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分布现状与特点

如题所述

(一)沙质荒漠化分布现状

1.松辽平原全区

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两省一区交接地带以西地区。此带北起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经黑龙江富裕、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到吉林省白城市西部,南至辽宁的彰武、辽中等县。沙质荒漠化主体位于吉林西部和内蒙古境内。

2006年CBERS-2图像解译结果显示,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总面积43415.94k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68.61%。其中全区重度沙质荒漠化面积2996.89km2,占沙质荒漠化面积的6.90%;中度沙质荒漠化面积4780.83km2,占11.01%;轻度沙质荒漠化面积35638.21km2,占82.09%(图2.1.1、2.1.2)。

重度沙质荒漠化集中连片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三角地带、乌尔吉木伦河和呼虎尔河两岸、库伦旗的养畜牧河北岸的科尔沁沙地部分。中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白城、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开鲁、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辽,组成的多变形区内。轻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杜尔伯特、镇赉、通榆、双辽一线以西。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由北往南沙质荒漠化强度增强,面积也明显增加。沙质荒漠化至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养畜牧河一线以南的山区消失。

2.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境内重度沙质荒漠化分布在嫩江两岸齐齐哈尔市人民镇至富拉尔基段、嫩江支流鲁河的对宝段;中度沙质荒漠化分布在嫩江的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鲁河曙光至罕河汇合处;轻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泰来县宏胜水库周围,泰来县与杜尔伯特县交界的嫩江巴彦查干到兴镇段,连环湖周围地区,讷谟尔河龙河镇到齐齐哈尔市区的河流两岸均有轻度沙质荒漠化出现。

2006年,调查区黑龙江省境内沙质荒漠化总面积1079.88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28.32km2,占省内沙质荒漠化总面积的2.62%;中度沙质荒漠化20.91km2,占1.94%;轻度沙质荒漠化面积1030.65km2,占95.44%(图2.1.3)。

图2.1.1 2006年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分布图

图2.1.2 2006年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图2.1.3 2006年黑龙江沙质荒漠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3.吉林省

从吉林省沙质荒漠化分布来看,重度、中度沙质荒漠化均与松花江两岸河漫滩堆积物有关,重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的松江至陶赖召河段的两岸及五棵树镇附近,为河漫滩沙被风吹扬活化形成。中度沙质荒漠化分布在吉拉吐到尹家店松花江段,为河道、漫滩、堆积物沙。

轻度沙质荒漠化集中分布在五个区域:一是通榆、长岭西南部区,该区轻度沙质荒漠化以垄状发育,面积较大;二是前罗尔郭斯蒙古自治县境内的松花江北岸地区,即前郭镇、三井子镇、新万发镇一带,杏山宝、大林子镇、拉林一带,该区域轻度沙质荒漠化与盐渍化土地相伴生;三是洮儿河东岸,牛心套保泡、查干他拉北泡子、五间房水库一带,沙地亦与盐碱地相伴分布,大致呈垄状分布;四是四平市东辽河南岸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临海镇、四家子以及茂林、后架树台泡一带,沙地呈垄状分布,部分地区联结成片;五是嫩江沿岸地区。

图2.1.4 2006年吉林沙质荒漠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2006年,吉林省沙质荒漠化总面积5124.43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5.19km2,占省内沙质荒漠化总面积的0.10%;中度沙质荒漠化142.28km2,占2.78%,轻度沙质荒漠化4976.96km2,占沙质荒漠化总面积的97.12%(图2.1.4)。

4.内蒙古自治区

松辽平原区内蒙古沙质荒漠化程度递变规律性较明显。重度沙质荒漠化基本都是沿大河流两侧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哈河流域赤峰市翁牛特旗高日罕-苇连-平安一带,西拉木伦河布力彦到义和沙拉段,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之间的翁牛特旗头分地至格日僧、白音套海地区有一条重度沙质荒漠化带;乌尔吉木伦河和呼虎尔河两岸、库伦旗的养畜牧河北岸的科尔沁沙地部分也有重度沙质荒漠化分布。

