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兴旺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哪些

如题所述

 五谷:黍
  又称“糜子”,去皮后北方一般叫黄米,煮熟后比小米黏性更强。黍是最早被中国北方先民驯化的植物,由野生黍驯化而来,大约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栽培,到距今8000年的内蒙兴隆沟遗址,黍已经广泛出现。黍耐寒、耐旱,适合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更可贵的是,黍的生长期很短,适应性强,可以作为处女地首选作物,因此非常适合那些漂泊不定的人群在新开荒地种植,这吻合了农业起源时期人们仍然不够稳定的生活方式。
  粟出现以后,黍的地位有所下降,从种植量上来说居于次席,但却一直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辅助性作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选中等大小的黍子,用横排100粒的长度定义了一尺的标准,并用一尺为单位制作成斗,统一了重量单位,还用长度单位制定了阴历。一直到今天,黍仍然广泛分布在山西、陕西及河北一带,是制作黄糕的主要原料,又是酿酒的好原料。
  根据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的研究,黍在中国北方出现1000年之后,即大约距今7000年前后,在欧洲地区,从黑海西岸到东欧和中欧的20多个不同地点,都发现了黍的遗迹,这说明黍的西传比小麦的东传还要早2000年左右。

  五谷:粟
  又称谷子或“稷”,脱皮后称为小米,一种粗糙、抗旱的一年生禾草植物,有坚硬的外壳,防虫、防潮。粟也是中国北方先民最早驯化的植物之一,由狗尾草演变而来,到距今80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已经被广泛栽培,在河北磁山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山东月庄遗址、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和甘肃大地湾遗址都有发现。粟的产量要比黍子高,因此很快跃升为北方地区种植量最大的农作物。现今在北方地区分布仍然很广,尤其是西北地区。
  以粟衍生出来的“稷”,代表了中国古代帝王和诸侯祭祀的谷神,发展到国家出现后,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可见粟在中国古代农业中的地位。

  五谷:稻

  水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栽培水稻遗存年代在1万年以前,例如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发现的水稻植硅石和浙江上山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米。考古学家推测,中国南方先民对水稻的驯化应该不会迟于北方的粟和黍,甚至有可能更早。
  与粟和黍一样,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也是出现在山前地带,后来,随着人口增加和栽培技术的进步,稻作农业逐步扩展到长江中下游两岸的河谷平原,成为长江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向北传播的时间很早,山东月庄遗址出土有距今8000年前的水稻遗存;在距今5000多年左右,水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广泛种植,大禹治水后曾经有组织地在黄河流域推广水稻种植。山东地区的水稻种植也一直在增加,甚至到距今4000年前后达到顶峰,与粟和黍几乎平分秋色。
  值得注意的是,水稻种植虽然分布很广,但是在南方地区,其在当地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没有粟和黍在北方那么大,采集和渔猎仍然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取食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流域富饶的食物来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南方种植业的进步。

  五谷:小麦
  在西方,小麦被视为“神下凡的时候留给人间的粮食”,普遍认为小麦大约早于1万年前就起源于西亚。最早的驯化小麦是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传播到伊朗高原后,再与当地的山羊草杂交,慢慢进化成今天普遍种植的六倍体小麦,也称之为“普通小麦”或“面包小麦”。其后,小麦从西亚向西传入欧洲和非洲,向东南传入印度,向东传入中国乃至东亚。
  距今4000年左右,小麦传入中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用“来”字来指代小麦。只是,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粮食,中国的先民们在认识和接受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番曲折。东方人习惯了小米和水稻这样的粒食,更喜欢黏性食物,烹饪方式基本为蒸和煮。西汉时期的《急救篇》讲“饼饵麦饭甘豆羹”,后来颜师古注解为:“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直到战国,才出现了磨面的旋转磨,面粉问世,馒头诞生了。
  此后,小麦由黄河中游向外扩散,逐渐延伸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带到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到大洋洲。至此,小麦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除了亚洲东南部以水稻为主外,小麦在世界各地稳坐头把交椅。直到工业革命兴起后,玉米开始作为工业原料才得以迅速崛起。发展到今天,玉米产量最高,但水稻喂养的人口最多,世界第一粮食的争夺在它们两者之间展开。小麦的地位似乎略有滑落,但仍然是西方世界的主食之一。

