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陵墓等级和制度

如题所述

历代帝王设置陵寝制度, 既是为了推崇皇权的需要, 又是为了维护身份等级制的需要。
陵寝制度一开始创立,
坟墓的高低大小就成为身份等级的一个标志。战国时代已重视这点, 《礼记·月令篇》孟冬之月和《吕氏春秋· 孟冬纪》已谈到这点。到汉代, 法律上就有明文规定 “
列侯坟高四丈, 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从已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墓来看, 确实比列侯墓要高得多, 大体在汉尺五丈到八丈之间。根据记载,
西汉诸帝陵墓一般高汉尺十二丈, 武帝茂陵高汉尺二十丈, 景帝阳陵高汉尺十四丈, , 现在实测的结果, 和记载相同。根据记载, 陪葬于茂陵的李夫人墓高汉尺八丈,
说明夫人之墓要比皇帝、皇后低一等。
汉代法律不但有坟墓等级差别的规定, 还要对超过规定的加以处罚。例如东汉明帝时, 桑民极阳侯就因为坟墓超过制度被判处毙刑
截去头发的刑罚 , 削去爵位 。正因为法律上有这样处罚的规定, 王莽对于恭王母( 即傅太太后) 和丁姬( 即丁太后 ),
就借口她们陪葬在渭陵的坟墓和元帝陵同样高度, 作为重大罪状之一 。也有外戚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表示克制的。例如马太后( 明帝之后) 的母亲蔺夫人, 起坟微高,
马太后就向其娘家提出, 由她的哥哥马廖等人立刻加以减削
汉代坟墓的等级不仅表现在高低大小上,
更表现在形制上。汉代坟墓以方形为贵。除了汉高祖和吕后的陵墓作长方形以外, 大多数皇陵、后陵都作正方形。汉代对于宠爱大臣有赏赐葬具和墓地的办法,
更有赏赐墓地陪葬于皇帝陵园之旁的, 叫做“陪陵” 。对于有特殊功勋的大臣, 还有对陪葬坟墓准许造成特殊式样的。例如陪葬在武帝茂陵的霍去病墓造得像祁连山,
卫青墓造得像庐山。
魏晋和南朝,许多帝王常常不起坟墓,
当然不可能讲究坟墓外观的等级制度。北魏虽然恢复了陵寝制度, 却保留了鲜卑原有的族葬的风俗, 对于坟墓的外观没有作出等级的规定。到唐代,
随着陵寝制度的恢复和扩展, 坟墓外观的等级重新被重视。
从昭陵陪葬墓来看, 数量上文武大臣还比皇族为多,
皇族坟墓除三个嫡出公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规格较高以外, 其他庶出的皇子、公主和妃子的墓葬形制,
都没有超过文武大臣的等级。文武大臣中以魏征、李靖、李勋 徐愚功 三墓的规模尤为宏大 。说明唐代政府和汉代一样,
把坟墓的等级制度用作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一种手段, 这和北魏北邝山区的陪葬墓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制度显然不同。
唐代对于坟墓的形制,
和汉代一样以方为贵。唐代陵墓除了葬在山腰里形迹不显的以外, 在平地上起建陵台的都作正方形。从陪葬墓来看, 正方形的要比圆锥形的级别要高,在方形之中,
双层台阶式的又比单层台阶式的级别要高。在唐高宗、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中, “ 号墓为陵” 和“不称陵” 的形制有显著区别。例如鼓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都“号墓为陵”
, 除了陵园范围较大、石刻较多以外, 坟墓都是双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 而章怀太子墓“不称陵” , 除了陵园较小、石刻较少以外,
坟墓是单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
在昭陵的陪葬墓中,
方形覆斗式的坟墓级别要比圆锥形的高。例如长乐公主墓、城阳公主和附马薛权合葬墓以及另一不知名墓, 前后都有四个土网, 四周有围墙, 坟墓都作正方形覆斗式,
高达十五米到二十米。另有赵王福墓、清河公主墓和兰陵公主墓都没有土阂和围墙, 坟墓都作圆锥形, 高仅七米到十三米。从这一对比,
可知正方形坟墓比圆锥形坟墓的级别要高得多, 只限于皇族的嫡系亲属使用。昭陵大多数陪葬墓都是圆锥形的, 包括许多著名的重要大臣在内,
其等级差别就在于高度和宽度的尺寸。昭陵陪葬墓中形制特殊的,只有李靖造得像阴山和积石山,
李勋墓造得像阴山、铁山和乌德摸山。这是仿效汉代霍去病、卫青的墓葬形制。
唐代以多层台阶式方形土台为贵的制度,
为北宋所沿用。北宋皇陵按规定是三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 后陵是二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到明孝陵改方形陵台为圆形,
从此方形和圆形之间的等级差别才取消。
唐宋以后, 坟墓的高度也有等级的规定。按规定, 陪葬的大臣一品官, 坟高三丈以上,四丈以下
。如果有特殊功勋而经特许的, 就不在此限。例如李勋墓高达二十米, 近乎唐尺七丈。至于皇室亲属也不在此限, 例如长乐公主墓和城阳公主墓高十五米,
合唐尺五丈。
唐代规定一品官“陪葬” 的可以坟高四丈, 这是特殊待遇。在通常情况下, 一品官的坟只能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 每低一品减低二尺,
六品以下为高八尺。开元二十九年( 公元七四一年) 下令减少各品入葬明器件数和降低坟墓规格, 一品官的坟从一丈八尺减为一丈六尺, 二品以下依次削减二尺,
六品以下从八尺减为七尺, 庶人坟高四尺 。这一减低坟墓高度的法令, 实际上没有执行。宋代依然规定一品为一丈八尺 。明清两代基本上沿用唐宋的规定。