中度沙质荒漠化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处于重度与轻度沙质荒漠化之间,为二者的过渡地带,此类型主要分布在位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之间的重度沙质荒漠化地带北侧的布力彦、海拉苏、新苏莫一带,日罕-苇连-平安重度沙带南侧的大沁他拉镇桥河至八仙筒镇的衙门营子一带;二是与中度沙质荒漠化相伴生,偶有重度沙质荒漠化出现,共同构成典型的梁窝状沙地景观。此类型主要分布在养畜河与西辽河之间,西起奈曼旗章古台东至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阿古拉、木里图镇等科尔沁沙地主体地区;另外,阿鲁科尔沁旗呼虎尔河宝力召至赛罕塔拉段,西拉木伦河北岸的开鲁县城北、前河、小街基、珠日河牧场,扎鲁特旗道老杜至查布嘎图一带也有中度沙质荒漠化分布。

轻度沙质荒漠化分布在重、中度沙质荒漠化周围。主要分布在教来河、养畜河以北老哈河东侧,西起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东至通辽市与辽宁铁岭市交界处的查日苏镇、金宝地镇,沿新开河向北至哈日干吐,沿111国道至霍林河沿岸兴安盟突泉县的巴扎拉嘎至304国道扎鲁特旗乌日根塔拉牧场至呼虎尔河罕苏木至西辽河大榆树至西拉木伦河义和沙拉、查干诺尔至乌尔吉沐沦河隆昌镇,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昆都镇包围的广大地区。

2006年,内蒙古境内沙质荒漠化总面积34492.72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2963.18km2,占沙质荒漠化8.59%,占全区重度沙质荒漠化的98.87%,是松辽平原重度沙质荒漠化分布的主要地区;中度沙质荒漠化占内蒙古沙质荒漠化总面积的17.22%,轻度沙质荒漠化占74.19%(图2.1.5)。

图2.1.5 2006年内蒙古沙质荒漠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图2.1.6 2006年辽宁沙质荒漠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5.辽宁省

辽宁省重度沙质荒漠化零星分布在阜新市章武县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交界处。中度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铁岭市与沈阳市交界的辽河张家至钱家屯段,三台子水库周围、西泡子水库南侧的十家子一带。章武县与通辽市交界处的阿尔乡镇、吴成店、孙家坑、付家街一带为科尔沁沙地南延部分,延续了轻度沙质荒漠化与中度沙质荒漠化相间分布的梁窝状沙地景观。轻度沙质荒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①东辽河与招苏台河之间北起三江口镇南之后窑区域;②康平县两家子、四家子、东平房、新生农场一带;③章武县科尔沁沙地南缘部分。另外在锦州市黑山县、小东镇、沙河的胡家镇一带也有零星分布。

2006年调查区辽宁省境内沙质荒漠化面积2672.29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0.2km2,占研究区辽宁省境内沙质荒漠化总面积的0.01%;中度沙质荒漠化46.42km2,占1.71%,轻度沙质荒漠化2672.29km2,占98.28%(图2.1.6)。

(二)盐渍化分布现状

1.松辽平原全区

松辽平原盐渍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三大地区:嫩江与第二松花江西侧吉林白城、松原和长春西部及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通辽市东北部、兴安盟南部地区;嫩江与第二松花江东侧黑龙江的大庆市、绥化和齐齐哈尔、哈尔滨的部分地区;内蒙古通辽市南部科尔沁沙地中的低洼甸子(图2.1.7)。

图2.1.7 2006年松辽平原盐渍荒漠化土地类型分布图

2006年CBERS-2影像解译结果表明,松辽平原盐渍化总面积为19863.32km2。其中,重度盐渍化面积2079.59km2,占盐渍化面积的10.47%,中度盐渍化6150.55km2,占30.96%,轻度盐渍化11633.18km2,占58.57%(图2.1.8)。

松辽平原内重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嫩江、第二松花江东侧的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及兰西县西部;嫩江与第二松花江西侧的松原市松花江与第二松花江之间低洼地带、白城市镇赉、通榆县和松原市的乾安长岭县及长春市西部;轻、中度盐渍化散布范围较大,但基本包含在长轴为北东方向的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绥化市兰西县、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通辽市扎鲁特旗查布嘎图为四个端点的平行四边形范围内。

