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3)比较时包括二者的相同与区别 时 间:学习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后完成本任务。
解题思路:
(1)含义和形成条件(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

1.含义:竞争--大量卖者提供无差别的商品 完全垄断--卖者只有一个,卖的东西别人想卖也卖不了
2.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竞争--P=MR=AR 平行于价格的水平线(原因:数学方法解释)
垄断--D=AR 向右下方倾斜 且 MR总是低于AR(原因:由于需求曲线斜向右下方,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就要将价格降下来,这造成之前销售的每一单位收益MR都下降了,一单位VS每一单位,所以MR总低于AR)
3均衡:无论何种均衡,均遵循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1)短期均衡:
竞争:P=SMC=MR
垄断:在SMC=MR相交处决定,此产量下P>SAC
(2)长期均衡
竞争:P=SMC=LMC=LAC=SAC 短期内利润为零(原因:厂商是价格接受者,且其他人进入竞争市场容易,P>AR吸引厂商进入直到P=AR为止,厂商的进入压榨了每一个厂商的市场份额,市场供给越来越多,价格因此会下降到P=AR厂商不再进入为止)
垄断:LMC=MR决定的产量下P>LAC 长期内可获得利润(原因:别人进不来,垄断厂商自己定价,他不想生产太多以至于价格太低,他总是生产LMC=MR的产量来实现长期利润,但其代价就是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
4.供给曲线
竞争:厂商在每一个价格上都根据P=SMC(MR=SMC)确定产量,这种价格产量对应关系就是供求曲线,所以这些点都在SMC上(大于AVC部分)
垄断:不存在规律性供给曲线(原因:垄断厂商面临的价格是变化的,因此价格和产量都是自己确定的。因此他要同时控制两个量以实现MR=SMC;又由于P总是大于MR的,所以随着需求曲线移动厂商的价格产量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