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大桥会不会往下沉?

如题所述

应该是不会的,大桥的建成是需要通过很多道工程检验的,很多部门都会监管,所以不会有问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9
T梁大桥会不会下沉,这个与梁的样式基本上没有关系,相关的是基础承载力。
第2个回答  2021-11-29
T梁桥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1 不同设计单位编制的图纸之间经济指标差异较大,有的安全度储备较大,偏于保守;有的过于追求经济性,安全储备不足。
2 过去的T梁结构一般不设调平层,现浇混凝土的大部分是参与结构受力的。由于施工引起的各梁间上拱值不一,导致T梁翼板在横向有一定高差,减小了桥面现浇层厚度,结构有效受力尺寸得不到保证。
3 有的T梁翼板采用铰接,当相邻两梁的上拱值不一致或因施工误差使翼板高差较大时,桥面易沿铰接处产生纵向裂缝。
4 对结构预应力度的控制不一致。有的设计采用全预应力结构且留有较大的压应力储备;有的设计采用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且拉应力较大,使得前者上拱值过大,后者不起拱。
5 有的T梁腹板偏薄,马蹄偏小,因施工不当常出现施工过程中的侧弯现象。
6 有的T梁腹板侧面分布钢筋间距过大,直径偏小,易产生腹板裂缝。
7 由于结构尺寸的不统一,致使模板的周转率差,当同一条路线有多家设计单位时,结构尺寸各不相同,模板不能统一使用;对同一施工单位,因承担的施工任务不同,模板也不能周转使用,要加以改造,造成较大的浪费。

T梁设计标准与计算
跨 径
20m、25m、30m、35m、40m △
斜 度
00、150、300 ★
荷载等级与结构体系
公路—Ⅰ级、公路—Ⅱ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简支桥面连续体系;
公路—Ⅰ级: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
结构尺寸:

T梁通用图各跨径各桥宽的结构尺寸,是根据现行规范的构造要求,总结过去预应力混凝土T梁使用中的经验和教训而拟定,并在计算中根据受力需要作了相应调整。
为方便标准化施工,T梁通用图预制梁宽尽可能相同,不同的梁距通过湿接缝宽度调整。公路-Ⅰ级预制梁宽均采用1.7m,湿接缝宽度在0.4m~0.7m之间;公路-Ⅱ级预制梁宽采用1.5 m与 1.7m,湿接缝宽度在0.5m~0.7m之间,翼板的形式和尺寸、腹板宽度也相同,只是梁高和马蹄尺寸因不同的跨径有差异。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按采用混凝土墙式护栏的不利状况控制设计,二、三级公路上的桥梁按护栏内侧对齐原则布置。

结构计算:
计算采用有效程序MIDAS、GQJS、桥梁综合程序(BRC)、《桥梁博士》等程序计算,以及手工计算。
结构为全预应力构件,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的负弯区由预应力束承受负弯矩;预应力度为最不利荷载组合主梁跨中上、下缘和支点上缘不出现拉应力。桥面铺装为二层,下层为8cm现浇混凝土(不参与结构受力),上层为10cm沥青混凝土。
采用材料:

(1)混凝土:预制主梁和桥面现浇混凝土均采用C5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45×104MPa,容重V=26.0kN/m3。
(2)钢 材:采用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15.2mm,弹性模量Ep=1.95×105MPa,控制张拉力σcon=1395MPa,松驰率0.035,松驰系数0.3。预应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管道摩阻系数0.25,偏差系数0.0015。
环境条件按Ⅱ类考虑(严寒地区),月平均最低气温取-230C,月平均最高气温取340C;温度梯度效应计算的温度基数:T1=140C,T2=5.50C;混凝土收缩系数和徐变按40%≤RH≤70%取值,徐变终极值取预应力束张拉以后1500天计。存梁期按60~90天计(按不利的存梁期控制)。不均匀沉降:L=20m、25m结构取3mm,L=30m、35m、40m结构取5m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桥梁设计采用1.1,二、三级公路桥梁设计采用1.0。

结构计算流程:

计算内容:
1.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对所有跨径、所有路基宽的正交T梁梁桥进行结构分析,按《桥规》各项要求进行验算;
2.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空间梁格法)对正交T梁梁桥进行结构分析,按《桥规》各项要求进行验算;
3.将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4.对相同计算条件下的正交、斜交T梁梁桥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法(空间梁格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5、同时采用手工计算对主梁翼板、横隔板、结构连续处支点下缘等局部进行了强度与抗裂验算,并对边梁外翼缘设防撞护墙处截面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进行了防撞设计。
计算方法:
对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而主梁翼板、横隔板等局部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4)斜交与正交相比,边梁内力峰值变小,不需要增加钢束;中梁内力峰值稍大(仅增加0.5MPa),采用正交计算结果时留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时可不增加钢束。
(5)斜交时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同一根主梁上的弯矩不对称,正弯矩峰值向钝角方向靠拢,跨中下缘内力峰值出现在跨中向两侧各1/8范围内分布,因此布置预应力钢束时兼顾正、斜交梁的受力特点,钢束过跨中向两侧各1/8范围后再起弯。
手工计算:
桥型:30m简支体系;桥宽:12m。手工计算与程序计算中所有几何、力学参数都保持一致。
对比的内容涵盖各分项内力、荷载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持久状态和短暂状态验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