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型护卫舰的建造过程

如题所述

1970年代初,中国海军因缺少护卫舰曾一再提出,希望能安排对十几艘老旧护卫舰轮番大修一遍。要落实这一任务相当困难,因为这些护卫舰船壳腐蚀严重,主机型号都是杂牌的,大修很难,修后航速也达不到原来指标,只能到12节左右。而且大修1艘周期约2年左右,至少要300万元,全部十几艘大修总费用估计要好几千万。另外,江南造船厂虽有几个修船坞可承担大修,但全部完成大修任务要5~6年的时间,这对江南厂的其他任务影响太大。当时海军装备部的老部长林真同志调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党的核心小组,分管部里的生产和科研工作,他首先提出“以造代修”的设想,以解决海军护卫舰的长远建设问题。中国已具有一定能力自行研制和建造各类中、小型舰艇,国产的钢材、器材、主机、武备及多种类型的配套设备已基本能立足于国内。在工程技术设计力量方面,除七院一些专业研究院、所之外,建造过01型护卫舰的沪东造船厂已形成了一支舰艇设计和生产的队伍,但关键是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战术技术要求。于是林部长亲自组织沪东厂及六机部有关局的同志,向海军提出如下方案建议:
船型:舰体主尺度和结构可大部分参考正在研制的“江东”级舰,其线型在702所已做过各项船模性能试验,证明是可取的;
动力:采用12E390V中速柴油机,沪东厂已研制多年,比较有把握过关,曲轴毛坯等也可在上海地区协作供应;主机功率有5880千瓦,可使该舰航速超过26节,接近了当时国际上多数护卫舰的水平(25节以上);
主炮:当时正研制的仿苏改进的双100炮尚没过关,单100炮国内没有仿制,只能先拆下老舰的苏联高、平两用单100或130炮代用,海军库存还有一些,共约30座,可装备整整一个支队;
导弹:当时有两个方案可选择,一是艇用固定导弹发射架,一是01护卫舰已改装成功的回转式发射架,都是配装“上游一号”导弹,林部长认为要下决心利用01改装的技术成果,还要加配雷达、指挥仪等;
副炮:采用国内已批量生产的双37炮。
1974年4月,林部长亲自正式写出了《关于建造一批对海导弹火炮护卫舰的建议》报六机部核心领导小组,并附上包括两个建造方案在内的一整套文件资料。这种“以造代修”的方针走的是一条研制——生产——改进——提高——再研制——再生产……一步一步提高发展的道路。如果单纯追求技术先进,国产第一代护卫舰就要搞个全新的舰型,这样,同时展开研制的项目必然很多,会陷入研制——攻关——研制——再攻关,周期拖长,研制出来的舰艇又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林部长又在六机部内上下做工作, 还同沪东厂的同志进行反复研究,准备设计方案要力求适当先进,攻关项目要有把握速成,并充分考虑到今后有可能继续进行改进的前提下,从一开始就投入批量生产的措施计划。1974年5月中旬,六机部领导同意以党组的名义向海军发文,并附上了以林真同志个人署名的建议和方案全文。同年9月,刘道生副司令代表海军正式表态同意了这一建议,中央军委给海军和六机部关于建造“江湖”级对海型护卫舰正式的批复件于1974年10月下旬下发,林部长马上通知沪东厂按预定措施计划抓紧工作。1975年1至5月进行施工设计,当年就实现了开工3艘、完工2艘的创纪录的高速度,交给海军“一对双胞胎”。从此自行研制批量生产的“江湖”级系列舰陆续装备海军,对海军护卫舰舰种的发展和海军护卫舰部队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江湖”级舰共建造10余艘,从1975年2月首舰开工到1980年12月最后1艘舰交船,历时6年。该舰实事求是的战术技术要求和预做安排落实的配套与设计,是保证短期内完成“江湖”级导弹护卫舰设计建造任务的可靠基础。“江湖”级首舰(516舰)于1975年12月上旬在海军试验基地成功地进行反舰导弹发射试验。第6号舰(512舰)于1979年2月和1980年1月先后进行了5级海情耐波性试验和4级海情导弹发射试验,从而完成了该舰研制和批量生产交叉进行的全过程 。
