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腔怎么练?就是能唱出京剧的那种原味道

如题所述

戏曲唱腔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练习:

1、从气息方面着手

从气息方面来讲,找上面的往里收,找下面的沉气保持,向外推比较合适。在此同时,找头腔多练高音,找胸腔多练低音。

2、从字的角度来练

找鼻腔字多练,找头腔字多练,找胸腔字多练,找口腔字多练。这里男女声及行当最好也要略加区别,通过对不同字词的练习而达到对咬音嚼字的音韵的准确控制。

3、从肌肉力度的方面练习

把嘴闭上鼻子里哼唱“嗯”字,如果感到声音能从鼻骨上面近眉心的地方透出来,那就不错了。因为把嘴闭上气息就容易往上走,这样比较容易找到鼻腔共鸣。总之,我们在找各种不同的共鸣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一定要放松着唱,这是指导喉部肌肉而不是说所有的肌肉都放松。

扩展资料

京剧唱腔的分类:

1、西皮唱腔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

2、二黄唱腔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是二黄导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京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5
  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4
我也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已开始只是喜欢听,后来量力而行学了点现代京剧,那个简单好学尤其是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啦等等多听就会了。再后来就是多听些大师的唱腔(我很喜欢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建议你也听听),个人的感觉就是唱的时候要平心静气将意念集中要腹式呼吸、丹田提气,不要像唱美声那样嘴张的太大。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9
很简单 胸肺联合式呼吸法 然后用假声顶上去。
当然、如果你是男生还是比较难的,还需要一些先天条件和悟性
第4个回答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