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的春节风俗习惯

作文需要,过节时的风俗习惯

     广西岑溪的春节风俗习惯和中国的大部分都相同,最有特色的就是正月初十上灯节。

      正月初十(糯垌镇有部份村,安平镇,是正月初九日),岑溪上灯节。上灯节是岑溪市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在全国独一无二。
  所谓上灯,是岑溪的一种习俗,男孩出生后的第二年正月初十,家里人都要为其举行“上灯”的仪式,祈祷男孩一生幸福,同时以示这家添丁,增添了香火,后继有人了。但在正月初十前出生未满月的男孩,要到下一年的正月初十才挂灯,这就叫“上老灯”。上灯是我家乡的传统习俗,也是重男轻女的陋习,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了。就是在文革那时“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曾经出动数以千计的三级干部民兵也阻止不了!看来用行政命令,用暴力都无法阻止延续了千百年的习俗,这是一道风景,也是一大奇观!

  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节前后,这里全市会出现三大奇观:
  第一奇观是节前街上花灯满街卖。这是上灯人家要必需买的。以前是手工纸扎的,上面有走马灯,有谜语,极具特色。现在手工鲜有了,都是买现成的商品。一般至少要买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可以传宗接代了。
  第二奇观是节前童装成行成市。这是赴饮者买的。上灯节,上灯人家会邀请所有的亲戚朋友饮酒,而饮酒者一般会给男孩买点礼物,而礼物普遍以衣服居多,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如童车、玩具等适合男孩的用品,所以就出现这一奇观。
  第三奇观是全民饮酒,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全国恐怕是绝无仅有的。谁都会有小婶大姨,三姑六婆,七叔八舅,也就是亲戚朋友中多有添丁的,都会去饮酒,也就成了全民皆饮!这个奇观全国罕见,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天,许多店铺关门,机关单位除了值班,多也是“空城计”,人们见面打招呼也是与上灯饮酒有关。城里人到各家饭店赴宴,农村人走村串户饮酒。街上变得行人稀少,路上都是赶去饮酒匆匆的行人的。有的人全家出去饮酒还应付不过来,而要匆匆的“赶场”--一日饮几处!全市的大小饭店,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全都爆满。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这一天,是全民的“饮日”,忙坏了主家,也忙坏了客家,酒店饭店更是忙!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大规模的饮酒,国内国外有没有象这样的全民“饮日”,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农历正月初十是“上灯”,初九晚上午夜后,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初十几乎到了全民狂饮的地步!走在路上的人,都是赶去饮酒的人,你会看到带着礼品,三五成群的赴饮,人们一见面的问候语都变成“你去哪饮?”、“你饮了吗?”,街上店铺门可罗雀,行人稀少,单位多是空城计,因为大家都忙去饮酒了!有的一天可能要跑几处饮酒。到了正月十六“落灯”又是宰鸡杀鸭大鱼大肉地痛饮一场。在上灯时因其他原因(比如赶场应付不了)没到场饮酒的,到了“落灯”要补回来。这个“上灯节”,隆隆的鞭炮声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响彻每一个村落,惊动到每一个人。相对而言,“落灯”规模要比上灯小,如果说“上灯”是“开幕式”,“落灯”就是“闭幕式”。没有人作过统计,全市用于“上灯节”周转的钱会有多少,我保守的估计,应该是以亿计算的。这个“上灯节”,形成了独特的“上灯文化”。
  而生了女孩子的,就没有“灯”可上,没有酒摆了。
  “上灯”仪式和农村的结婚嫁娶一样,仪式隆重,场面较大,花费的人力、物力多,浪费严重;它只为男孩举行,与时代提倡的男女平等观念相违背,含有浓厚的封建思想;“上灯”仪式是在半夜举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4
正有节、牛娘戏、抢花炮、上灯节
“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光绪末年(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牛娘戏唱腔为联曲体制,有[采茶调]、 [春牛调]、[贺年调]等少数几个唱腔和简单的锣鼓过门。从70年代始,岑溪县文艺队在创作演出新剧目的同时,对其音乐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原来民歌体单句式的唱腔改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调],句式多为七字句,少量的为五字、十字或长短句结构,常用的“罗”、“呀”、“你”、“个”、“都”、“道”、“又”等衬词,并无明确含义,只是演员的演唱习惯,但显得较为口语化。70年代经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罗”字外,其它衬词全部取消。原来只用锣鼓伴奏以掌握节奏,烘托气氛。后来借鉴粤剧增加了大笛、横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风琴等。乐队也从3人变为大乐队伴奏。岑溪人风俗习惯——正月初十上灯节——请亲朋戚友饮酒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六日(十五元宵节过后),是岑溪市特有的上灯节(糯垌镇有部份村,安平镇,是正月初九日)即,凡是上年度生育男孩的家庭(如果是当年农历新年生的男孩子,则要明年再上灯,或称为上老灯),东家到集市上买一盏灯(有人舍得花钱买较精致五彩灯(价格一般在100多元);有人则随便买一盏竹篾纸扎的普通灯(价格一般在50元以下),邀请亲朋戚友,或街坊邻居(一般是每户一人,可带小孩)前来饮酒,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请灯酒,城市的,多在酒店举行;乡村的,大多在家中举行。如初十当天来不及喝酒的,在正月十六晚补请饮酒。这晚喝酒过后,称为落灯,请饮酒程序即告结束。这显然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可是,从古至今,已成为岑溪人的风俗习惯。如,南渡街陈姓家庭,去年(戌子年)其儿子一胎生育双孖仔,今年(己丑年)上灯时,还特邀笔者为其撰写双胞胎上灯诗联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