1975年2月053H型护卫舰首舰“九江”号(舷号516)在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同年12月下旬进行试验鉴定,12月31日1号舰、2号舰交付服役。053H型护卫舰从1975年开建至1981年停产,同级舰共建造14艘,不包括出口型2艘。
在14艘053H型(江湖级H型)护卫舰中,由于建造时间的不同,各批次舰在舰体设计及武器配置上也略有不同,但总体性能方面并没有太大变化。随着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系列新型武器系统陆续完成研制工作,于是该型舰在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改装,部分舰只用79式舰炮替换了老式的苏式舰炮,还配装了一部343型火控雷达,以提高舰炮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攻击的准确度。舰尾后部平台上增加了一部517型对空警戒雷达,完善了对空探测能力,全舰整体性能有了一定的提高。90年代后,为了适应中国海军新时期海上作战需求,江湖级H型护卫舰又对电子设备进行了改进,加装了卫星通信系统、电子战和数据链系统,提高了现代信息条件下的协同作战能力。在众多江湖级H型护卫舰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首制舰九江号(舷号516号)。该舰虽然已服役了近30年,但在后来却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改造,由原来的导弹护卫舰变成了具有强大火力的专用火力支援舰。516舰的改装虽然带有很强的试验色彩,是否还会有后续舰仍难以确定,但此举至少为江湖级H型护卫舰找到了一条延长其生命力的新途径,使得其在新世纪中仍能发挥一定作用 。
053H型护卫舰上的武器装备以舰对舰导弹为主,辅以中小口径火炮和短程反潜武器,舰尾还设有雷轨,可进行布雷作业。两座回旋式双联“上游-1”舰对舰导弹发射器分别设在烟囱前、后的上甲板中线处,是053H型舰的主要反舰武器。舰首和舰尾各设有一座100毫米主炮塔。由于新型双联100毫米自动炮的研制工作受阻,不得已继续使用了苏联设计的1947年式人工装填、操作的古董炮,直至70年代未到80年代初开始,新建的053H1型护卫舰才装备了新的79式双联100毫米口径自动舰炮。  舰上的防空武器和反潜武器都较薄弱。4座人手操作的双联37毫米机关炮充当防空角色。反潜武器则包括装置在舰首的的五管反潜火箭发射器、装置在舰尾的4座深水炸弹膛式发射炮和2座大型深水炸弹投放架,并配合一部中频舰壳声纳,能进行近距离的自卫反潜作战。舰上所有武器都有独立的火控系统,但舰上无作战情报指挥中心。 尽管按西方的观点,江湖级是一种效能不高的一次性攻击平台,但对70~80年代以海岸防御为作战指导思想的中国海军来说,053H是一种造价低廉、水面战斗力较强的护卫舰,并投入了批量建造。  然而,由于对空型导弹的研制进度的拖延使053K型对空导弹护卫舰的发展受阻,海军仍在面对护卫舰无对空导弹而缺乏必要防卫能力的局面。因此在时隔20年之后,研制对空导弹护卫舰的要求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可是因种种原因,该型舰不久又中途下马,053H家族的改进势在必行。后来,正是这种改进使得053H系列护卫舰成为建造批量最多的对海导弹护卫舰,共发展出五种主要改型。
中国建造的053H型护卫舰,曾经出口国外。其中:
由沪东造船厂承建的舷号951和956两舰,分别于1984年10月27日和1985年4月15日,交付埃及海军服役 。
出口孟加拉国的053H型护卫舰,换装了鹰击-81型反舰导弹,并命名为奥斯曼(Osman)号护卫舰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