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茬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茬子,读音是cházi ,汉语词语,原意是指类似布满茬儿的不平表面或生长物,尤指短髭。地方方言,指比较厉害的人或指社会混混或地痞。

例句:你可真是个茬子啊,你这么茬子你家里人知道么。

湖南有地方称茬子是时间的意思。比如“这段茬子(时间)没空啊~~~"

扩展资料: 

东北词汇短语

1、喇子: 塑料水桶。

2、喂得罗: 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 人参。

4、苞米: 玉米。

5、被垛: 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 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 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 唱歌。

9、喇忽: 遇事疏忽。

10、列巴:开口面包。

11、唔们: 我们。

12、那嘎哒: 那个地方。

13、嘎哈: 干啥。

14、稀罕: 喜欢。

15、贼: 非常、特别、很。

16、犊子: 混蛋。

17、扯犊子: 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 脏。

19、得瑟: 不务正业或臭美。

20、整个浪儿: 全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茬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方言大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0

茬子,读音是cházi ,汉语词语,解释为比较厉害的人或指社会混混或地痞。

读音:茬子 cházi

解释:[stubble] 类似布满茬儿的不平表面或生长物,尤指短髭

列句:他下巴上未刮去的黑胡茬子

地方方言,指比较厉害的人或指社会混混或地痞,湖南有地方称茬子是时间的意思。比如“这段茬子(时间)没空啊~~~"

你可真是个茬子啊,你这么茬子你家里人知道么。

谚语:你真是苞米面他爹——茬子啊

扩展资料:

东北话有大量独有的方言词,个别汉语通用词在东北话中的发音也不同于普通话,其中少量词汇源自满语、俄语和日语。

特殊读音

取出(qiǔ)暖气(nǎn)真俊(zùn)

寻思(xín)硬塞(sēi)安排(nān)

爱人(nài)棉袄(nǎo)摁住(nèn)

本人(yín)农民(néng)吃肉(cī yòu)

棉花(niáo huo) 褥垫(yǜ diàn er)恩爱(nēn nài)

暖和(nǎo hu)干啥(gà há)

有别于很多外地人的猜测,其实大体上东北地区越往南,口音腔调越重,“东北味”越浓。

黑龙江和吉林以及蒙东的东北官话接近普通话,口音轻;而靠近河北的辽宁则大部分地区口音腔调比较重,是不少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茬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5

“茬子”地方方言,指比较厉害的人或指社会混混或地痞;或者形容类似布满茬儿的不平表面或生长物,尤指短髭。湖南有地方称茬子是时间的意思。

拼音:chá zi

例句:他下巴上未刮去的黑胡茬子。

这段茬子(时间)没空啊~~~

你可真是个茬子啊,你这么茬子你家里人知道么。

谚语:你真是苞米面他爹——茬子啊

扩展资料:

常见东北方言

1、赛脸:上脸,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2、隔路:与人想法不一样,不合群。

3、得瑟: 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4、胳应:恶心、 讨厌、招人烦。

5、嘎咕: 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6、小嘎: 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7、半拉子: 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8、夹夹咕咕:放不开,束手束脚,感觉不够坦诚。

9、土憋: 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10、玻凌盖儿: 膝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茬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北方言大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8
茬子,是玉米、高粱等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残余根茎。过去由于是人工用镰刀收割,留下的秸秆根子死死扎在地里,茎被割断的部分有个斜角,十分锋利,就像一把把刀尖朝上直立的尖刀,没有经验的人经常容易割破手,扎破脚,摔倒了还会戳破脸。所以"茬子"在东北方言里指一个人很厉害,很尖刻,不好对付。例如,"你去见他得想好怎么说,那人可是个茬子!"
碴子,是经过半粉碎的玉米,东北人喜欢用来煮粥吃。颗粒比较大的叫大碴子,比较细的叫小碴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茬子有一种意思指的是另类的特殊的人。
也有一群人在东北的吉林说的茬子这边指的是混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