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论文

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 关系 老师让写一个论文 有学问的大哥大姐们帮帮忙!!

对设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1)   内容摘要 :设计艺术教育日益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领域,在这种形势下,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着重强调了通过设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优化结构,突出优势,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设计艺术专业教育的既定目标。

  关 键 词 :设计艺术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实践能力
  
  设计艺术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代表的是人们对所选择生活方式的设计,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含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受经济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需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不仅仅在专业院校,而且在普通高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设计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领域。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存在许多欠缺,对所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材料、与客户应对的经验、技术统筹管理等知识的欠缺,造成了设计人员更多地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设计出的产品实用性不大,或存在功能与工艺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普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虽然是从传统美术与工艺美术教学中脱胎转型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发展初期的不足和转型期的种种迷惑与困难,但是基于设计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设计艺术教学进行改革、规范,调整设计艺术教学体系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同时,普通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虚拟课题轻设计开发,这些都造成了教学与实践严重的脱节现状,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这与设计学科高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称。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优势
  
  1.课程结构上的特色
  设计艺术学科是艺术与科学交叉的学科,学科特点必然在课程结构上体现,在专业理论课方面,应该开设与专业方向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科学交叉课程。以平面设计方向为例,应有选择地开设,如市场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行业设计法规、公共关系、广告学、传播学、应用数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等。除了必修、选修课程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学、讲座和素质课教育多种形式将课堂教学延展,为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教研活动,使交叉学科教学与专业教学目的相统一。
  2.专业课程的优化组合
  在专业课程方面,首先要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如平面构成和图案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考虑整合为一门课,既可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又可缩短教学时数;另外,要吸取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教育观念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开设一些既具有时代精神又符合设计发展规律的课程。同时,可开设一些突出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的课程,如民间艺术研究、中国传统装饰等。
  3.专业方向上的特色
  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将所有设计学科统一归于设计艺术学科门类之下,因此设计艺术成了一个专业覆盖面极为广泛的大概念。以平面设计为例,又可分为广告、包装、商业美术、印刷品等设计方向。普通高校在设计艺术办学方向上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校自身的优势,有所侧重办出自己的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5
帮你写论文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可以帮你理一理思路~~
首先你要对这个论文题目的内涵有所了解,什么叫艺术理论,什么交社会实践,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然这些如果都明白了这骗论文也不难了。
我个人的建议是从实例中去证明这个理论的关系,可以把比较常见的艺术理论通过一个事情表述然后写出来!
第2个回答  2013-07-25
咱们写的论文不是需要那么大。大的咱们论不好,就你从小的方面就行。老师就会通过的。我给你打印的老师说过了。
第3个回答  2013-07-25
为了繁荣艺术学教学与研究,推动高校艺术学学科建设,促进艺术学学科的发展,2007年5月18日至20日,由《文艺研究》杂志社、中华美学学会文艺美学学术委员会和鲁迅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艺术理论创新与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沈阳隆重召开。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艺术学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沈阳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围绕艺术学发展的主题,在艺术理论创新和艺术学学科建设两个层面上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很多共识。   一、艺术理论创新问题。鲁迅美术学院张伟教授阐明了为什么在当下提出艺术理论创新问题。从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看,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从艺术的现实发展来看,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角度看,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他认为21世纪是综合的世纪,“综合”应该成为创造新的艺术理论的方向。第一,综合是多元文化和不同精神融合对话的过程。在当下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把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和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加以综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新格局。第二,综合是各个学科的交融过程。艺术学和美学、文艺学分离以后,独立性虽然显示出来,但是,总体感觉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封闭。最后,综合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康德讲只有综合才能创新。拉康把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结合起来,构成了他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综合是一种再升华的过程,一种新的均衡被逐渐重构起来的过程。辽宁大学罗中起教授认为应从价值论构建艺术学创新。艺术学转向价值论是一种新发展,不是与本体论、认识论相断裂,而是发展中包含本体论、认识论。从价值论构建艺术学,正好可以从价值论角度进行统合。   二、艺术学应由一级学科变为门类。上海大学金丹元教授认为,艺术学常常被文艺学所覆盖是与这种学科体制有关系。用文学统帅艺术,用文艺学覆盖艺术学,这样不可能真正建立起艺术学自身的学科体系。艺术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艺术学在自己的学科体系还不成熟的时候,它可以而且有必要借鉴、利用文艺学、美学的资源,但要逐渐规范自己的学科体系,逐渐剥离于文艺学和美学。如果这种依附的现象不改变,艺术学学科难有重大的突破,也不利于艺术学自身的发展。应该把艺术学由一级学科升为门类。同济大学万书元教授从艺术机制和体制的角度指出,在艺术院校把艺术学变为门类,需要一些技术上的处理。   三、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认为,艺术学研究要重视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兴起,就不得不对艺术学进行重新思考。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电视为媒介的,比如《百家讲坛》等都是通过电视的渠道传播开去。辽宁大学高楠教授提出在艺术理论研究中要重视民族主体性问题。这个民族主体性不仅是民族的,而是从世界的角度在对比中看艺术理论的民族特点。沈阳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认为艺术学研究要面向现实。传统的艺术学已经完全沦落为课堂知识,对当下中国发生的艺术现象很难做出有效的批评和回应,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新兴学科和产业出现之后对传统的艺术理论的冲击非常大,比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研究理论等的介入,传统的艺术学的确面临巨大的挑战。沈阳师范大学赵慧平教授认为,要重视艺术语境的研究,在过去的实践当中,我国的艺术实践包括艺术创作和批评都存在把艺术和政治、艺术语境和政治语境相混淆的问题,当我们想要把它们分开的时候,就存在怎么分的问题。在今天的批评实践中,很多人给自己的研究预设了一个理论前提,实际上这是悖论,当它要独立的时候,实际上提出了另外一种意识形态的欲求。20世纪西方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学者也应该有自己的解释。   四、开设艺术学的本科专业。虽然在学科目录上有艺术学专业,但是,在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基本没有艺术学的本科学生。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认为应该在高校开设艺术学的本科专业,并介绍了他们开设艺术学本科专业的经验。田川流教授指出,高等艺术院校中艺术学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的基础、学科队伍和建设平台,由于没有自己的建设平台,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