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爱读书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有人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我说,阅读是拯救灵魂的必修课,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就等于在他心里装了一台强大的引擎。

由于做过记者和家庭教育研究者,又是儿童文学作家,我采访过许多青少年,有的甚至跟踪采访长达三十多年。我有一个规律性的发现,真正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青少年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爱实践的孩子。

《参考消息》2009年2月1日刊登了一名成功少女的故事。

这个少女叫邹奇奇,只有十一岁,她在八岁时就出版了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一举成名,被美国媒体推上《奥普拉脱口秀》,上了美国广播公司的《早安美国》,被主持人称为“美国文坛小巨人”。

奇奇所撰写的逾300篇故事,多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文艺复兴,文中透露着独特的关于政治、宗教、教育的见解,思想内涵深刻,文思严谨,令人难以相信它们是由八岁的孩子一手撰写的。

问到女儿的成功原因,邹奇奇的母亲说:和她住在一起,就像生活在大学里,因为她每时每刻都在教别人“新”的知识。奇奇妈妈“经常给予女儿赞许与鼓励”,家里的哲学就是:“学习与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永远不要放弃学习。”

对于自己的成功原因,奇奇认为要归功于涉猎书目广泛。她说她的藏书包括天文、地理、文学、 历史 等,而最爱的莫过于 历史 和小说。奇奇读书的速度也令人咋舌,一本700页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她花8个小时就能读完。

奇奇的成功就在于她从小养成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与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不正是我们每个父母从小就应该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吗?

我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正是读书和写作的两个好习惯成就了我的一生。

由于家境清贫,父母文化水平低,我十一岁之前没有看过任何文学名著。我十一岁那一年,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哥哥当时十五岁,在青岛一家工厂技校读书。当时流行的疯狂口号是“扫除一切大毒草”,结果工厂把图书馆里的文学名著扔了一地,准备毁掉。我哥哥心想:这么多名著毁掉了多么可惜!看看现场没有人,他就迅速装了一书包回家。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书包的文学名著改变了我的命运。哥哥把书带回家后,没日没夜地看啊看,因为那个时候搞什么“停课闹革命”,学生们不再上学。由于家里条件有限,我和哥哥合住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房间,他天天在我跟前读书,自然引起了我的极大注意。儿童少年本来就是最好奇的,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咦?什么好东西?哥哥为什么如此着迷?我也要看看。结果,这一看,我立刻迷上了。

这一书包的文学名著至今我都刻骨铭心,有《三国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苦菜花》《烈火金刚》《风雷》等。我头一回接触如此多的文学名著,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啊,文学是如此迷人,人生是如此波澜壮阔,作家简直是最了不起的人!我一定要读更多的书,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出一本好书,让大家津津有味地阅读。于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到处找书看,并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就是在那个文化沙漠里,文学绿洲梦幻般的偶尔闪现强烈地吸引了我,也拯救了我,使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使我受益一生。直到今天,我已经退休几年了,每次出差,包里必定带着一两本书和一些挑好的报刊,如果没有带会像忘记带机票和车票一样难以忍受。我的女儿也非常喜欢买书和读书,但我不记得曾如何要求她读书,只是在我们家里,最多的家具一定是书柜,就连沙发上、钢琴上也经常放着书。

对我贫瘠的童年来说,读书是最美的享受,是最甘甜的乳汁。我完全能够体会童年的莫言用替人拉磨来换取图书阅读的渴望。另外,我童年时代不仅家境清贫,自己还有结巴的毛病,在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被嘲笑,所以心里有深深的自卑情结。阅读文学名著以后,奇迹出现了。

那个时候,因为不上课,同伴们几乎整天在一起玩耍。总有玩累玩乏的时候,大家就约定轮流讲故事,谁不讲故事不和谁玩。当轮到我的时候,我就试着讲自己看的书。万万没想到,我讲《三国演义》虽然结结巴巴却大受欢迎,伙伴们听得抻直了脖子,反复追问结果如何,就这样,我断断续续讲了一个多月。后来,在伙伴们的要求下,我又讲起了《水浒传》。现在回首往事,我忽然明白了,自己后来为什么越来越自信?为什么升入初中后敢担任班长敢当众讲话?因为我在童年时代时代开过“百家讲坛”!那种从未有过的成功体验,就像夜空里的一道闪电,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能,品尝了巨大的快乐。

本文摘自孙云晓著作《学习力·12招巧妙唤醒孩子的潜能》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生活の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