具体参照杨宽老师的书全称《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5
皇帝为了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规定了许多只有他们能够使用的名称,例如自己称“朕”、图章称“玺”、命令称“制”等等,皇帝的坟墓则称为“陵”。   第一座皇帝的陵墓就是秦始皇陵,在西安的骊山脚下,现在还残存有46米高的巨大封土堆。秦始皇陵的陵园有内外两层园墙,寝殿和便殿在陵北的内城垣内;封土西侧发现了埋有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的车马坑,陵西内外城垣之间分布着大型马厩坑、跽坐俑坑、珍禽异兽坑和大片房屋的地基;外城垣以东有著名的兵马俑坑。整座陵园气势宏伟,可惜在项羽入关后被一把大火烧得荡然无存了。   西汉共有11座帝陵,除了文帝的霸陵“因山为藏”以外,其余10座都有高大的坟丘,夯土筑成,呈覆斗形,俗称“方上”。其中武帝茂陵最大,240米见方,高46米;宣帝杜陵最小,150米见方,高26米。这些陵墓在咸阳原上一字排开,绵延几十里。每座陵墓四周有夯筑的陵园围墙,四面有门,门前立有双阙。汉制帝后同茔不同陵,后陵和其他大臣的陪葬墓大都分布在帝陵的近旁,形成匍匐于帝陵脚下的态势。先秦的公墓邦墓制度到秦汉也变成皇帝高高在上的帝陵中心制度了。   秦始皇把寝殿搬到陵墓旁边,西汉干脆把宗庙也建到了陵墓的附近。寝殿是皇帝的灵魂起居的地方,里面陈设着死去的皇帝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日上四食”,完全像奉侍活人一样地服侍死者。每个月举行祭祀时,还要把寝殿中皇帝的衣-冠取出来送到宗庙里去转一圈,叫做“月一游衣冠”。   东汉的帝陵分布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上,规模没有西汉那么雄伟。从东汉明帝开始,把正月和八月两次最重要的祭祀典礼也搬到了陵上的寝殿中,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上陵制度。同时又废除了为每位祖先立一个庙的做法,改为把历代神主汇集于一个太庙的做法。这一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的帝陵分别在赤眉起义和董卓之乱的时候被盗掘破坏了,所以曹魏时就把汉代的陵寝制度废除了,采取“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的做法。据说曹操自己还搞了七十二座疑冢,后人至今也不知道真墓在哪里。曹魏的这一做法对唐代的陵墓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的帝陵大多在山腰间凿洞作为墓室,埋葬后外面不露痕迹。在陵山前面建有祭祀用的献殿,而把寝殿搬到了山下西南方较远的地方,故又称下宫。墓园南门外是长长的神道,从高宗乾陵开始,形成了夹神道两侧陈列石刻雕像的石像生制度。在帝陵前面的山上山下,如群星拱月似地散布着众多的王子、公主和大臣的陪葬墓。   北宋帝陵在河南巩县,除了徽、钦二宗客死漠北外,其余七个皇帝都葬于此。宋陵筑在平地,坟丘为覆斗式二层陵台,陵台之下就是墓室。陵前献殿称为上宫,下宫建在陵墓的西北方。神道两旁的石像中多了石虎石羊,石人还分出了文臣和武将。宋代规定皇帝生前不能兴建寿陵,而死后七个月内必须下葬,建墓的时间只有7个月,所以规模比唐代帝陵要小得多。巩县宋陵在金兵南下之时全部被发掘破坏。   南宋六个皇帝的坟墓坐落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山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的石雕。原先只在墓上盖一座房子,叫做攒宫,意思是暂时攒集梓宫以便将来迁回北方老家的墓地安葬,可是一直到王朝灭亡也没能迁成,倒是在元军南下以后被洗劫一空。   西夏王陵在银川以西的贺兰山东麓,其陵园制度深受宋陵的影响,但又有其民族的特点。每座陵园都有两道园墙,外城南门外有门阙,内有石像生,墓前也有献殿,但是墓室不在陵园的正中,而是偏在西北隅,封土也不做成覆斗式,而是夯筑成多层有檐佛塔的形式,这在历代陵墓中独具一格。 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墓葬常常采取潜埋、不起坟丘也不立标志的做法,所以许多少数民族领袖的墓葬至今都不知所在。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他们的陵墓也无从考证。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纪念性建筑,并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葬地。   明朝的帝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封土堆由方形成为圆形,叫做宝顶;其次是取消下宫、扩大献殿;再次是把陵园改成由前方后圆几个院落组成。明陵的第一院落较小,大门叫门,院内有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的大门叫恩门,院内的恩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两侧有配殿和焚泉炉;第三院落大门叫内红门,内有牌坊和五供台,台上供放着一个香炉、两个花瓶和两个烛台;其后就是宝顶,宝顶周围有墙,叫做宝城,宝城正面有一座方城,方城上的城楼叫明楼,明楼中间竖立着墓碑。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都葬在北京十三陵。   清朝皇帝的陵墓分别葬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的东陵和河北易县的西陵,陵墓的制度基本上依照明陵的格局,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