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计件工资分配率

我公司 制筒40元/万米 制球40元/万米 分经50元/万米 工人工资保底2500 应发工资 4000元 怎么算分配率呢?
甲 工作19天 应发工资 2953 元 制筒 40元/万米 共计73.84万米 保底工资2500元

乙 工作2天 计件工资 310 40元/万米 共计7.79万米 保底工资2300
怎么算分配率啊

分配的办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分配。即将集体所得的计件工资,按照成员个人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工资分配系数

其中:工资分配系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 工作队(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

2、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以及《补充规定》第二点第1条的规定,关于计件工资制加班费问题,分两种情况:

第一,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第二,如果实行的是不定时工时制,则不能请求加班费。

扩展资料:

一、特点

(1)计件工资的显著特点是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使不同劳动者之间以及同一劳动者在不同时间上的劳动差别在劳动报酬上得到合理反映。因此,计件工资能够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2)计件工资的实行,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计件工资的计算与分配事先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的透明度,使得工人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能够获得的劳动报酬心中有数,因此,具有很强的物质激励作用。

(4)计件工资收入直接取决于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数量的多少,因此可以刺激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工时利用率,加强劳动纪律,这对于企业员工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形式

计件工资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计件工资。计件工人按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工资;

2、间接计件工资。按工人所服务的计件工人的工作成绩或所服务单位的工作成绩来计算支付工资;

3、有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规定其超额工资不得超过本人标准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

4、无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超额工资不加限制;

5、累进计件工资。工人完成定额的部分按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过定额的部分,则按累进递增的单价计算工资;

6、计件奖励工资。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就给予一定奖励;

7、包工工资。把一定质量要求的产品、预先规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资额包给个人或集体,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资。

三、计算方法

计件工资计算的主要依据是计件单价,即工人完成每一件产品的工资额。一般按各该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率除日(小时)产量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计件单价=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日(小时)产量定额

若按工时定额计算计件单价,计算公式为:

计件单价=某等级工人的日(小时)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件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3

分配的办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分配。即将集体所得的计件工资,按照成员个人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工资分配系数

其中:工资分配系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 工作队(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

2、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以及《补充规定》第二点第1条的规定,关于计件工资制加班费问题,分两种情况:

第一,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另外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第二,如果实行的是不定时工时制,则不能请求加班费。

扩展资料

为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对计件制岗位员工以产量为依据实施计件考核工资,该部分上不封顶,具体考核原则如下:

(1)在员工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前提下, 其超定额部分按照计件单价×超额数量核算;

(2)因生产任务紧迫需加班加点完成的,在员工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基础上,其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参照本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3)员工未能及时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的,其加班加点期间完成剩余劳动定额部分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直至该员工完成劳动定额后方可遵照有关标准执行。

(4) 员工未能及时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的并不愿意延长劳动时间补足定额的,按未完成比例扣减当日工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件工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4

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分配。即将集体所得的计件工资,按照成员个人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工资分配系数。

其中:工资分配系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 工作队(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

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由计时工资转化而来的,是变相的计时工资。例如: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的日工资额为3元,每日的产量为10件;而在实行计件工资时,计件单价是按照日工资额除以日产量来确定的,即3元÷10=0.3元。

扩展资料:

计件工资指按照职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发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种或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能准确计量产品数量。

2、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并能准确检验。

3、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主观努力,工作分配是多劳多得。

4、具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较健全的原始记录。

5、生产任务饱满,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和产品销路正常,并需要鼓励其增加产量。计件工资具有直接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等多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件工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9

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分配。即将集体所得的计件工资,按照成员个人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工资分配系数

其中:工资分配系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 工作队(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

扩展资料:

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由计时工资转化而来的,是变相的计时工资。

例如: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的日工资额为3元,每日的产量为10件;而在实行计件工资时,计件单价是按照日工资额除以日产量来确定的,即3元÷10=0.3元。

工资形式的差别,并不改变工资的本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可分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个人计件工资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制定个人劳动定额的工种;集体计件工资适用于工艺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直接计算个人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的工种。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 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件工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计件工资和计件工资系数的计算方法
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量和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集体计件工资是以工作队(组)为计算单位,工资取决于计件单位集体的劳动成果,它是以工作队(组)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出应得的计件工资总额,然后在班组或工作队内部工人之间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贡献大小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
集体计件工资的分配
分配的办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分配。即将集体所得的计件工资,按照成员个人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工资分配系数
其中:工资分配系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应得计件工资总额= 工作队(组)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天数)
例:某生产班组共有甲、乙、丙、丁四名工人,该月生产某产品2000件,
每件计件单价为3元,班组成员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天数如下表:
日工资标准 实际工作天数
甲 71.70 22
乙 62.14 22
丙 47.80 21
丁 38.24 20
根据上式,按下列步骤计算:
(1)求集体计件工资总额和集体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计件工资总额= 2000×3 = 6000(元)
集体标准工资总额= (71.70×22)+ (62.14×22)+ (47.80×21)+ (38.24×20)= 4713.08(元)
(2)求工资分配系数。
工资分配系数= 6000÷4713.80 = 1.273
(3)计算每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甲实得计件工资= 71.70×22×1.273 = 2008(元)
乙实得计件工资= 62.14×22×1.273 = 1740(元)
丙实得计件工资= 47.80×21×1.273 = 1278(元)
丁实得计件工资= 38.24×20×1.273 = 974(元)
2、按照实际工作天数平均分配。它适用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相差不大的情形。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工资分配系数×个人实际工作天数
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集体实际工作天数= ∑(个人实际工作天数)
按前例,根据公式按下列步骤计算:
1)求集体工作天数。
集体工作天数= 22+22+21+20 = 85(天)
2)求工资分配系数。
工资分配系数= 6000÷85 = 70.59(元)
3)计算每人实得计件工资。
甲实得计件工资= 22×70.59 = 1553(元)
乙实得计件工资= 22×70.59 = 1553(元)
丙实得计件工资= 21×70.59 = 1482(元)
丁实得计件工资= 20×70.59 = 1412(元)
3、定额内部分,按照个人日标准工资和实际工作天数分;超额部分,按照每个人实际工作天数分配。其计算公式:
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定额内部分应得工资+ 超额部分应得工资
定额内部分应得工资= 个人日标准工资×个人实际工作天数
超额部分应得工资= 超额部分工资分配系数×个人实际工作天数
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实际工作天数
按上例,根据公式,计算如下:
1)求工资分配系数。
工资分配系数= (6000-4713.08)÷85 = 1286.92÷85 = 15.14
2)计算个人实得计件工资。
甲实得计件工资= (71.70×22)+(22×15.14)= 1910(元)
乙实得计件工资= (62.14×22)+(22×15.14)=1700(元)
丙实得计件工资= (47.80×21)+(21×15.14)=1322(元)
丁实得计件工资= (38.24×20)+(20×15.14)=10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