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计算计件的单价

如题所述

如何确定计件单价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销售利润率日益日益降低,生产线工人日益短缺的“民工荒”时代,计件单价的科学设定显得十分重要。单价设定太高,可能导致企业的亏损;单价设定太低,有可能引起生产线工人的流失。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中国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合理设置单价的办法。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一、 计件单价不合理引起的各种问题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使得个性化的小订单日益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主流,一劳永逸的一次定价长期使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单价不合理,将引起∶1、 个性化工人的流失2、 班组长不合理的徇私安排工作引起“吃亏”个人的愤怒与流失。3、 工序之间不平等的定价造成内部的不满与内部流动欲望。二、 从劳动的时间价值测算计件单价劳动者想的事情很简单∶“我干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所以,劳动力的时间价值=合理的月收入÷每月工作时间,以劳动力的时间价值为依托,即可通过测算各道工序所需的正常必要的劳动时间,测定计件单价了。单价=(合理的月收入÷每月工作时间)×单件合理用时当然,大家都知道,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每月工作时间往往不是法定的21.75天,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同时,各种工种因为技术难度及其它稀缺性的不同,自然有不一样的市场价格,合理的月收入也应有所不同。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定位及经营理念,确定“合理的月收入”。如果认为自己有实力,并且愿意让工人多分享一些,则可把合理的月收入定得略高一些。反之亦然。总之,以时间为衡量指标,时间是各种不同的工种之间一个共同的、可比较的标准,单价测算工作与科学的单价体系的建立才有了可能性。三、 单价测量与测算1、数据来源1) 市场数据∶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价标准,不过,因为订单的差异化未必适合比较。但各地都有当地的工人一般工资水平,各种工种基本上也都有一个当地市场行情价,有了这些数据,则可确定“合理的月收入”。2) 官方公布的数据及标准 各地也有法定的最低工作标准,有官方公布的各种涉及生产线工人福利的制度,一些地方的工会甚至提供了某些行业的计件指导价格。这些信息都是企业定价的指导标准。3) 企业历史数据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计件记录、工人收入数据、各工种工人招聘及流失记录都是确定单价的重要依据。4) 现场测试可以用不同熟练程度的工人或者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测试各个工种的用时,这样的数据是极有说服力的,能够为确定计件单价提供有效的指导。班组只有一个共同最终产成品时,如何确定参与员工的计件单价有时候,整个班组最终只有一个产成品,单个工人的生产件数无法统计,或者因为统计人员缺乏,无法记录所有工人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确认每个工人劳动的单价。具体思路如下∶1)确定最终产品的劳动单价整个单价是给整个班组的,企业完全可以事先设定从一个产品中拿出多少钱作为工资发给工人。2)确定每位工人单价系数根据工人的贡献度确定各人的单价系数,指标包括∶ i. 技术熟练程度 ii. 所负责工序用时 iii. 体力脑力耗费程度 iv. 出勤天数或时数 v. 工作积极程度(班组长评定,谨慎使用)3)确定每位工人计件单价以上指标,按一定权重计算后汇总,统计出每个工人的个人系数。则,各人计件单价=最终产成品单价总值×(个人系数÷Σ班组工价系数)3、测算负责部门因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工价测算人员建议由技术部、开发部、IE、生产部、生产线班组长中选择,可以是单独一个部门负责,或者由各个相关部门中选拔合适的人选组成计件单价测算团队。四、 合理安排工序,保证科学的计件单价制度得到落实这些年,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大规模生产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世界已进入小订单的时代。期待一劳永逸地事先做好标准工序已没有可能,基本上每一个订单都需要重新安排生产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进度,确保按时交货。工厂的技术部、IE部等必须在这方面做出许多努力。工序安排不均,容易引起“好”工序被安排生产者的“自己人”占有,而“不好”的工序被分配给“其他人”,导致工人的流失,甚至是批量流失。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思想灌输无法彻底制止此类现象的产生,但工序的合理安排可从制度上有效减少这种徇私的几率。总之,要事先让各道工序挣的钱差不多,这么做不仅可以防止任务分配的不公,还可以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现举例如下∶
工序用时工序处理12合并2336加人43减人585361与上一道工序合并为4
1、 每道工序应尽量保证时间接近,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工序等待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 工序调整的常用办法就是工序合并、分解或者增员及减员,保证工序节奏的同步,防止工人在生产线上的闲置等待,工人的等待必然造成工人收入与公司收入的损失。3、 两个工序的合并不如统一做连续重复做同一工序效率高,同时,会因任务转换会增加工作时间,所以必须考虑转换的时间及转换的办法。如工序1与工序2的合并需要转化时间1分钟,可以考虑让工人先集中做第一道工序,将第一道工序完成的产品放在工作台的左边,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做第二道工序,并将最终完成的半成品放在工作台的右边,流向下一道工序。有的时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对某些工序做些分解,使各工序的生产时间尽量接近。在工序无法合并拆分的情况下,可以用人员的增减来控制每道工序的完成时间。4、 合并或拆解工序需事先安排,以免引起班组管理的混乱。一句话,只有依托合理安排的工序,各工序的收入才能得到合理的平衡,合理的单价制度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五、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当然,在定价过程中,其它的一些指标也应当得到考虑。比如∶1、订单利润率2、订单大小3、工人对某订单的熟悉程度,等等六、 未来目标1、 将产品的生产环节细化为原子单元,测算每一个单元的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各生产原子单元的定价,并进行汇总。不管未来的订单如何变化,都可以看成是这样基本单元的重新组合,则可大大提高确定单价的速度与准确性。2、 在原子单元定价的基础上,利用office提供的办公软件及编程语言,编制必要的软件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定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5
  什么是计件单价   计件工资制由工作物等级、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三个要素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各有独特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计件单价是根据与工作物等级相应的等级工资标准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来的,所以,计件单价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工作物等级和劳动定额是否正确。 采纳OK
第2个回答  2013-07-15
应该根据平均先进水平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