  五谷:菽
  豆类的总称或特指“大豆”,《诗?小雅》中有词:“中原有菽,小民采之。”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栽培大豆起源地,现今世界上各地的大豆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进,并且保留了“菽”的语音。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比禾谷类作物高6~7倍,特别适合肉食较少的北方农民的需要,有“植物肉”的美誉,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大豆根部有能固氮肥地的根瘤,古人对此也早有认识。
  考古学家一般认为,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都出现了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大豆。到殷周时期,已经有了原始榨油的技术,当时河北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甚至把“戎菽”作为对周王朝的贡品。西汉末年,《汜胜之书》中有“豆有膏”之说,是我国最早记载大豆含有油脂的一本农书。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六畜:狗
  早在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旧石器时代,狗就从狼开始慢慢进化,与人朝夕相处,它们机敏、忠诚,成为古人狩猎的最好帮手。大概在1.4万~1.2万年前,家犬完成驯养,正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是看家护院的卫士,非常情况下还拿来充当肉食来源。
  狗的起源并非像其他粮食作物那样集中,在世界范围内,西亚、北非、中美洲和东亚,四大农业起源中心虽然各自培养了不同的作物和家畜,但却都发现了狗的身影,难怪说它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六畜:猪
  猪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之一,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考古发现,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距今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而南方距今8200年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也发现了家猪。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猪都成为最常见的肉食来源。早期的大墓葬中,一般都会发现猪骨,或全身或仅有头部、下颌骨,表明猪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某种财富和权力象征。只是,在牛和马等大牲畜传入中国后,猪的等级地位有所下降。《周礼》中有一整套管理饲养家畜的官职,有“牛人”、“羊人”、“犬人”、“鸡人”,唯独没有管养猪的职官。到了汉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饲养方式也由原先的放牧式转向放牧与圈养结合。

  六畜:黄牛
  黄牛是与水牛相对应而言的,一般所说的黄牛也包含两种,一种是北方常见的普通牛,一种是南方的瘤牛,因其颈部高高突起的肉瘤而得名。现有的考古证据已经表明,水牛最先起源于南亚地区,而普通黄牛起源于土耳其的野牛,瘤牛则起源于印度,至今在东南亚很多国家仍然作为主要的耕牛。
  距今5000至4000年,黄牛由西亚地区传入中国。除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肉食外,庞大而温顺的黄牛,需要更多的饲料喂养,成为古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在中原地区,黄牛在先秦时期,广泛应用于祭祀仪式中,并成为等级最高的祭品。“牺牲”二字的偏旁都是“牛”字,即为此意。春秋时期,随着铁质农具的发明,黄牛开始被广泛用于农耕劳作。

  六畜:羊
  考古证据表明,最早的山羊和绵羊,几乎同时出现在距今1万年至9000年前的西亚地区,其中一般认为绵羊在世界上有三个独立的驯化中心,分别是西亚、印度和非洲。古人驯养绵羊,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作为肉食来源,后来才逐步发展到产奶和采集羊毛。
  与黄牛类似,绵羊也是在距今5000至4000年左右由西亚传入中国,现在一般认为生活在青藏地区的藏系绵羊是最古老的品种。绵羊传入中原地区后,在祭祀中的地位仅次于牛,广泛应用于士大夫之间的宴席、馈赠和赏赐,主要供富人食用。

  六畜:马
  距今5000年前的东欧和亚洲地区都曾发现家马的蛛丝马迹,但有关家马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距今大约3000多年前,家马开始在中国出现,最早在西北地区,此后传入中原。虽然马的出现时间较晚,但一出现就展现了很高的应用水平,成为统治阶级最看重的牲畜。
  虽然史书记载,周穆王西游时,沿途部落往往以“食马”为献,但在中国,马基本上没有经历专门做肉食来源的阶段,而是更多地作为运输和征战的主力军。商周时期,出现了专门养马的官牧,商代有管理王室马匹的官吏“马小正”,并且出现了带辐的双轮马车。据郭沫若考证,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阉割马的记载。确凿的证据出现在秦朝,在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中可以发现,或许是为了防止受惊,用来拉战车的四匹马已经被阉割,而为了保持其战斗的血性,用于作战的战马则大部分没有被阉割。

  六畜:鸡
  鸡的祖先是一种名叫红原鸡的野鸡,俗称雉。有关家鸡的起源,也存在很多争议。以前考古学家往往把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磁山遗址中出土的五块鸡骨作为家鸡起源的标志,但后来经过重新检测,发现这五块骨头很可能都是野鸡。现在,世界上普遍认为家鸡最早起源于中国的云南地区或西南亚一带,时间是距今4000多年前。
  按照民族志的考察,最早人们养鸡可能是用于报晓。家鸡成为中国古代的六畜之一后,也是普通人的肉食来源。与猪一样,作为小农经济的产物,鸡是至今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家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