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日本街道没有垃圾桶,垃圾处理严格分类。

日本人为了解决随地扔垃圾带来的烦恼,不在城市设立垃圾桶。以此来解决街道扔垃圾的习惯,并进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且让每个生活在日本的人们遵守这项规定。久而久之,日本的街道变得非常整洁。

2、日本人不会穿拖鞋去时尚的地方。

日本人通常到时尚的地方,比如咖啡厅、影院、茶道室、花道室等等地方,尽量不穿拖鞋去,因为他们觉得在这么高雅的地方,穿拖鞋去是对人的不尊敬。

3、日本人通常不会边走路边吃东西,或者哼着小曲。

4、日本人卡拉OK,一般一个人轮流点歌。

5、日本人在室外的水龙头的水是可以直接喝的。

在日本经常会看到电车的月台和公园,以及机场的洗手间会设置着许多个水龙头,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直接在上面接水,或者喝水。这些水龙头出来的水真的可以直接喝的,完全免费。

6、日本的所有餐厅,不管春夏秋冬都会先来一杯冰水

送上冰水给客人有向客人表示尊敬的意思。

7、日本的自行车需要登记,且必须有车灯。

日本的自行车在买的时候,店家会要求你填写一张登记信息。所填的内容非常基本。日本的自行车管理非常的严格,该放在哪,不该放在哪都有明确的规定,千万不要随便停车。

自行车必须有车灯,这是铭文规定的,如果在夜间骑自行车必须要开灯(被发现之后处5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嗜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一、不随地吐痰

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认为,不随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代表着个人教养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随身带的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在东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迹,十分干净。

二、不边走边吃

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街头食摊出售快餐食品,但买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礼貌的。

三、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礼节,国人之间几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国人见面是才偶尔握握手。

四、说话轻声细语

日本人在公共场合一般不大声喧哗,说话轻声慢语,因此减少了唾沫横飞的现象。飞沫,可是传播不少呼吸道疾病的“凶手”呢,当然也是“非典”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扩展资料:

本不仅从小对孩子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也营造出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据悉,在1947年,日本的出版界开展了一场读书运动,提出“用读书的力量创造和平的文化之国”的口号,并把每年秋天的两周定为读书周,延续至今。上世纪80年代有统计称,日本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定期订报,其人均订报居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书店、图书馆乃至出版商都为想读书的人提供便利。比如,为了吸引读者,让读者掌握最新的图书信息,日本的书店设计多种多样的图书宣传和摆放方式,让读者不断地看到最新的书籍资讯,并且能一进店就注意到优秀的图书,让每一本书都能进入读者的视野中。

尽管书店人流量很大,但书店整洁的环境以及舒适的背景音乐,自然让人安静下来,静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日本人的读书文化非常有感染力,不论读的是什么书、在哪里读书,都不会让人感到奇怪,而且还会感染到身边的人。有的日本车站甚至还有自动贩卖机被用来卖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人

参考资料来源:求是网-日本:读书的习惯从小培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9

日本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生活习惯有以下这些:

1.勤洗手:

日本人喜爱清洁,从洗手做起,饭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2.勤刷牙:

日本人爱护牙齿,每次饭后有刷牙的习惯,不少日本人办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

3.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临睡前泡澡,有助于晚上睡眠好,有的人还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洗澡,甚至是留长发的女性,这样能在早晨出门时保持精神焕发。

4.勤换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

5.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礼节,国人之间几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国人见面是才偶尔握握手。

6.香烟灰有专用袋:

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时候,把烟灰烟蒂弹入袋子内,收集起来,然后再扔掉。

7.垃圾分类盛放:

住户必须按可燃和不可燃分别装入垃圾专用袋,垃圾也不是随时可以往外扔的,哪天可以扔可燃垃圾,哪天可以扔不可燃垃圾,每个街区都规定了时间和地点,然后由环卫工人收走后,送到垃圾处理厂,或再利用、或掩埋和焚烧。

8.朋友亲友串门较少:

跟热情好客的中国家庭相比,日本人互相串门的情况相对少一些,也不太在家中接待客人,这大概是因为一般日本人的住房比较狭小的缘故吧。

扩展资料:

日本人长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饮食均衡。

其饮食特点可以总结出以下方面:

