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怎么做康复运动?

如题所述

对心脏病人来说,拥有一分心脏康复指南是再好不过的了,不仅能够让自己尽快康复,才能有效地做好心脏运动康复。今天就来聊聊心脏运动康复指南攻略,供大家参考!

1、运动的强度:心脏运动康复的运动强度越大,危险性越大,运动量过小,达不到使心脏功能改善的目的。恰当的运动量应当是在最大心率的60%­—85%或最大耗氧量的50%一75%,在有氧代谢区,自然步行是有氧代谢效率最高的方式。

2、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心脏运动康复时的运动并不是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研究证明:在达到最大耗氧量75% 时,只要20-30min 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运动强度适当减小而持续时间适当延长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心脏功能改善的效果。例如达到个体最大心率60 % ,维持45 -60 min可以取得同样的康复效果。

3、每周运动的次数与方式:每周只要坚持3—4 次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至于运动的方式,可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只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才能达到心脏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

4、监测的方法:对患者来说即使在急性心肌梗塞期内,也不需要连续监测。只有在提高运动强度和增加运动时间时才需要在康复机构中进行短时间的监测。不过高危层患者则需要在连续监测下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

5、做好复查工作。包括变更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患者需要到康复医生处复查。对高危层和中危层患者尤其要特别关照,以防患者自行变更心脏运动康复方式导致发生心脏意外和其他失误。

以上就是关于心脏运动康复的运动处方指南。如果大家对心脏运动康复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留下你的疑问,小编看到之后,会给你相关解答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31
重症期康复运动:患者于加护病房期,建议在治疗师监督下进行呼吸训练,例如腹式呼吸、或是翻身转位,关节活动。做法:卧床休息至病情稳定,可藉由床边抬腿缓慢复健,全程有治疗师监督,无线心电图,血压,血氧计监测。
一般病房期:则是于治疗师监督下进行渐进式床边运动,或是利用四脚架辅助站立,缓步行走。若状况稳定,可练习坐床边伸展,室内缓步行走。做法:每分钟心跳率不超过休息心跳率加20跳,活动时间可由3至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10至15分钟,以不累不喘为原则。
门诊康复运动期:内容以有氧运动为主,或于跑步机上行走,全程有治疗师监督,无线心电图,血压,血氧计监测。做法:藉由踩脚踏车测试心肺功能,在医师监测下,测得受测者运动过程中的氧气消耗量,用以评估体能及心肺耐力状况。
无法到医院复健的患者,
1、心脏病患者刚出院了之后,应该慢慢的上下楼梯做锻炼,最好不要选择电梯,选择上楼梯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运动,经常上下楼梯,心脏病患者的身体会慢慢恢复健康状态的。
2、 心脏病人也可以打太极拳,打太极拳也是比较有利于健康的一种运动,而且运动量不是很大,特别适合心脏病的病人,恢复期间打太极拳的话对于健康是有利的,但是最好每天都打太极拳。

3、 心脏病患者康复期间可以练瑜伽或者是做体操,只要不是很剧烈的运动,心脏病人都是合适的,如果感觉心跳特别快的话就要停止下来,心脏病人一定要适当的休息,不要因为运动让心脏病复发。
4、恢复后建议可从事散步、快走、慢跑等耐力型的运动,不能太喘,以能从容对话或唱歌为准则,且须做暖身运动,运动完须做缓和运动,每周3至5次,每次以30至50分钟为主。但若出现胸闷、头晕、恶心、冒冷汗等不适症状,请立刻停止运动并就医。
第2个回答  2020-01-31

心脏病人康复运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是指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干预措施的综合,如:

⒈康复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⒉运动时间: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 10-60 min,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 min。 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 min/d 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 min/d 的运动时间。

⒊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的评估有 3 种方法:最大氧耗量、最大心率以及症状分级法。建议患者从50%最大氧耗量或最大心率运动强度开始,逐渐达到60%最大摄氧量或85%最大心率的强度。

第3个回答  2020-01-31

住院期心脏病治疗时,在医生监护下,可进行以下7个步骤的运动:1.床边坐位;2.关节运动;3.慢走15米往返;4.中速行走22米往返;5.上下几个台阶,行走91米,每日两次;6.下一段楼梯,坐电梯上来,行走152米,每日两次;7.重复上面。另外,在病房中,可自己进餐、剃须等生活料理。

出院后早期。出院后2—12周,患者可在密切监护下逐渐增加活动级别,这一阶段主要推荐健身车运动。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运动作为辅助治疗心脏病,最佳方式是步行,逐渐达到10—15分钟/次,3—4次/周。

第4个回答  2020-01-31
1.全面评估心脏功能和运动危险因素 医生首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最适合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例如从最简单的穿衣、洗漱、步行开始,逐渐达到有利于心脏的运动水平。常用的还有踩功率自行车、跑步机行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练习等。 运动前需告诉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改变心率、血压及整体运动能力。
2.监测心血管相关指标 运动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必要时提供吸氧,以提高运动耐力。这种监测和评定将在运动过程中反复进行,用以确定运动是否安全,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医务人员还将教会患者如何测血压、心率,告诉你运动时心率应该达到多少,教会患者使用 Borg 自觉劳累分级来确定运动的强度是否适中,学会鉴别身体对运动的各种正常和不正常反应。
3.家庭运动时坚持自我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医院内进行的运动疗法后,对于评定为低至中等危险程度的心脏病患者,国外一般推荐家庭运动治疗,或到能提供基本心肺复苏条件的社区医院进行运动。不过,对于评定等级为高危的心脏病患者,只能在医院中进行运动。 回家后,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运动,并记录下心率、血压、RPE 和症状,定期随访医生,调整运动处方。
对于有心衰和接受过心脏手术的患者,记录体重特别重要,体重突然增加,往往意味着体内有液体储留,心脏病加重或存在手术并发症,需及时联系医生。