要不呵斥,要不就干脆包办。” 弥补独生子女的缺陷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亲情体验,在寄宿制学校生活可以把同学当成兄弟姐妹,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尽早地培养融入社会的能力。”市民卢小姐认为,住读寄宿学校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的缺陷,让孩子从小懂得礼让、懂得协作,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其次,从他的年龄特点来看,他是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就拿吃饭来说吧,和小伙伴一起吃,会吃得特别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