食物种类多,数量少日本的饮食精细,均是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

这样,每顿饭虽然吃得不多,但能保障摄入多种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时,女子在右边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着男子。三个人上街,中间的位置让给受尊敬的人。 日本人对装饰着狐图案的东西则甚为反感.狡猾狐狸是贪婪的象征.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 招待客人用膳时,不能把饭盛得过满或带尖。当着客人的面不能一勺就将碗盛满,否则被视为对客人不尊重。 用餐时,不能把筷子插在盛满饭的碗上。因在死者灵前的供桌上往往筷子摆成这种形式。 给客人盛饭时,禁忌把整锅饭一下分成一碗碗的份饭,因过去给囚犯盛饭时多采用这种方法。 作为客人就餐时,忌讳只食用一碗就说够了,第二碗饭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应要求添饭。因为只吃一碗则寓意无缘。 吃饭时禁忌敲饭碗,据说这是因为人们迷信敲碗声会招来饿鬼。 忌讳往糕上撒盐和撕拉着吃糕。 忌讳在锅盖上切东西。 忌讳往白水里放汤。 着过筷的饭菜和动过口的汤,不能吃到一半剩下。携带食物外出郊游时,禁忌把吃剩的东西丢在山里。据说这是担心吃剩的东西会招来鬼魂。 忌讳把红豆饭浇上酱汤吃。迷信这样做会在结婚时遭雨浇。 带腥味儿的食品禁忌用作祭祀神佛的供品。 供过神灵的食品忌讳让女孩子吃,认为这样做会使女孩长大后姻缘不合。 在宴会上就餐时,忌讳与离得较远的人大声讲话。讲话时禁忌动手比划和讲令人悲伤或批评他人的话。 在有关红白喜事的宴会上,禁忌谈论政治、宗教等问题。 在较大型的宴会上因故要中途退场时,禁忌声张,否则会使主人不欢,他人扫兴。 就餐时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讳含着食物讲话或口里嚼着东西站起来,否则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31
1)服饰当代日本人的服装可以分为传统式服装即和服和现代式服装两类。。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专门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绝大多数日本人大部分时间都身着现代式服装,传统式和服礼服只在节日或举行某些仪式时才穿用。和服又叫做“着物”,其含义可以因定义的宽窄有很大区别。狭义的“着物”只指“长着”(类似于我国的长袍),广义的则应包括“襦袢”(内衣)、“羽织”(短大衣外套)、裙裤、腰带等等。男式和服的色彩比较庄重、单调,多在背后饰有“家纹”即家徽。女式和服比男式和服更为艳丽,腰带更宽,打结处好像是一个小包袱。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档礼服用丝绸作原料,饰以刺绣或手绘的图样,价格十分昂贵。这种和服是我们在影视音像媒介中经常可以看到的。(2)饮食受地理、气候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曾与大陆地区的人们有很大不同。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进展,日本人与外国人的接触和交往日益增多,其饮食习惯逐渐发生深刻的变化。a)主食目前,在日本人的粮食消费量中,大米约占三分之二,小麦约占三分之一,还有少许玉米、甘薯等。日本人吃面条的历史虽不很长,但发明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拉面”,更于20余年前发明了现已风靡全球的速食方便面。还有几种具有日本特色的主食是红豆饭、荞麦面条、日式点心。b)副食日本人的副食种类繁多。岛国环境使他们自古养成了喜食鱼虾和海藻类植物等水产品的习惯。与中餐相比,日本菜肴(日语为“日本料理”)的主要特点是口味清淡、讲究色形、重视保留自然风味,生食种类较多。最具日本特色的日本料理有生鱼片、天麸罗(软炸鱼、虾、蔬菜、蘑菇等)、鸡素烧(日本式牛肉火锅)、寿司(夹有生鱼片或蔬菜、炒鸡蛋等物的大米饭卷)、酱汤等。c)饮料酒精饮料主要有日本酒、洋酒、啤酒等3 类。清酒用大米发酵制作的酿造酒,在日本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亦称“日本酒”。酒精含量较低,约17——18 °。种类很多。洋酒在日本主要是从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起来的。销量最大的是威士忌。日本产的著名威士忌是“三得利”。日本人饮用洋酒很少喝原汁,往往要搀入冰块或冰水。啤酒。日本人饮用啤酒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的,二战以后消费量大大增加。麒麟、朝日、札幌是日本啤酒的三大品牌。日本茶日本人饮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茶种是从中国引进的,其饮茶习惯的养成亦受到中国的很大影响。然而,当代日本人所饮用的茶叶却与中国的不完全一样,主要分为煎茶、抹茶和麴茶等3种,基本上都相当于中国的绿茶。(3)民居日本的民居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式住宅,即所谓“独门独院” 型住宅,日语称作“一户建”型住宅,房子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头,一般都具有“土间”、“居间”、“寝间”、“床间”、“应接间”、“浴室”等部分。;另一种是公寓式住宅,日语称作“共同住宅”,多为钢筋水凝土结构,其内部格局也与我国的公寓式住宅大同小异;还有一种是旧式公寓式住宅,日语称作“长屋建”型住宅,外型狭长,多为木造一层或二层建筑,由房主建造后出租给他人居住。据日本政府统计,至1998年止,日本共有有人居住的住宅4389.2万套,其中,传统式住宅2527.8万套(其中一层型628.6万套);公寓式住宅1645.8万套,“长屋建”住宅194.8万套。(4)婚姻日本人的婚姻习俗虽然也受到海外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在本民族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巨大社会变革,日本人的婚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法律规定,日本人在男满18周岁、女满16周岁后即可结婚。实际上,当代日本社会已经流行晚婚。1990年,男子初婚年龄为28.6岁,女子为25.9 岁。1998年,共有784596对新人结婚,婚姻率为0.63%。当代日本人的婚俗基本上属于“嫁入婚”,即一般是女方出嫁到男方家庭,也有少数男子由于女方家庭无合适继承人等原因而入赘,即采用了“婿入婚”的形式,婚嫁的地域范围也已比原来扩大。他们的婚姻方式大体可以分为“恋爱结婚”和“介绍结婚” 两种。不过,即使是恋爱结婚,一般也都要采用介绍结婚的形式,即都要有介绍人,都要经过相亲、定婚、送彩礼、举行结婚仪式和婚宴等程序。在现代日本,男女双方在离婚问题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可以双方协议离婚,也可以经过家庭法院的调解或裁决离婚,还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决离婚。二战以后,日本的离婚率逐渐增加。1998年,日本共有243183对夫妇离婚,离婚率为0.194%,接近于结婚率的三分之一。(5)葬礼简言之,当代日本人的葬礼大体上可以分为在寺院举行的佛教式、在神社举行的神道式、在教堂举行的基督教式、在葬礼仪式场举行的无宗教式等4种。殡葬方式则可以分为土葬、火葬、风葬等三种。现代日本人多用火葬,但火葬后还是要把骨灰埋入本家的墓地里。风葬只存在于冲绳等西南海岛的一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