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真如,如如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真如

原系梵文译名。其别称有:“如如”、“性空”、“无为”、“实相”、“法界”、“法身”、“法性”、“实际”、“真实”、“真性”、“实相”、“法身”、“佛性”等。其总的概念是指真实无妄永恒不变的真理或本体。

《成唯识论》卷九谓“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地论学派立第八阿梨耶识,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法性本来常自寂灭,不迁动义,名为真如。”

《大乘起信论》曰:“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禅源诸诠集》诸序:“心真如是体,心生灭是用。只说此心不虚妄故云真,不变易故云如。”

《坛经》:“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杂阿含经》:“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解深密经》卷三分为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等七种。《成唯识论》卷十分为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十种。《大乘起信论》分为离言真如、依言真如两种和空真如、不空真如两种。《华严经探玄记》卷八则提出一乘真如和三乘真如;别教真如和同教真如;顿教真如和渐教真如等。《佛地经论》卷七举出一切法真如发挥法空无我、实性无颠倒性等教义,提出两种真如(生空无我、法空无我)、三种真如(善、不善、无记)乃至十种真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4
匿名大哥,你真是不可就药啊!
佛教的无神论是说人的一切,不论是起源还是现在所处的环境都是因果,都是因缘法,都是自己的业力感召的,不是受哪个外在的神的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神的做法,乃是自己的因果。不懂别乱说啊。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直接告诉你,鬼神是存在的,但不要亲近鬼神!这是暗示?你还能看懂中国话不?佛法看不懂?是你看不懂吧!如你所说“神给我们的道是叫有耳的,耳朵发沉。有眼的不得见。但能明白,这就是神的道,是永生的道”,叫有耳的,耳朵发沉。有眼的不得见,但能明白,这不是暗示吗?你管这叫明示啊!再用你自己的话说“暗示就是有心鬼”,你的意思是说,你们的神心里有鬼!你们的神被鬼迷了心窃了,你还在这里美呢!你说话自相矛盾,你诽谤你们的神,在诽谤后还赞美,你对你的神是打一棒子给一甜枣,你把你们的神当什么了,当白痴?好厉害的基督徒啊,学成这样了,厉害!

在最后两段的话就不用解释了,看最后一句就明白匿名的真正目的了!“幕道者请到教堂。”,匿名啊,你想组织十字军吧!想去的快去吧!
第2个回答  2008-04-15
发现“匿名”的那个家伙精神已经出现问题,《圣经》又害了一个人了。

是的我也发觉 匿名网友,已经有点不正常了。

第九阿摩罗识其实就是第八阿赖耶识。
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的种子,当把阿赖耶识中不净的种子都去了,就是阿摩罗识,但实际上阿摩罗识就是阿赖耶识
第3个回答  2008-04-15
随喜赞叹一楼 樱桃巧克力S 所说善知识。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