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为何最早流传于清朝?

如题所述

前段时间颇有些闲心,看了一部叫做《精忠岳飞》的古装电视剧。坦率地说,该剧画面设计很美,故事情节也很抓人,但当看到岳母在自己儿子身上血里呼啦地刺字这个桥段,还是让我忍不住想说上几句。

其实,岳母刺字这个历史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几乎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性我一直也没怎么去探究,只是觉得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于这个故事很匹配。但今天看到镜头里岳飞那一背的血肉模糊,突然觉得有些恍惚和迷茫。这会是真的吗?一个母亲,能忍心这样字字见血地往自己儿子背上下这个狠手吗?再说,为了明志,有必要这样狠心吗?就没有更简单明快一点的明志方式吗?这也未免太血腥了一点吧?她母亲也真能下得去这个手?我不禁重新审视起这段脍炙千古的历史故事来。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更愿意相信一个母亲的慈爱温柔,而不是偏执残忍,哗众取宠和沽名荣誉,所以,我第一次对这个流传千古的佳话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在电脑上百度查询,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

“岳母刺字”,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22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述岳母刺字时,先在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书中对于岳母刺字之描述可谓具体而详细。

这个故事的出处原来是来源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但这部书既是属于评书演义的范畴,因此它的真实性就很值得怀疑。

评书演义既不可信,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关岳飞的宋史。但是有关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据史料考证,在宋时纹身刺字是一门特技,它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水浒传》第八回说,林冲被“刺配远恶军州”,“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第十二回说,杨志被判刑,也“唤个文墨匠人,刺了两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由此可见,宋时并非是任何人都有随便给人刺字的手艺的。它是很具有技术性的一件事。

岳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这个故事显然是《精忠说岳》的作者按照元、明有些传记中有岳飞背上刺字的记叙,加以想象发挥,艺术加工构造而来的。因此,岳母在儿子岳飞脊背上刺字,这事很值得商榷。这个流传甚广的爱国励志故事,也极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