图2.1.8 2006年松辽平原盐渍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图2.1.9 2006年黑龙江省盐渍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2.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重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两类地区:一是南引水库、老山头水库、向阳湖、红旗水库等湖泊水库周围;二是分布在行政界线的交界地带大庆市龙凤区、红岗区与安达交界处的杏树岗、万宝山、先源一带,肇州与肇源县之间大兴、永昌、托古一带,大同区与肇东市、肇州与肇源县之间的昌德、杏山、升平、安民一带。另外在杜尔伯特县城周围、绥化市安达市火石山-四平山-连丰一线、新村、老虎岗镇、中本镇一线、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西侧有重度盐渍化分布。

研究区黑龙江省境内中度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前述重度盐渍化的外围,中度盐渍化覆盖面积比较大,尤其是杜尔伯特县周围地区大庆水库西、让胡路区以北出现大面积中度盐渍化土地。

轻度盐渍荒漠化基本与重度、中度相伴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齐齐哈尔市区东北繁荣畜牧场一带、龙江县哈拉海、七棵树镇一带出现了清一色的轻度盐渍化土地。

2006年,黑龙江省境内共有盐渍化土地6535.58km2。其中,重度盐渍化291.94km2,占本研究区黑龙江省境内盐渍化总面积的4.47%,中度盐渍化1391.91km2,占21.30%,轻度盐渍化4851.72km2,占74.23%(图2.1.9)。

3.吉林省

研究区吉林省境内重度盐渍化分布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傍水而生,主要分布在乾安县查干湖、花敖泡、大布苏泡、三王泡,长春西部波罗泡、元宝洼泡、敖包图泡,白城市的牛心套宝泡、小西米泡,查干花泡、黑鱼泡、葛连泡、洋沙泡等湖泊和水库周围;二是依地形而呈条带状分布,在长岭县西部地形呈长垄式波状起伏,在低洼地出现条带状重度盐渍化土地。另外,沼泽地消失,往往导致盐渍化现象产生,松源市宁江区的长春岭镇、三井子镇,过去是一片沼泽,现在已是一片重度盐碱地。

中度盐渍化主体断续分布在白城市的北起泰来县红利水库东南部的胜利、好新一带,南至通榆县的半拉格森的广大地区。另外在松原、四平市有零星分布。

轻度盐渍化基本与重度盐渍化分布相一致,范围有所扩大。

2006年吉林省境内共有盐渍化土地8919.68km2。其中,重度盐渍化1374.32km2,占本研究区吉林省境内盐渍化总面积的15.41%,中度盐渍化2208.91km2,占24.76%,轻度盐渍化5336.45km2,占59.83%(图2.1.10)。

4.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境内重度盐渍化只零星分布在通辽市中部地区;中、轻度盐渍化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布在与吉林省的交界处,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与白城和通辽交界处的义和道、巴彦淖尔、好腰、白音套海一带,通辽市与白城交界处的七棵树、海力棉、敖力布皋镇、查干敖日布告;二是分布在科尔沁沙地坨间低地。具体分布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海鲁吐、巴彦茫哈、吉尔嘎朗、布敦哈日根一带。

CBERS-2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盐渍化土地4380.86km2。其中,重度盐渍荒漠化413.34km2,占研究区内蒙古境内盐渍化总面积9.44%,中度盐渍化1178.78km2,占26.91%,轻度盐渍化2788.75km2,占63.65%(图2.1.11)。

图2.1.10 2006年吉林省盐渍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图2.1.11 2006年内蒙古盐渍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图2.1.12 2006年辽宁盐渍化面积统计直方图

5.辽宁省

2006年辽宁省境内共有盐渍化土地27.2km2。其中,轻度盐渍化面积25.96km2,占研究区辽宁省境内盐渍化总面积的95.44%;中度盐渍荒漠化1.24km2,占4.56%(图2.1.12)。中、轻度盐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与内蒙古的交界地带。也有与水库湖泊伴生的盐渍化现象,如西泡子水库周边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