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第五任掌门人弘忍为什么选慧能当他的衣钵传人?

难道仅仅是因为慧能的那首诗?
神秀是弘忍的首席弟子,也是当时众家弟子公认最有资格获得第六代掌门人的最佳人选。弘忍师傅出下考题,他作的短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为什么弘忍不选他呢,而仅凭一首短诗认定慧能?

第1个回答  2013-08-03
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

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第2个回答  2013-08-03
慧能幼小父亲便早早去世,留下孤寡老母,生活艰辛贫困,只好到集市上去卖柴。一天,忽然有一位顾客要买柴,叫我把柴送到客人的店铺去。送去后,那位顾客把柴收下,慧能拿到了卖柴的钱。当我回头向门外走去时,忽然看到一位客人在读《金刚经》。慧能一听,心中便明白开悟,于是问这位客人;“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念诵这部《金刚经》?” 客人回答说:“我在蕲州梅县东部的冯茂山上,拜禅宗第五祖弘忍导师为师,他现在还在那里,弟子有一千多人,我在那里听见弘忍大师规劝出家的僧人和未出家的世俗之人说,只要掌握了一卷《金刚经》,就能懂得人人都有佛性,立刻彻底觉悟而成佛。”慧能听说以后,知道这是过去做的事所种下的因缘,于是立刻辞别老母,前往冯茂山,拜五祖弘忍导师为师。
弘忍导师问慧能说:“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到这座山来拜我为师,你现在要在我这里求得什么东西?”
慧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的普通百姓,今天是专门来拜导师为师的。我不想求得其它什么东西,只盼望能够解脱成佛。”
弘忍大师听后斥责慧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个猫獠种,怎么能妄想成佛!”
慧能回答道:“人虽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别;猫獠的地位虽然与导师不同,但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
弘忍大师当时还想同慧能说些什么,但看见手下的人站在旁边,便不再言语。随即打发慧能跟随众人做些杂务活。一天,五祖弘忍大师忽然把弟子全部叫到他面前,五祖说:“我对你们说,世俗之人把人生生死之事看得很重。你们这些弟子,成天供养[佛、法、僧、宝],也只知道寻求能够获得福德果报的道路,而不知道寻求如何脱离生死的苦海。你们如果迷失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福德果报之门又怎么能拯救你们呢?你们统统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作一番自我检查,有智慧的人,自己体认一番自己本性中所具有的般若智慧,每人写一首诗拿来给我看。我看你们写的诗,如果发现有领悟到佛性大意的人,我便把传宗接代的衣钵与禅宗的佛法传授给他,让他继承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大家快快去办I”
弟子们听完弘忍大师的吩咐,回到各自的房间,他们互相议论说:“神秀德高望重,又是我们的教授师,[弘忍大师必定要把衣钵传授给他)。神秀承继了佛法以后,我们自然可以依靠于他,用不着费心写什么诗歌。”德高望重的神秀心想:大家不敢向弘忍大师进呈心中的诗歌,是因为我已经是教授师了。如果我也不进呈心中的诗歌,五祖大师怎么能知道我心中对佛性见解的深浅呢?如果我把心中的诗歌进呈给五祖大师,这种寻求佛法愿望当然是好的,’但以此去谋取一代祖师地位的结果却并不好,这就等于以凡愚之心去夺取圣位了,如果不向五祖大师进呈心中的诗歌,最终又得不到佛法。·
德高望重的神秀于三更时分,举着蜡烛,在南面房廊下中间壁上题写了他作的诗歌,谁也没有发觉。他写的诗是: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五祖发现了神秀在墙上题写的那首诗歌。他一句一句念完后说,《金刚经》上说凡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假象。不如把这首诗留在这堵墙壁上,让那些迷误的人经常念诵。如果能按照这首诗修行,就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个恶道了,按照
这个佛法修行的人,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弟子们立刻全都念诵起来,并且都生起了诚敬之心,无不大声称赞道:“太好了!”
五祖大师说:“这首诗,要说是懂得了佛性,还不能这么说,可以说只到了大门口,还没有能进得门去。一般的人按照你的这首诗去修行,就不会堕落下去;作这样的见解,如果想得到对佛教最高真理的觉悟,则是不可能的。必须认识自己本来具有的德性。请继续思考。”
一天,一位少年从碓房旁走过,一边走一边背诵着神秀题写的那首诗。慧能一听,就知道那首诗并没有真正懂得佛性,同时也明白了那首诗的大意。那位少年指引慧能,到了南面的房廊下,向神秀题写的诗歌参拜致礼。因为不识字,慧能请了一个人来念给他听。慧能也作了一首诗,并请来一位会写字的人,把它题写在西面的房廊墙壁上,向五祖大师呈上了
自己所认识的本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半夜三更时分,五祖大师把慧能叫到禅堂内,向他讲说《金刚经》。慧能一听,马上就领悟了《金刚经》的大意。就在这天夜里,弘忍大师向慧能传授了佛法,寺内所有的人谁也没有发觉,弘忍大师便悄悄地把禅宗的顿悟之法与衣钵传给了慧能。
第3个回答  2013-08-03
佛家讲究的是无生无灭,对自然一切的幻想都能做到无求无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丛中可以看出此人不仅无求无欲,而且对生死的领悟有了另一理解,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比较,一个无求无欲,一个以自己“菩提树”而对外说自己无求无欲,有点牵强
第4个回答  2013-08-03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慧能于公元66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非凡的志向让弘忍刮目相看。为了不引起众人的注意,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甚欢。当时弘忍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第5个回答  2013-08-03
出家听方丈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