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与司马懿的关系

我看三国高达里司马懿是郭嘉他老师,历史上呢?求解

历史上他两都是曹魏的臣子,并无特殊关系。

1、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2、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扩展资料:

郭嘉与司马懿两个人都是曹操的谋士,而且两人曾在军事上给予了曹操非常重要的帮助。

1、司马懿--齐策善谋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曹操说:“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中之人还未曾归附他就又兴兵争夺江陵,这正是破刘的大好时机。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指蜀地)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机会,一定能大功告成。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

但是曹操却说:“人苦于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地,这是人心无足。”所以没有听从司马懿的计策。既而司马懿跟从曹操南征孙权,大破孙权。大军回军之后,孙权遣使乞降,向曹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劝说曹操称帝。

曹操说:“孙权小儿这是想要把我放在炉炭上啊!”司马懿对答说:“汉朝的国运将要终结,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还臣服听命于汉。如今孙权称臣,是顺应天人之意。”

2、郭嘉--屡献奇谋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很具说服力,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历史上他两都是曹魏的臣子,并无特殊关系。

1、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2、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扩展资料:

郭嘉与司马懿两个人都是曹操的谋士,而且两人曾在军事上给予了曹操非常重要的帮助。

郭嘉是河南人,出生于东汉末年,他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消灭袁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三国志》中称其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在曹操的手下只待了十一年,职位也不高,只是一个军师祭酒,类似今天的参谋。

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却极受曹操的重视,但凡大小事情都要向郭嘉请教,因此两人惺惺相惜。不过郭嘉却是属于那种天妒英才的类型,在曹操远征乌丸时,年仅三十八岁的郭嘉病逝了。

在病逝前郭嘉向曹操献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条计谋——攻打乌丸,彻底解决后方隐患。

在所有人都反对远征乌丸的时候,郭嘉却认为曹军可以选择突袭乌丸,打它一个措手不及,他还强调乌丸不灭,则冀州就会随时受到袁绍残余势力攻击。

事实证明,郭嘉是正确的,曹操率军突袭了乌丸,消灭了残余袁绍势力,彻底稳固了北方。

但是郭嘉死后,曹操的事业就开始受阻了,面对孙刘联盟之时,败于赤壁之战,一把火烧的曹操仰天长叹:“郭奉孝在此,不使孤至此”。

可见郭嘉的去世,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不过司马懿与曹操却有着一种莫名的隔阂,不管司马懿表现的有多好,曹操始终是对他不信任,事实证明,曹操眼光非常准确。

当时司马懿刚进入曹操集团时,郭嘉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恃才傲物的郭嘉根本瞧不上这个司马懿。因此两个人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

不过在郭嘉临死前却告知曹操:“司马懿能用则用,不用必除之。”连鬼才对司马懿评价都这么高,不难看出司马懿真的很厉害。

不过曹操在郭嘉死后,并没有杀掉司马懿而是将他放在了曹丕的身边,并且告诫曹丕一定要看好司马懿,如果控制不住,就要务必杀了他。

而事实是曹氏三代短命,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夺取了曹氏的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嘉

百度百科——司马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显然不是的,因为司马懿是179年出生,郭嘉是170年出生的。而郭嘉38岁就去世了,而且他是弱冠学业已成,只是隐居等待英主,而这个英主就是曹操。试想郭嘉弱冠之时司马懿还只有10岁不到。而且司马懿与郭嘉所长差别很大,一个是善奇计,一个是通才。
在正史中郭嘉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也是其中数一数二的一位(其他四位是 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而司马懿则是三朝重臣,晋朝的奠定者。
看到二楼的回答,我甘愿掉到二楼去反驳一下他的观点。就是郭嘉早死是因为好酒,这不是原因。郭嘉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在曹操远征北方的柳城回来的途中, 因为水土不服, 气候恶劣, 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 才患病去世的。根本原因是郭嘉这个人不拘小节,对自己平日的生活很看淡,也就是我们现在人说的太不会关心自己了,加上自己身体弱,又长期随军,积劳成疾才造成了他的早夭。光是会喝酒,不会造成他早死。曹子建爱喝酒,曹孟德爱喝酒,为什么都活了那么长的时间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2

历史上郭嘉与司马懿两个人都是曹操的谋士,而且两人曾在军事上给予了曹操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国时期,可谓能人辈出,在曹操集团中,有两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郭嘉,另一个是司马懿。

当司马懿刚进入曹操集团时,郭嘉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恃才傲物的郭嘉根本瞧不上这个司马懿。因此两个人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

不过在郭嘉临死前却告知曹操:“司马懿能用则用,不用必除之。”连鬼才对司马懿评价都这么高,不难看出司马懿真的很厉害。

要说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一些,很难比较,因为郭嘉要比司马懿大十岁,而郭嘉去世的又早,在三十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时候的司马懿还没有展露头脚,所以很难比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而说到建功立业还是司马懿比较厉害,因为他最终为建立晋打下了基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4-26
应该不是师徒关系!!郭嘉在曹操赤壁之战之前就死了,因为他一生好酒!!早死也是一定的!!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赤壁之后曹操也说若奉孝(郭嘉)在的话定不会败得如此惨!!而司马懿就不同了,他一直是大公子曹坯的谋士!!后来曹坯在位七年就死了,司马懿才真正掌权!!日后逐渐控制了魏国!!为日后子孙灭曹氏兴晋朝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