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盏的历史有多长?为何是在晚唐诞生的呢?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宋代建盏产自建宁府瓯宁县建窑,是宋朝皇室专用的饮茶用具,建盏诞生于晚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唐末饮茶方式的改变。建盏是黑瓷的代表,它在宋朝时期是皇室的御用茶盏,属于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两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佛道文化的影响,士大夫阶级崇尚饮茶、斗茶,因而,由今福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所产的建盏开始享誉盛名。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以及饮茶方式的改变,为建盏的兴起提供契机。众所周知,唐代以煎茶法为主,所谓的煎茶,是水煮采集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北宋的苏轼苏辙两兄弟曾论证过煎茶法起源于西蜀,在唐人的著作中也曾经提到,煎茶法是陆羽首创。

但到了宋代之后,煎茶法便逐渐为点茶法取代,所谓点茶法,和煎茶法不同,不再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直接将饼茶碾碎,放于杯盏或茶碗中待用,然后加沸水调糊,在注沸水的同时用茶筅搅动,沉于茶碗底部的茶末将会上浮。

点茶法是斗茶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茶的评判主要依据茶色和汤花,通常认为,茶色青白胜于黄白,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则能判定茶的粘度,因而,对沏茶的杯盏要求就十分严格,建盏正是因此而诞生的。建盏的色泽较深,通常为黑色,同时釉质坚硬。在烧制的过程中,又能因为釉土中的金属元素变化而形成花纹,根据这些花纹不同,建盏可以分为兔毫、油滴、曜变,这突破了黑瓷单调死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绪。

同时,建盏在上方口处还有一道分水线,这正是为了满足斗茶时打散茶末的需求,当时宋代对斗茶技艺的评判,常以汤花是否咬住分水线为标准,由此可见,建盏是为宋代斗茶量身配制的茶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2
唐代饮茶只有在皇家或者达官贵人或僧侣中盛行到宋代己经传到民间百姓家而宋饮茶是用茶饼配套黑釉建盏用以斗茶比赛宋微宗有诗建盏兔毫达者为上
第2个回答  2020-07-14
宋代建盏的历史长达三百多年,因着当时点茶和斗茶文化的兴起,建盏文化也迎来了历史上的巅峰时期。在晚唐诞生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将黑建盏放入建窑之后出来却是色泽斑斓,于是建盏文化因此流行。
第3个回答  2020-07-15
建盏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创烧,兴盛于两宋 。但北宋后期,金兵入侵,当时的社会经济急剧下降,风靡一时的斗茶之风逐渐失去了风采 。
第4个回答  2020-07-14
建盏有1100年历史,建盏的生产创造于晚唐五代时期,建盏因斗茶而生,建盏兴起于宋代,因为当时的宋朝人喜欢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